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名和字的关系(在古代名和字有什么区别)
于古人而言,“名”与“字”却是两个独立的词,不能混为一谈。关于“名”和“字”的关系,《颜氏家训·风操》篇中说道:“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这说明“名”和“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古人“名”与“字”有什么区别?
在现代人眼中“名字”一词是一个统一的概念,然而于古人而言,“名”与“字”却是两个独立的词,不能混为一谈。
关于“名”和“字”的关系,《颜氏家训·风操》篇中说道:“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
这说明“名”和“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名”是“正体”,其作用是谱系宗族,也即宗族谱系是按名排列的。《礼记·檀弓》中说:“幼名,冠字。”
当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父母或长辈要给他起一个称呼,这便是“名”。字的作用是用以表德,即彰表德操,崇尚美德,所以又称为“表字”。
在中国古代社会,男子二十岁时,需要为其举行冠礼,以示成年。女子在十五岁时,则举行笄礼,用盘发插笄,以示成年。在仪式结束后,还要给他们起一个新的称呼,这便是“字”。
至于取字的方法,一般有两种。
一是在表字前后加上“子”、“父”、“甫”等男子的美称。“子”在古代社会中常用来表示对男子的尊称,例如老子、孔子等。
“子”也常用于古人的字中,孔子的学生中,就有许多的字中带“子”,例如曾参,字子舆;仲由,字子路;有弱,字子有等。
在秦汉时期,“子”在字中前缀,在使用时通常可以省略。例如颜回,字子渊,也可以称作颜渊。唐宋以后,字中的“子”字就不能省略了,例如杜甫,字子美,就不能简称为杜美了。
二是在表字的前后加以伯(孟)、仲、叔、季,以示大小,古人在起字时,通常用伯、仲、叔、季或孟、仲、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
例如孔子,字仲尼,即排行老二。刘邦,字季,即排行老三。在使用时,伯、仲、叔、季通常用来表示正房所生子女,也即“正出”,孟、仲、季则用来表示偏房所生子女,即“庶出”。
古人的“名”和“字”虽然是独立的两个概念,所起的时间也不同,但却有着密切的关系。
它们或有着相近的意思,相反的意思,也有互为因果的关系,细察古人名和字之间的关系,既可以感受汉字的内涵韵味之美,也可以看出古人的人生态度和追求。
古人名和字之间的关系,概而言之,有以下常见的几种:
同义互释。这种情况下,名和字的意思是一样的,例如屈原名平,子原,广平为原;孔子的弟子樊须,字子迟,须和迟同义,都有等待的意思;
颜回,字子渊,据《说文解字》载:“渊,回水也。回,渊水也。”又如高适,字达夫,适即达也;张衡,字平之,衡即平也。诸如此类,皆为同义互释。
反义相对。这种情况下,名和字的意思是相反的,颇为耐人寻味。
例如,韩愈,字退之,愈和退意思相反;晏殊,字同叔;唐朝的文学家王绩,字无功;北宋的学者宋白,字太素;南宋的汤思退,字进之等等。
据义指实。即名对应的字是相关联的事务,如孔子的学生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等,名和字刚好合成“耕牛”一词。
因果关系。即以名为因,以字为果,例如唐朝的郑宠,字若惊,构成“受宠若惊”;明朝的大臣梁材,字大用,即化用“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诗句。
在称呼方面,古人的名,主要用于自称。在长辈或君主面前,通常自称其名,以示谦逊。称呼他人时,则称其字,以示尊重。这是因为名是取与出生之时,自称其名,含有涉世未深,见识不广的谦逊意思。
字是取于成年之时,称呼对方的字,则有对方比自己涉世经验深,见识广的意思,以示对对方的尊敬。
简而言之,取名是为了分彼此,取字则是为了明尊卑。从古人对于名和字的讲究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字的韵味与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