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生活常识

何以为家电影简介观后感(一部来自中东的难民电影)

时间: 2023-07-19 本站作者

《何以为家》作为一部来自中东的难民电影,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还原了黎巴嫩底层社会的现状。影片用了沉重、苦涩的基调,刻画了两个家庭、四种人物性格。尽管片尾导演还是采用了一贯充满希望的手法结尾,但始终有一个困惑围绕着我:靠什么我才能活出希望?

《何以为家》:众生皆苦,才是真实的人间!

《何以为家》开头,12岁的小男孩赞恩,在法庭上控告自己的父母:“我想起诉我父母,因为生了我。

是怎样的经历,让一个孩子说出这样的话?

《何以为家》作为一部来自中东的难民电影,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还原了黎巴嫩底层社会的现状。

影片用了沉重、苦涩的基调,刻画了两个家庭、四种人物性格。尽管片尾导演还是采用了一贯充满希望的手法结尾,但始终有一个困惑围绕着我:靠什么我才能活出希望?

赞恩:12岁男孩,活成“大人”的模样

《何以为家》采用了倒叙的手法,由赞恩的控告作为开头。

赞恩神色平静、四目坚定地对着法官描述自己的遭遇。

赞恩生在黎巴嫩的贫民窟,他的母亲生了很多孩子,他是家中的长子。

穷人家的孩子,是没有机会上学的,赞恩只能拼命工作补贴家用——

他要用小小的身体,给房东送煤气罐、扛水、打零工;他要带着弟弟妹妹,在街边卖劣质的糖水;他要撒谎替父母买成瘾性药品,然后再制作成毒品卖出去……

12岁,本应该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孩童,赞恩却成为被生活所同化、小心翼翼生存的“大人”。

影片中的小赞恩,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他对家庭的希望,但命运却狠狠地将他像地毯一样踩在脚下。

就像影片结尾处,赞恩说的那样:

每个人出生都希望自己成为受人喜欢和爱戴的人,都希望自己成为了不起的人。可是,生活就像一团狗屎,而自己每天生活在地狱中。

萨哈:11岁女孩,被父母卖给房东当新娘

一天,赞恩突然发现,11岁的妹妹萨哈裤子上有血迹。赞恩知道,这是妹妹有了月事。

赞恩紧张地将妹妹拉到脏乱不堪的厕所里,为她清洗内裤;他脱下自己的上衣,亲自为妹妹演示如何使用卫生巾。

赞恩还叮嘱妹妹要保守这个秘密。因为他清楚,一旦妹妹有了生育能力,无情的父母就会把妹妹当牲口一样卖掉。

然而,父母还是发现了这个秘密,父母一边骗赞恩房东是来收房租,一边把妹妹萨哈打扮成大人的模样,让妹妹萨哈坐在房东身边……

不满于父母将11岁的妹妹强行卖给房东的赞恩,打算带着妹妹离家出走,最后妹妹还是被父母强行送走了。

影片没有过多描述萨哈在嫁给那个男人之后的遭遇,但仅仅在嫁人后两个月内,萨哈就怀了孩子,已经足以说明一切。

因为是黑户的原因,妹妹萨哈怀孕大出血,连进医院进行救治的机会都没有,直接导致身亡。

而妹妹意外的死亡,也成为了压垮赞恩的最后一根稻草。

影片的结尾,小赞恩准备逃离这个国家,在回家找证件的时候,意外得知妹妹是因为怀孕大出血而死亡,毅然决然地拿起了刀,冲去了妹妹的丈夫家。

整部电影中,似乎所有的人都得到了救赎,不管结局是好是坏。

而只有萨哈——一这个混乱社会秩序产物下的牺牲品,只有影片记录下了她短暂11年的年华。

萨哈无疑是所有幸免于战争,从而流离失所难民中女孩的一个原型。而影片背后大部分女孩从出生到死亡,又有什么踪迹可寻呢?

