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不派姜维去守街亭(三国中马谡在街亭败给了谁)
诸葛亮“违众拔谡”,其过失是毫无疑问的,连他自己都“布所失于天下”,后人更不必为之辩论了。其失误的原因,一则是出于私心,对缺乏经验的马谡给予了不适当的期望,二则是出于自己对战局的错误判断,低估了张郃的将略和魏军的实力。
街亭之战中,诸葛亮用马谡为将,一是不无私心,二是低估了作战难度。
题中所询问的赵云、姜维,实际上当时不可能被委去守街亭。
赵云与邓芝一起,走箕谷道,发起佯攻,吸引曹真的注意力。
因此,想要调赵云来指挥街亭之战,诸葛亮还缺一架直升飞机。
姜维则是还没有过“试用期”。
姜维刚刚降蜀,而且,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降蜀的。
这种情况下,诸葛亮是不可能放心把军队交给姜维,让他去守街亭的。
而且,后来,姜维是在经过诸葛亮一段时间的考察后,才逐渐委以带兵之权的。街亭之战时,诸葛亮对姜维的才能还缺乏足够了解。
当然,当时蜀军中,有许多宿将可选。
当时,军中都认为宿将魏延、吴懿应当被派去守街亭,只是诸葛亮不听,“违众拔谡”,非要派马谡去。(《三国志.马谡传》)
除此之外,在汉中之战、夷陵之战中得到过锻炼的吴班、陈式、高翔等人,虽然名望不如魏延、吴懿,但其实战经验是胜过马谡许多的。
相比之下,马谡则基本上没有实战经验。
此前,马谡担任的是成都县令、越嶲太守之类的职务,刘备时期的战争他基本上没有参加。诸葛亮征南中时,马谡只是在送诸葛亮时提出了“攻心为上”的策略,但实际上也没有参与南中之战!
如此多的经验丰富的将才可选,诸葛亮为何非要选择没有什么经验的马谡呢?
许多朋友聚焦于“为什么不用谁”,并列举了许多“为什么不用谁”的理由。
其实,并不存在“不用谁”的问题。
上述诸将,除了赵云很快去世外,其他将领后来都得到了重用。
北伐中,魏延每次都为前部。
抗击曹真发蜀作战时,魏延、吴懿率军防守反击,深入敌后,击败郭淮等人,立下大功。
第三次北伐时,陈式率军收复武都、阴平。
第四次北伐时,魏延、吴懿、高翔、陈式一起,在卤城大败司马懿。
除了不让魏延另率一军“异道会于关中”外,诸葛亮对包括魏延在内的这些将领都是大力使用的。
所以,“不用谁”不是问题,非要“用谁”才是问题。
诸葛亮用马谡,很难说没有私心。
早在荆州时期,诸葛亮与马良、马谡的关系就很好。
一起效力刘备后,在给诸葛亮的信中,马良称诸葛亮为“尊兄”。
刘备军不是水泊梁山,关系再好,如果没有经过仪式认可或实际亲戚关系,你不能随口叫人家(尤其领导)“兄弟”。
所以,如裴松之所言,诸葛亮与马良,或者是亲戚关系,或者是有正式仪式确立的兄弟关系。
马谡则与诸葛亮“情同父子”(一下子兄弟,一下子父子,关系有点乱。没办法,史书就这么记载的),每次见面,都要从早聊到晚。
或许正是认识到诸葛亮和马谡的关系,刘备临终前才会在交代一堆大事之余,特意提醒诸葛亮不可用马谡。(马谡当时只是成都县令、越嶲太守之类的职务,原本不值得皇帝在弥留之际特意交代)
诸葛亮虽然以“无私”著称,但毕竟也是人,想要特意栽培、关照自己的至友也是人之常情。
而且,马谡后来做了诸葛亮的参军,表现出在军事上的一些才能,也不是没有栽培的潜质。
所以,诸葛亮特意要用马谡,不谓无私。
当然,诸葛亮用马谡去守街亭,则主要是由于自己对战局的判断出现了失误。
诸葛亮后来反思: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能破贼反为贼所破者···(《三国志.诸葛亮传》引《汉晋春秋》)
也就是说,诸葛亮在祁山方向的兵力是多于魏军的。
而马谡“统大众在前”,带去了相当部分的兵力,其兵力应当是至少不存在太大劣势的。
街亭,不论有没有旧城,山高不高,其本质都是山谷、狭路作战,这个地形是有利于蜀军的。
所以,诸葛亮认为:蜀军兵力不占劣势,地形有利,即便不能战而胜之,阻击张郃还是有相当把握的。
在诸葛亮的军事思想中,对“将”与“制”的关系有自己的看法。
诸葛亮曾表示: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败也。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胜也。
因此,即便马谡缺乏实战经验,能够依“制”而行,至少可以不败,完成阻击任务。
久在诸葛亮军中为参军,马谡对“制”还是相当熟悉的,而且,诸葛亮也做了“节度”(安排),确保马谡完成阻击任务。
当然,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马谡“违亮节度”,根据自己不多的军事经验调整了诸葛亮的部署,结果被老道的张郃抓住漏洞,切断水源,一败涂地。
值得注意的是:马谡败后,蜀军聚集在王平军中,在王平的节度下,顺利退军。
也就是说:蜀军确实是“有制之兵”,只要蜀军发挥正常的战斗力,是可以抗击魏军的。
所以,街亭之战,不是蜀兵不如魏兵,而是马谡不如张郃。
有制之兵在无能之将变成无制之军,一败涂地,又在有能之将王平的率领下,变成有制之兵,但是···胜负已分!
战后,诸葛亮给后主上表,总结教训。
他认为,此次失利,直接原因是: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
也就是说,诸葛亮坚持认为:马谡失败的原因是“违命”,不遵其节度。
而诸葛亮归结的深层原因是:用人不当!一意孤行!
其后,诸葛亮反思:兵多于贼不能取胜,其病不在兵少,在于一人耳!
此后,诸葛亮“布所失于天下”,公开反省自己的错误。考微劳,甄壮烈,厉兵讲武,选择将领,操练军队,以强其军。
其后,蜀军的战斗力逐渐得到了较大提高。
三次北伐收复武都、阴平是;四次北伐在卤城大败司马懿,射杀张郃···
此后的交战中,“为贼所破”的情况很少出现,反而是能在正面交锋中战而胜之。
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安慰吧!
只是···其代价是错过了最好,也可能是唯一一次“断关陇之臂”的战机。
即便诸葛亮此后战力提高,但像第一次北伐时这种机会一去不返了。
诸葛亮“违众拔谡”,其过失是毫无疑问的,连他自己都“布所失于天下”,后人更不必为之辩论了。
其失误的原因,一则是出于私心,对缺乏经验的马谡给予了不适当的期望,二则是出于自己对战局的错误判断,低估了张郃的将略和魏军的实力。
尽管他后来进行了总结、反省,提高了蜀军的战斗力,但其错过了唯一的机遇,从此注定“壮志难酬”,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