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地方特产

会理县特产-凉山马铃薯

时间: 2024-04-01 本站作者

QQ浏览器截图20240401101244
会理县特产-凉山马铃薯

凉山马铃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凉山州土壤类型以紫色土、红壤土、黄棕壤、棕壤为主,占土壤总面积的80%,土壤结构好,土层深厚且疏松,透气性好,土壤微酸,适宜种植马铃薯。凉山州马铃薯在长期的栽培和自然选择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产品特征,其品种上以凉薯系列为主,生产出的马铃薯长椭圆形为主,薯块芽眼中等,表皮较光滑,黄皮黄肉为主,适宜加工或鲜食菜用。

2009年05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凉山马铃薯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品质特性

凉山州马铃薯在长期的栽培和自然选择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产品特征,其品种上以凉薯系列为主,生产出的马铃薯长椭圆形为主,薯块芽眼中等,表皮较光滑,黄皮黄肉为主,适宜加工或鲜食菜用。

历史渊源

马铃薯在凉山种植有400年左右的历史,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马铃薯是该地农民选留与自然选择的结果,在长期的马铃薯种植实践中,劳动人民积累了种植和繁育经验。马铃薯是凉山州高二半山区农民群众重要作物。彝族的日常生活、婚、丧、嫁、娶及高山蓄牧业离不开马铃薯。

2006年7月,四川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生产现场会在凉山州的昭觉县、布拖县召开。

2008年11月,四川省马铃薯产业发展工作会在凉山州召开。

生产情况

凉山州马铃薯种植大县较多,全州17个县市中,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有盐源、布拖、昭觉、越西、喜德、金阳、美姑、会东8个县,为马铃薯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创造了基础条件。经过30多年的品种选育逐步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凉薯系列品种(凉薯14、凉薯17、凉薯97、凉薯8号、川凉薯1号等),并在该地广泛种植。

2006年,凉山州马铃薯种植面积占四川省的14.33%,总产占全省总产的20%,平均亩产1460公斤,比全省平均亩产高出410公斤,高39.05%,比全国平均亩产高出471公斤,高47.62%。

2008年,凉山州大春马铃薯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7.6万公顷,占大春马铃薯面积70%以上,大春马铃薯鲜薯单产由2004年每亩1418公斤提高到2008年每亩1577公斤,每亩增产159公斤。

截至2009年底,凉山县马铃薯保护面积20万公顷,有种植面积12万公顷,销售量达到了125万吨以上,部分商品销往香港、澳门、台湾、日本、韩国等地。

产品荣誉

2009年05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凉山马铃薯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包装标识:在包装方式上采用箱式包装和袋式包装两种。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包装上标有凉山马铃薯字样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

运输过程中,注意严防雨淋,严禁用含残毒污染的仓库和车厢,不允许和有毒物品混放混装,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室内、以防发霉。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hueiji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