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生活常识

宋朝对外战争胜率还是低(宋朝对外战争一败再败的原因)

时间: 2023-07-11 本站作者

朝堂没有开疆拓土的雄心,国家也就不会有开疆拓土的准备,社会也没有动员战争的组织基础。宋朝一直奉行强干弱枝,就是中央禁军集中了全部精锐,然后驻在首都开封养起来。这就不是要打仗的架势。

在赵匡胤和赵光义这哥俩之后,打仗这件事,对宋朝人来说,就是不可能的。

宋朝,不是屡战屡败的问题,而根本是不想打的问题。

对,就是不想打。

朝堂没有开疆拓土的雄心,国家也就不会有开疆拓土的准备,社会也没有动员战争的组织基础。

不要用数据统计的战场胜率,给宋朝人脸上贴金。宋朝是雄踞华夏中原的大国,战场武功,得看它打了多少大仗、打赢多少大战、干翻多少大敌。从这个角度来说,防守尚且不足,就别说对外开疆拓土了。

在与主要对手的较量中,宋朝就是屡战屡败,败得勉强招架、败得只能防御。究其原因有三:

1.宋代朝堂就没有开疆拓土、武霸天下的雄心

西汉是平民朝堂,魏晋是士族朝堂,隋唐是士族朝堂、军事贵族和科举朝堂的过渡阶段,宋朝则是一个彻底的科举朝堂。换另外一个词,就是士大夫朝堂。

在宋朝,儒家进入思辨层面,发展出了一套复杂体系,复杂到这群士大夫都不知道自己信得是什么、说得是什么。但是,士大夫们的价值观却是恒定的,那就是道德圣人与和谐治国。

政治上的代表人物就是司马光。司马光对汉武帝是这样评价的:

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

司马光的这个基调,奠定了大宋朝堂的执政基调,就是不能学秦皇汉武、不能让百姓受苦、不能搞得天下疲敝。

有了这样的朝堂基调,还能指望宋朝去开疆拓土、去秦皇汉武、去挞伐四夷吗?不可能,永远都不可能,所以打仗这件事,对于宋朝,就是不可能的。

说宋夏战争打了百年,但对于西夏,宋朝一直是当做内患来处理的。

本来宁夏之河南地、甘肃之河西地,就是中原领土,就是老赵家的土地。你们党项人在这造反建国,这是内部叛乱。对于内部叛乱必须得干,因为它直接关系大宋的生死存亡。

后来,西夏越打越强,宋朝也不得不承认西夏国的存在。但是,西夏直接威胁关中、且觊觎陕西,而陕西之外,过了洛阳就是开封。所以,为了保住陕西,也得干。这是逼不得已,因为不打会死。

至于辽国和金国,基本上都是人家打宋朝,而鲜有宋朝去打人家的,也就是在战略选择上就是防御,守住了就行。

2.大宋国家没有对外战争、打大仗的准备

宋朝一直奉行强干弱枝,就是中央禁军集中了全部精锐,然后驻在首都开封养起来。这就不是要打仗的架势。

汉朝也有庞大的中央军队,但是州府兵也很强,特别是边地郡县的太守、县令们,俨然军镇一体的诸侯。即便是国内,在要害地区也要驻扎大军,比如刘邦死得时候,就让陈平、灌婴带着十万大军驻在荥阳。这才是时刻准备战斗的架势,军队就该扼守边疆、就该放在要害之处。

唐朝就更厉害了,直接把最多的军队和最精的战士放在边镇,然后鼓励他们开疆拓土、对外搞事情。但过犹不及,搞出了安史之乱,因为中央太弱而边镇太强,但强得是军事。

宋朝吸取唐朝教训,把边镇弱化了,把州郡弱化了,然后把军事存在都养在首都了。这根本就不是打仗的准备。所以说,宋朝就不想打仗。

这是军事力量的设计,宋朝没有对外战争和打大仗的准备。内政设施也是如此,宋朝根本无法在紧急时刻组织举国动员。

王安石变法,有一项就是保甲法,保甲法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防范盗贼,而是在国家危机的时候,能够快速有效地实施举国动员。但没能成行,士大夫不喜欢,老百姓也觉得折腾。

所以,金国人的大军已经打到开封了,宋朝都不知道怎么把南方的财富和北方的人力组织起来。宋朝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金人把自己的皇帝和宗室掳走,然后连追都不敢追。原因就是国家有得是钱、国家有得是人,但就是组织不起军事力量,顶层和政府根本就没有这个设计。

3.宋朝的社会基础也应付不了大战争

秦汉时期,搞得是全民兵役制,每个老百姓都得参军打仗,地方长官还得考核平时训练的成绩。而其重农抑商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把老百姓固定下来。等打仗了,就可以最有效率地组织人力、财力。

唐朝继承了北朝体制,搞府兵制,也是一种变相的全民皆兵。不打仗,大家轮流当兵、轮流训练。但要是打仗了,兵户镇户先上,然后大家一起上。

而宋朝呢?

遍地是商人,满朝是士大夫,市井里不是无赖就是青楼,连个保甲制度都推行得敷衍塞责。这种社会组织样式,怎么可能长出强大的军队。

整个社会风气也是一种重文轻武。壮志少年郎,不会勤练武功报效帝王家,因为报效无门;社会精英,也不会研习兵法去边关为将,因为没这个可能。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而宋朝男儿的回答则是不要。

这种社会组织、这种社会风气,你怎么指望宋朝人能出去打仗。金人大军打到开封的时候,中央禁军的骑兵将领,甚至连马都不会骑。所以,别说屡战屡败,而应该直接说他们就不能战,也不想战。

最后,肯定得问,那还搞什么海上之盟,联合金人攻打辽国。因为幽云十六州的情结,这是宋人心里的疙瘩,皇帝宋徽宗想完成祖宗志向。但是皇帝有了雄心,朝堂能有这份雄心吗?

即便朝堂有雄心,但朝堂的士大夫们又有几个知道打仗是怎么回事,即便是枢密院也都是一群纸上谈兵的赵括,他们根本就没有打仗的准备。

即便朝堂定下了战略,就是要打,但宋朝的军队能堪当大仗吗?宋朝的百姓能动员起来吗?

既然都不能,那就是要么不打,因为不想打;要打就肯定屡战屡败,因为不能打。

北宋末期以及南宋以后,确实堪当大仗了,但这是因为国家一直处在危机之中,再不想打仗、再不能打仗、再不准备打仗,就真得只能被别人打死。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hueiji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