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地方特产

渝北区特产-重庆火锅

时间: 2024-02-27 本站作者

QQ浏览器截图20240227134537
渝北区特产-重庆火锅

重庆火锅,又称毛肚火锅或麻辣火锅,系四大菜系之一的川菜系饮食,是中国传统饮食方式之一;以辣、麻、咸、鲜、香、脆为其口味,具有菜品多样、调味独特、吃法豪放等特点。

重庆火锅起源于明末清初的重庆嘉陵江畔、朝天门等码头船工纤夫的粗放餐饮方式,其主要原料是牛毛肚、猪黄喉、鸭肠、牛血旺等。 重庆火锅大约是在清代道光年间,即有记载称重庆的筵席上开始有了水锅。四川作家李颉人在其所著的《风土什志》中说,火锅发源于重庆。

在2007年3月20日开幕的第三届中国(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上,中国烹饪协会已正式命名重庆为中国火锅之都。2016年5月,重庆火锅当选为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首,本次评选是按文化含量、知名度、美誉度、代表性、独特性、地域性、时代性7大标准进行评选。

2022年,重庆火锅全产业链收入超过4000亿元。其中火锅营业收入600多亿元,解决就业近100万人。截至2023年1月,重庆火锅门店近3万家,全国近20万家,重庆火锅已经走出重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一张靓丽的美食名片。

重庆火锅的具体起源还有船工说闹龙宫宰房街等等不同说法。船工说,即长江上跑船的船工生火做饭注重祛湿驱寒,船上做饭条件简陋,炊具只是一个瓦罐,罐中盛汤,加入各种素菜和便宜的动物内脏,又添以花椒、海椒袪湿。这种食俗后来沿袭下来。闹龙宫就是把餐馆里的剩菜混在一起,加点佐料煮成一锅,在码头、贫民窟等地卖给穷人。宰房街起源说就是指,从清朝到民国时期重庆主城区唯一的宰牛场,就在南纪门靠近石板坡长江大桥桥头一带,俗称宰房街。那里有很多牛杂碎、牛毛肚等等边角料,被人偶然洗净烫了吃,发现异常美味,这样诞生了毛肚火锅。

重庆火锅随着改革春风迅速辐射全国。从西北戈壁腹地格尔木到东海之滨的国际大都会上海;从北国冰城哈尔滨到椰岛首府海口市,都布满了重庆火锅馆,到处都可以品尝到重庆火锅的独特风味。真可谓是重庆火锅红遍大江南北,魅力无限。

但正宗的重庆火锅一直的发展可谓是保守的,大型的重庆火锅技术向来不外传,一向以加盟形式在发展。加盟费少则几万,多则上百万,且店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店面少则百十平米,多则几千平米,不谈装修款,光是店面租金和加盟费就让居社会绝大数的中小投资者望火锅而心叹,只有有钱人才敢想,才能做,才能加盟重庆火锅,才能赚火锅带来的滚滚财源。

据传大约在清道光年间,重庆的筵席上开始出现毛肚火锅。抗战时期,重庆的火锅餐饮有较大发展,大街小巷遍开火锅店,在二三十年代,重庆的鹿氏夫妇开办了三五火锅馆,其后又出现了著名的有云龙园、述园、一四一、不醉无归、桥头等等火锅店。在此基础上,演变为现代的重庆火锅。

食品由来

火锅是中国的传统饮食方式,起源于民间,历史悠久。重庆火锅,又称为毛肚火锅或麻辣火锅,其的由来是源于明末清初的重庆嘉陵江畔、朝天门等码头船工纤夫的粗放餐饮方式,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变迁,人们的饮食习惯,重庆火锅的独特风味渐渐受人们的喜爱。

今日火锅的容器、制法和调味等,虽然已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但一个共同点未变,就是用火烧锅,以水(汤)导热,煮(涮)食物。这种烹调方法早在商周时期已经出现,可以说它是火锅的雏形。

发展历程

由于重庆火锅的影响,四川地区的火锅逐渐兴盛起来,内容更加充实。四川地区的大部分火锅以重庆火锅为主流,各地火锅为支流一起汇合成一条美食之河。

随着岁月的推移,重庆火锅逐渐风靡全国名扬四方。出现了德庄、小天鹅、秦妈、孔亮、苏大姐、奇火锅等火锅大型品牌企业。

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火锅企业10家,年营业额超亿元的火锅企业有17家,先后进入全国餐饮百强企业14家。

在2005年度全国餐饮百强的20强火锅企业中,重庆占到11家。重庆举办的万人火锅宴摆放火锅餐桌1000桌以上,绵延1.3公里,30多万市民集聚现场,10多万人就餐,可谓场面宏大、世界罕见。

在北京,大大小小的火锅店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在上海,重庆火锅猛烈冲击上海滩;在南京,扎根大小饭店、百姓家;在深圳,山城火锅随处可见;在天津、昆明、贵阳、拉萨、西安重庆火锅已流传全国,香飘四方,

