历史上姓赵的名人有哪些(带朝代的赵姓历史人物及其故事)
我国的姓氏文化博大精深,从古到今,根据各地的文化和各地的历史,已经积累了许多个富含深意的姓氏了。在宋朝时期,有一本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叫《百家姓》,它起源于吴越地区。
我国的姓氏文化博大精深,从古到今,根据各地的文化和各地的历史,已经积累了许多个富含深意的姓氏了。
在宋朝时期,有一本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叫《百家姓》,它起源于吴越地区。
由于当时的宋朝皇帝姓赵,所以就以“赵”姓开头,以四言诗句的方式,将我国的姓氏逐一排列出来。由于它句句押韵,因此诵读起来是朗朗上口,也因为如此,才流传至今。
今天,就来给大家说一说历史上的赵姓名人有哪些吧。在2017年的人口普查中,赵姓在当今中国的姓氏中,共有27500000人,排行第7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2-3%。
据史料记载,赵姓的来源是这样的:
舜帝将“嬴”姓赐予伯益(颛顼帝孙)后,又把自己的姚姓的女儿嫁给了他。
伯益有个叫“造父”的后代,为周穆王及时发兵打败了徐偃王,平定了叛乱。由于造父立下了大功,周穆王便把赵城(今山西洪洞)赐给他,从此,造父一族就称为赵氏,造父就是普天下赵姓的始祖。
赵姓在北方地区是常见的姓氏之一。在历史上,赵姓名人也非常多。
一,千古一帝秦始皇:赵政。
他是秦朝的建立者及杰出的政治家,在位期间运筹帷幄,歼灭六国统一四海。虽然历史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不得不承认他统一中国后的诸多贡献:
1,结束战乱,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2,统一文字,方便各地通过文字进行交流,奠定了中国的文化基础;
3,统一了度量衡及货币,在全国奠定了交易的标准,有利商业的发展。
4,统一了驿道,规范了全国的道路,有利于国内的物资流通和文化交流。
5,进行先进的行政划分,完全避免了藩国之间征战不休的弊端。
二,赵奢: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嬴姓,赵氏,名奢。
虽然他是赵武灵王的儿子,但他成人之后的身份,只是一个征收田租的小官吏。他为人公正不阿,得罪了很多达官贵人。
因此,他深得民心。
后来,他加入军队后,最著名的功绩就是击败了军事力量强大的秦国。当时,秦国的国力最为强盛,赵奢却能以小击大,为国家立下了赫赫奇功。
三,赵括:战国赵奢之子,也是赵奢的得力干将。在大将廉颇被秦国大将白起打败后,当世名将乐毅的大力推荐下,赵王也开始重用他了。
只是,白起的实力太强,在后来的“长平之战”中,将赵国的军队包围起来了。这次战役使赵国损伤惨重,有40万人被杀。从此,实力被严重摧毁的赵国就一蹶不振了。
而这一战的赵国指挥官正是赵括。当时,国人都埋怨他“纸上谈兵”而打了败仗。其实,这是冤枉他了。
在“长平大战”之前,赵括多次去考察过实际地形。
并且,在他和部下被秦军包围、切断粮草之后,他们还能坚守46天,这也说明了赵括并非是夸夸其谈之辈。
但是,当时的赵国根本不敢和秦军长期对峙,朝野上下都想速战速决,所以廉颇第一次战败之后,赵王就立即换掉了他。而赵括虽然已经被秦军围住,也只能主动出击去寻找战机了。
在实力悬殊太大的情况下向敌军出击,无疑是以卵击石,这是注定要失败的。但赵括又不能违背赵王的旨意,所以就只有背上一口大黑锅。
四,秦朝著名将领,南越国创建者赵佗
赵佗是秦朝恒山郡真定县(今河北正定县)人,也是南越国第一代王和皇帝,号称“南越武王”或“南越武帝”。
赵佗奉命挥师南下,一举平定和统一了岭南。在特殊的历史环境里,他苦心经营着南越大地,创建了地方政权——南越国,使南越大地的百姓安居乐业。
南越国的历史一共有93年,他在任的时间就长达近70年之久。
他在任时,积极发展岭南的社会经济,拓展对外贸易,并开辟了海外交通的航线,使南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五,赵云,三国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字子龙。初从公孙瓒,后归刘备。曹操取荆州,刘备败于当阳长阪,赵云先后救出陷入敌阵的简雍、糜竺、甘夫人、刘禅等人。
刘备得益州后,赵云以霍去病的故事,曾力劝刘备将所得的田宅归还百姓,以此来拉拢人心。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从诸葛亮攻关中,分兵拒曹真主力,以众寡不敌,退回了汉中。他曾以数十骑拒曹操大军,被刘备誉为“一身都是胆”。
