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地方特产

肃南县特产-肃南马鹿

时间: 2024-02-27 本站作者

QQ浏览器截图20240227144725
肃南县特产-肃南马鹿

肃南马鹿鹿茸,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皇城镇、康乐乡、大河乡裕固依居祁连山北麓,是一片狭长的天然山地牧场。肃南马鹿鹿茸臀部毛色呈白色,其他部位毛色呈灰色,并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冬季灰色较重,被毛密,有髓心,并有绒毛。鹿茸外表皮滑,茸毛呈棕褐色,上部毛密柔顺,横切面粉红色,有蜂窝状,细孔明显,气微腥,味咸。茸片含血量足、呈粉红色。鹿茸品质优良。具有补精髓,助肾阳,强筋健骨之功用。

2015年7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肃南马鹿鹿茸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外在感官特征

肃南马鹿体躯结实,头略似长三角形,耳大呈圆锥形,眼大有神,额宽,面部微凹,眼面腺较发达,腺体向外开口为裂腺状,鼻端裸露,鼻孔及其后端附有被毛,肩平宽,肋骨开张良好,胸阔而宽,背平,腰短,尾扁平短粗,尾尖钝圆,仅遮住肛门,阴户外露,四肢较长,蹄为椭圆形,中间有蹄缝,两侧蹄较长,被毛棕灰色,颈及背部毛微带黄褐色,有一条黑棕色背脊线直到尾基。嘴下颌及面部浅棕色,额部棕黑,耳外壳褐黄色,杂有棕色毛,耳内为白色,体侧淡黄棕色,有白色臀斑。尾背赭黄色,尾下微白,四肢外侧棕色,内侧较淡。全身毛色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冬季灰色较重,被毛密,有髓心,并有绒毛。

初生仔鹿体表有明显的白斑,如同梅花鹿。成年公鹿平均体高、体长、体重分别为:120~135厘米、110~125厘米和180~250千克;公鹿有角(鹿茸)。周岁时茸角不分枝,2岁时茸形3枝,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分枝吗,8周岁以上一般不再增加分枝,多的可达10枝。茸呈褐色或黑褐色,表年油脂较多,平均产茸量4.5公斤,最高产茸量可达9.5公斤。母鹿受胎率较低,大部分母鹿3年2胎,1胎1羔,受胎率约70%,繁活率约52%。

肃南马鹿鹿茸臀部毛色呈白色,其他部位毛色呈灰色,并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冬季灰色较重,被毛密,有髓心,并有绒毛。经过六十年的人工驯养,肃南马鹿鹿茸依然保持了其部分野生习性,具有抗病力强,生产力,遗传性稳定的特性。 鹿茸外表皮滑,茸毛呈棕褐色,上部毛密柔顺,横切面粉红色,有蜂窝状,细孔明显,气微腥,味咸。茸片含血量足、呈粉红色。鹿茸品质优良。具有补精髓,助肾阳,强筋健骨之功用。

历史渊源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皇城镇、康乐乡、大河乡裕固依居祁连山北麓,是一片狭长的天然山地牧场,历史上,自秦汉时期起,这里就是古代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理想场所,因而生活在这里的裕固人民也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主要饲养绵羊、山羊、牦牛、马鹿、犏牛、黄牛、马和骆驼等。

肃南县明花乡属戈壁绿洲草原地带,当地的裕固族以畜牧业为生,黄泥堡裕固族则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肃南县裕固人大部分以畜牧业为主,居住在帐篷里。

1954年,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有草原171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原142万公顷,是甘肃省最大的马鹿驯养繁育基地县,甘肃马鹿饲养量达到893头。

生产情况

2014年,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存栏肃南马鹿8000头,出栏2000头,鹿肉300吨,鹿茸产量12吨,鹿血产量50吨。 [2]

产品荣誉

2015年7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肃南马鹿鹿茸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专用标志使用

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肃南马鹿鹿茸标识)。肃南马鹿鹿茸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内的肃南马鹿鹿茸生产经营者, 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肃南马鹿鹿茸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肃南马鹿鹿茸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使用标志, 在其产品包装上统一使用肃南马鹿鹿茸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hueiji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