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地方特产

宜兴特产-高塍猪婆肉

时间: 2024-04-19 本站作者

QQ浏览器截图20240419095936
宜兴特产-高塍猪婆肉

高塍猪婆肉是宜兴美肴之一。该肴始出于宜兴高塍镇桃园村陈氏家族,已有一百三十多年历史。高塍猪婆肉色艳、肉香、味鲜、皮沙,为大众喜爱的下酒之物,亦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简介

上乘高塍猪婆肉,选不肥不瘦、年龄在五、六年左右的母猪为料,一猪剁六块,入原汤,加盐、陈酒、硝、茴香、桂皮等佐料,压石没汤中,用木柴文火煮二、三小时,至九成熟时停火,将肉取出凉一、二小时,复入汤。靠余火焖至十成熟,清晨起锅拆骨,待凉即成。

历史传说

高塍红烧猪婆(母猪)肉历史悠久。先祖们以农耕为生,生活艰难,多有农户饲养猪婆,产仔出售,以补生计。每只母猪产了10窝左右小猪就无膘而不再怀胎,因其肉腥难食而不得不弃之。桃园村一陈姓农民,觉弃之可惜,遂试用多种佐料,烧制成美味猪婆肉。

当年乾隆下江南,途经宜兴高塍时,偶然用餐吃到了当地陈家猪婆肉店烧制的猪婆肉,觉奇香扑掉鼻味道上乘,连声称好,挥笔提匾:高塍猪婆肉。这匾被店家高挂于店堂,并将当天烧制乾隆所吃的猪婆肉汤敬称为乾隆老汤,嗣后,每每盛小勺原汤加进第二天烧煮的猪婆肉汤里,以此类推,即成祖传秘方。代代相传。现烧制的猪婆肉更是色香味齐全。

制作方法

把不能再生仔猪的老母猪,宰杀洗净后剁成6大块,下锅烹制,看着火候适时加上茴香、生姜、桂皮、芗草糖、黄酒等调料,其中烧制一只猪婆黄酒要用2至3千克之多,最后投下大红(食用色素),白肉由浅入深渐变赤色,煞是好看。随之飘出的香味也越来越浓。烧制时间一般为一天,当起锅时,那股鲜美而又奇特的肉香飘溢四方。一旦熟肉起锅来趁热尝鲜的络绎不绝。有买厚头腿肉的;有买薄头腰囊的;老人们喜欢既便宜又脆嫩的省肠(子宫)和奶酥;青年们喜欢啃猪蹄;更有人专买肉骨头啃。其中,用饲养时间超过4年的老猪婆烧制的猪婆肉,不仅油而不腻,而且肉皮香脆爽口(称之为沙皮),更是上品。其味之鲜美,没法用语言表达。卖肉人常用沿湖荷花塘采摘的荷叶,洗净晒干,作为猪婆肉的包装。

即使在大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仍有人在地下作坊烧制,只是不用色素,改用白烧,悄悄提篮小卖。马克思主义教育家蒋南翔提起家乡和红烧猪婆肉,称赞它是名不虚传的地方特产,文化底蕴深,并嘱咐高塍的干部要用高科技提高猪婆肉质量。1995年,台胞虞兆中返乡赠建兆中图书馆,见乡亲们用高塍红烧猪婆肉款待他,非常高兴地说:一见家乡的传统美食,顿觉家乡父老更亲更近。愿这一地方风味世代相传,发扬光大。临行前,他还将乡亲赠送的猪婆肉带到了台湾。

高塍猪婆肉已经借助真空包装行销全国各地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hueiji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