远渡重洋,落户海外。

渝都火锅不仅香飘国内大中城市、边陲小镇,而且作为渝菜烹饪文化远渡重洋,在日本和南洋落户。

在港台,重庆火锅十分走红,在国外,如日本、美国、俄罗斯等,重庆火锅也有一定影响。

中国专门派深圳华夏小吃培训重庆火锅特级厨师陈大顺到日本去献艺,日本朋友十分的推崇,并且赞不绝口,认为毛肚火锅是中国美食第一,并称许远明为毛肚火锅先生。

足见重庆火锅的诱人魅力和影响。在日本东京、美国纽约、俄罗斯莫斯科等地,已经有重庆火锅营业,生意兴隆。

美食文化

重庆火锅文化积淀深厚,独具特色。

其一,表现了中国烹饪的包容性。火锅一词既是炊具、盛具的名称,还是技法、吃法与炊具、盛具的统一。

其二,表现了中国饮食之道蕴含的和谐性。从原料、汤料的采用到烹调技法的配合,同中求异,异中求和,使荤与素、生与熟、麻辣与鲜甜、嫩脆与绵烂、清香与浓醇等美妙地结合在一起。特别在民俗风情上,重庆火锅呈现出一派和谐与淋漓酣畅相溶之场景和心理感受,营造出一种同心、同聚、同享、同乐的文化氛围。

重庆火锅有较大的普及性。在重庆,上到官员,下到百姓,无一不偏爱重庆火锅,家家都会做。

重庆火锅来源于民间,升华于庙堂。无论是贩夫走卒、达官显宦、文人骚客、商贾农工,还是红男绿女、黄发垂髫,其消费群体涵盖之广泛、人均消费次数之大,都是他地望尘莫及的。作为一种美食,火锅已成为重庆美食的代表和城市名片,以至于人们说:到重庆若不吃火锅,那就等于没到过重庆! [9]

重庆火锅的标准由重庆火锅协会制定。

所属菜系

重庆火锅植根于民间,从一种菜系为基础,师承多家,不拘常法地重复烹饪、复合调味、中菜西做、老菜新做、北料南烹,看似无心,实乃妙手天成,从而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现代重庆人思想活跃,在饮食上喜欢标新立异,追怪猎奇,以吃感觉、吃风味、吃麻辣为时尚。

火锅之都

2007年3月20日,在第三届中国(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开幕式上,中国烹饪协会正式授予重庆市中国火锅之都称号。以火锅之都命名一个城市,这在中国历史上尚属首次。专家一致认为重庆当仁不让中国火锅之都之名。

世界遗产

火锅申国遗,主要是申请对传统炒料工艺、技艺及火锅器具、吃火锅的饮食方式等进行保护。希望重庆火锅的传统技艺及火锅文化能在大工业生产中传承下来。

重庆火锅起源于两江交汇的码头文化,传统的手工炒料工艺技术已经得到广泛使用,但与当初相比,无论是炒料,还是食材、器皿等,都已经发生了变化。

作为中国火锅之都,接下来,重庆火锅还会申请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重庆的麻辣火锅占据着全国火锅产业的一半江山,在全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为了将重庆火锅文化传承下,以支持重庆火锅申国遗.

适用人群

需要控制体重者在品尝几块肉片之后,就不妨积极地开始投放蔬菜。

白菜、生菜清爽可口,有清火去腻的功效;冬瓜、笋瓜和黄瓜具有减肥消脂的作用;油菜、鸡毛菜、油麦菜、茼蒿、豆苗、豆尖等都是营养价值极高的绿叶蔬菜,可以帮助人体在吃肉后保持体液的酸碱平衡,还能提供大量维生素C和维生素B2。

绿叶菜中的胡萝卜素在肉汤中脂肪的作用下,可以被人体充分吸收,对抵抗衰老十分有益。

火锅内外的调味料:火锅中常常放一些滋补原料,如大枣、枸杞、人参、天麻之类,还可能有大量的生姜和辣椒,不妨按照自己的体质来挑选。

容易上火者应当注意避免滋补效用过强的火锅底料,也不要选择鸳鸯锅中漂浮一层辣椒油的红锅。身体虚寒者则比较适合这类锅底,多放葱姜辣椒可以温暖身体。

减肥者一定要控制蘸料的数量,因为不论是麻酱韭花料还是香油蒜汁料,脂肪的含量都十分可观。若选择少加香油和麻酱,添加鲜味酱油和醋,则蘸料热量可大大降低。

担心皮肤生痘者,还应当控制蘸料中的葱花、香菜和辣椒油数量。

此外,血压、血脂、血糖较高的人还要控制蘸料的咸味,因为过多的盐分对心脏和肾脏十分有害。

食谱相克

1.牛肝:牛肝忌与姨鱼一同食用;不宜与维生素C、抗凝血药物、左旋多巴、优降灵和苯乙肼等药物同食。

2.牛肉(瘦):牛肉不宜与板栗、田螺、红糖、韭菜、白酒、猪肉同食。

3.芹菜:芹菜忌与甲鱼、菊花、蛤、兔肉、黄瓜、螃蟹同食。

获得荣誉

2007年3月,在第三届中国(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上,中国烹饪协会授予重庆中国火锅之都称号。

2009年9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重庆火锅为第二批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2016年5月,重庆火锅当选为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首。

2018年9月10日,该菜在河南郑州举办的2018首届向世界发布中国菜活动暨全国省籍地域经典名菜、名宴大型交流会上上榜。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hueiji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