赵云的能力对刘备和蜀汉政权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刘备临终前郑重嘱咐了赵云:
“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
这些话的表面意思,是让赵云照顾刘禅,实际上,是刘备在暗示赵云:他日若是刘禅被奸佞之臣威胁,赵云便可以凭此遗诏自主决断采取措施。这无疑是给了赵云极大的权力。
六,大宋王朝的建立者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祖籍河北涿州,生于洛阳夹马营。
948年,投奔到后汉枢密使郭威的幕下,屡次立下战功。郭威称帝后建立了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到周世宗时,赵匡胤官至殿前都点检。
960年,赵匡胤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称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继而领兵出征发动了“陈桥兵变”。最后,他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了宋王朝,定都在开封。在位16年。
在位期间,赵匡胤提倡文人政治,加强了中央集权,是一位英明睿智的皇帝,也是历史发展中的一位佼佼者。
七,赵明诚,字德甫,密州诸城(今山东诸城龙都街道)人,宋徽宗崇宁年间宰相赵挺之之第三子。
著名金石学家、文物收藏鉴赏大家及古文字研究家,赵明诚21岁尚在太学读书时,娶回著名女词人李清照。
夫妻二人同心协力,致力于金石研究与收藏。崇宁四年(1105年)十月授鸿胪少卿。大观元年(1107年)三月,赵挺之去世,遭到奸相蔡京的诬陷,被追夺赠官,家属因此受到株连。赵明诚和李清照从此屏居青州乡里十几年。
宣和年间,赵明诚先后出任莱州、淄州知州。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起知江宁府。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移知湖州时,不幸病逝于途中的建康。
八,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书法家赵孟頫
赵孟頫,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赵孟頫被行台侍御史程钜夫举荐,受元世祖忽必烈的礼敬,历任集贤直学士、济南路总管府事、江浙等处儒学提举、翰林侍读学士等职。累官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
但风骨依然的赵孟頫并没有借机攀爬,反而抓住机会申请外补,远离大都。
去世后,获赠江浙中书省平章政事、魏国公,谥号"文敏",故称"赵文敏"。著有《松雪斋文集》等作品。
赵孟頫博学多才,尤其以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在绘画上,他开创了元代时期的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赵孟頫的书风柔媚飘逸,笔法圆熟,被称为“赵体书”,并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因此,他作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二书圣当之无愧。
赵孟頫的妻子叫管道升,是一位著名的女词人。由她写的一首《我侬词》流传至今,他们的爱情故事也被人们津津乐道。这首诗作的内容是: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九,赵之谦: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清末三大画家之一。
赵之谦从青年时代开始,就致力于经学、文字训诂和金石考据的研究中。他尤精书画、篆刻。
赵之谦思想开明,既能向前人和同时代的各派名家学习,又不故步自封,勇于创新。
他通过多年的研究与探索,将书法、篆刻和绘画艺术融会贯通, 著有《六朝别字记》《悲庵居士文存》《二金蝶堂印存》著作。
为清代文化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并且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就连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著名画家,都从他那里汲取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