赞恩的父母:生育的机器

影片唯一让人觉得欣慰的是:当小赞恩被判5年有期徒刑的时候,她的妈妈带了吃的来看他。

起码这个时候,影片保留了人性最后的纯良。

母亲在面对瘦弱的赞恩时,满怀喜悦地告诉他,自己又怀上了孩子。她希望这次是个女孩,这样可以叫她萨哈。

而赞恩却头也不抬冷冷地说道:“以后再也不要来看我了,你就是一个禽兽。”

故事一开始,导演刻画了很多赞恩生活环境的细节,破败漏水的房子,瘦骨嶙峋、衣衫褴褛的小孩,脏乱不堪的街道——这就是大部分颠沛流离偷渡到这个国家下黑户们的家。

而尽管孩子多到连睡觉都不能随意翻身的情况下,赞恩的父母还在像机器一样地不停生育。

影片中母亲面对赞恩律师的控诉,一度反复强调:

想象一下,给孩子喂糖水,因为没有别的可以喂;为了能养活孩子,我愿意犯任何罪;要是换成你是我,你早就上吊自杀了……

可笑的是,反观她都为了自己的生存干了什么?

这种生而不养的行为,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方式的杀戮呢!

拉希尔:善良的母亲

拉希尔是赞恩离家出走后,遇到的一个没有身份的埃塞俄比亚女工。

拉希尔除了要自己生存,还有一个儿子尤纳斯要养,但她还是收留了赞恩。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赞恩就成了尤纳斯白日里的“母亲”。

后来,拉希尔因为假护照到期,为了凑足办护照的费用,拉希尔不得不去卖淫,结果在卖淫的过程中被捕。

可怜的赞恩,又承担起了抚养尤纳斯的重担。

从一开始用冰块沾奶粉,再到变卖家里的废铜烂铁,为了养活尤纳斯,赞恩陷入新的困境。最后,赞恩开始像父母那样,买药制作毒品销售换钱……

生活总是喜欢不忘在佝偻着的脊骨上再踩上一脚。因为没交房租,赞恩所有的积蓄都被锁在了出租房内。

最后赞恩因无力抚养尤纳斯,而不得已将其卖给了人贩子,换取了500美元,从而换来逃离这个国家的机会。

而正如拉希尔在影片中说道:没人会责怪赞恩。

无疑拉希尔是唯一让赞恩感受到家庭温暖的人物,而她同时也是所有母亲的原型。尽管生活每天充斥着压抑和无奈,拉希尔仍旧努力为尤纳斯创造美好的童年。

从卖场偷拿吃剩的蛋糕、攒钱给尤纳斯买玩具、过生日。

生活的苦难早已将拉希尔压得喘不过气来,可哪怕有一丝希望也终将成就她作为母亲的一生。

影片的最后,赞恩的卷宗虽然成为了密密麻麻档案里的一份,但足以揭示的是,这个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像赞恩这样的小孩需要被救赎。

而赞恩对于父母的控诉,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这个混乱社会体系的控诉。

教育的缺乏导致无知的女人沦为生育的机器,试图通过孩子挽救岌岌可危的家庭。

但毫无抚养能力的父母,只能任孩子活在肮脏不堪的街道中,过着地狱般的生活,被生活践踏开始失去生存的希望,像傀儡一般复制着父母的生活,最后一代一代不断将混乱愈演愈烈。

生而为人,所以何时才能有个家呢?

导演娜丁·拉巴基:记录真实

《何以为家》这部上映前,就荣获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奖的影片,同时获得了市场上的全面胜利。

电影真实还原了黎巴嫩底层社会的现状,影片中饰演赞恩的小男孩赞恩·拉菲亚饰演萨哈的埃赞饰演尤纳斯的才1岁的班科尔,都是来自叙利亚的难民。

饰演妹妹的埃赞曾在拍摄过程中被警方拘留,1岁的班科尔在这部影片拍摄完毕后,被驱逐出境。

而主角赞恩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演戏很简单。

比起生活,演戏的确很简单。

导演曾说:演员必须曾经经历过这样的生活,没有那些将这部电影作为维护他们的奋斗目标的旗帜的人们,就没有这部电影。

而没有受过任何表演训练的赞恩,就像黄渤、徐峥说的,他们只是把真实的生活表现在镜头面前,他们只是在表演自己。

“电影是改变的开始。”——导演娜丁·拉巴基如是说

改变也的确在发生。据说,这部电影拍摄完毕后,电影里所有的孩子都被送去上学了,也有了住的地方。

也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关注到这个特殊地区的现状,能有更多的人,愿意帮助这些孩子。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hueiji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