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生活常识

死刑缓期限制减刑的规定是怎样的?

时间: 2023-03-30

关于死刑缓期限制减刑的规定是怎样的?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死刑缓期限制减刑的规定是怎样的

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

《刑法》第七十八条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

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

(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三)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

二、缓刑与死缓的区别是怎样的

适用前提不同。

缓刑的适用以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为前提;

死缓的适用,以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的条件。

执法方法不同。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不予关押,而是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予以配合;

而宣告死刑的罪犯必须予以关押,并实行劳动改造。

考验期限不同。

缓刑的考验期必须依所判刑种和刑期而确定。

所判刑种和刑期的差别决定了其具有不同的法定考验期;

死刑缓期执行法定期限为2年。

法律后果不同。

缓刑的法律后果,依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是否发生法定情形而分别为:

原判的刑罚不再执行,或者撤销缓刑,把前罪与后罪所判处的刑罚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处理,或收监执行原判刑罚;

死刑缓期执行的后果为:

在缓刑期限届满时,根据犯罪人的表现,或予以减刑,或执行死刑,在缓刑执行期间也可因犯罪人违反法定条件而执行死刑。

死刑如果存在着减刑这种状况的话,那么必然是需要按照法律当中的规定来进行减刑,也就是需要经过有关机关的审查决定。

当然还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就是有些犯罪行为可能是会存在着限制减刑这种状况,那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出不同的判断。

根据上述文章中的内容,相信已经解答了您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要多了解学习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有法律问题时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才可以更好的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话,可以查看本站其他内容了解。

根据上述文章中的内容,相信已经解答了死刑缓期限制减刑的规定是怎样的?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要多了解学习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有法律问题时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才可以更好的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话,可以查看本站其他内容了解。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1873488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