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地方特产

正宁县特产-正宁大葱

时间: 2024-05-09 本站作者

QQ浏览器截图20240509110211
正宁县特产-正宁大葱

正宁大葱,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正宁大葱,葱白粗长,肉质鲜紧,辛辣味浓。葱白长30厘米,水分75%。

2016年12月2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正宁大葱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品特点

正宁大葱,葱白粗长,肉质鲜紧,辛辣味浓,葱白长30厘米,水分75%。营养丰富,含有较多蛋白质,维生素,硫、磷、铁等多种无机盐。炒汤漂而不沉、香味浓烈、耐贮藏耐运输等特点享誉省内外,是绝佳的调料食品。正宁大葱的葱白(假茎)质地细密,柔嫩洁白,营养丰富,辛辣芳香,不易抽苔和分蘖,耐贮藏运输,延长供应,可鲜食、生食。

大葱中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矿物质及丙种维生素、胡萝卜素,是营养价值较高的蔬菜。大葱的组织中含有白色油脂性的液体一硫化丙烯((CH2CHCH2)2S)和大蒜素。具有增进食欲,开胃消食的功效,也是解腥味的佳品。中医医药上很早就利用葱韭蒜提取制剂,预防和治疗许多疾病。大葱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并有通乳、利尿、治疗便秘等功效。

正宁县地处陕甘交界,东依子午岭,西临泾河水,南通三秦大地,北往塞上江南。 [3]耕地多分布于比较平整、肥沃的宫河、永和、山嘉,月明四条原面,土地平整,土层深厚,熟化程度高,多为较肥沃的黑垆土壤,共23.66万亩,占耕地43%。纵穿县境的三条河川有川台地2.3万亩,占耕地4.6%。构成正宁县农作物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正宁县位于大陆腹地,气候受季风影响明显,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湿润半湿润气候。由于地势较平缓,加之夏季季风的影响,气候要素反映也较平缓。子午岭林区气候阴湿,温度较低,雨雾多,日照少,霜期长。环绕林区形成特殊的多雨围带。正宁县年平均日照时数2447.4小时。日较差条件较好,有利于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长。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种植正宁大葱。

历史渊源

人文初祖黄帝的部落,最初的活动地就是正宁东部的子午岭,《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崩,葬桥山。 《汉书地理志》云桥山地上郡阳周县,山有黄帝冢也。《括地志》云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因此,黄帝活动于正宁子午岭,葬于子午岭桥山,这足以证明初帝的教人农耕贡献之地在正宁,所以正宁人农耕生涯应为最早。

葱在正宁栽培历史悠久,虽无详载,但按菜肴推断,远可至周秦时,近可在秦汉。在义渠戎时期,正宁就有黍、菽等作物栽植,炒面堪称一绝。据《甘肃赋志》载,秦汉时馒头 [7]和各种面条食品就已盛行, [8-9]按照正宁和子午岭人习俗,有面条、就有调配品,如盐、辣、小炒(葱或韭)调配品。 在周秦时就腌菜,它是正宁人偏喜食菜,是古时先民储存冬菜习惯的遗留。腌制菜有韭菜、白菜、包菜(甘蓝)、萝卜、蒜、辣子,但无葱记载,据这些植物栽植推断,定有葱的栽培,因葱不是腌制菜,只是干藏或调味菜。按正宁人各处宴席看,虽有丰盛的各种菜肴,但每有几碟咸菜。凡有面条,总有几碟盐、辣、葱或小炒。不用说猪、鸡、鱼肉菜肴总需葱做副料搭配烹饪。生菜:原于民族社会的采集生活,它不用烹煮,生用。

宋时范仲俺在华池阵守西夏时,在《苏幕遮范仲俺》词里面称赞大葱:灵武台,箫关道,寒风瑟瑟,伤别庆州揖。巴陵渡口错交臂,岳楼关,更是无缘遇。江州城,白道逢,古邑把酒,玉博醉子京。藉宫河葱氽鲈鱼,调南北鱼味,籍慰老泪倾。

在明代夏季生切凉拌萝卜、辣椒、葱号称三大王,菜肴中葱蘸浆、小葱拌豆腐已为宴席。葱不仅在生活中有不可缺少调味菜和单独菜,而且古人早已将它引用在人们的婚丧嫁娶中,也引用在中药中。婚俗中,女方父母要给女儿几根葱和一盘大枣。葱象征一世聪明,枣象征早熟早生贵子的暗示。葬礼中,逝人一手拿葱,一手拿馒头,象征儿女对亡者的嘱咐,步入黄泉之道,不受饥,随身带干粮之意。在医学中,人们用葱和生姜制汤,医治感冒,用葱根配其它草药医疗小儿积食,葱在中医上用途甚广,主要是通脾、通肺、通窍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以葱赞美人物较多,如窈窕淑女指细如葱根等等。

生产情况

2016年,正宁县种植大葱3.2万亩,产量7.9万吨,产值1.5亿元。

产品荣誉

2016年12月2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正宁大葱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专用标志使用

正宁大葱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甘肃省正宁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正宁大葱的检测机构由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hueiji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