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咏怀古诗原文及翻译(山村咏怀这首诗意思赏析)
这首《山村咏怀》是邵雍早年游历河南时所作,轻描淡写,便描绘出一幅朴实自然而又兼具朦胧之美的乡村风景画。“安乐窝”这个词,大家应该很熟悉,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用到,它的出处就是来自于邵雍。
邵雍这首诗,短短几句,却让拜金的人,无地自容。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邵雍,宋朝真正的隐士,身居洛阳城,学识闻天下,谓之“小隐于野,大隐于市”,颇有孔明之才,却终身未入仕途。
宋仁宗和宋神宗曾两度召他入朝,可邵雍皆称病婉拒。
他和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为新儒学的奠基人之一,是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数学家,深得前宰相富弼、司马光推崇。
这首《山村咏怀》是邵雍早年游历河南时所作,轻描淡写,便描绘出一幅朴实自然而又兼具朦胧之美的乡村风景画。
“安乐窝”这个词,大家应该很熟悉,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用到,它的出处就是来自于邵雍。
少年时,邵雍曾随父亲卜居共城苏门山,之所以说是“卜居”,是因为他和其父均学易悟道,为此邵雍读了很多书。
然后突然有一天,邵雍意识到“尽信书不如无书”,即“昔人尚友于古,而吾独未及四方”,遂决定出走,跨过黄河、汾河、徒步江淮、汉江平原,考察了宋、郑、齐、鲁等西周分封国,用了很多年来增长见闻。
宋仁宗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邵雍来到了洛阳,突然顿悟,感叹“道在此矣”,于是停下脚步,在洛阳城郊盖了草屋,勤于耕种,烧饭劈柴,侍奉双亲。
当时他生活过得很艰苦,但却依然每日逍遥快活,这令很多人都感到奇怪,不知道这个人为何如此“穷欢乐”——虽然一无所有,但总是怡然自得的样子。
直到有一天,邵雍作了一首诗,题为《清夜吟》:
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
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
于是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这是一位了不起的“学者”,并且这些话很快就口口相传,到了司马光、富弼和王拱辰耳朵里,要知道这几位,可是当时名满天下的大文豪,闻此“神人”在洛阳,自然要一探究竟。
只是略微聊了几句,几位“文豪”就被邵雍的思想所折服,并一起出资,在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为邵雍和家人置办了宅院。从那以后,邵雍开始专心做学问,时而出去授教。
他为这个宅子取名“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
不久后,洛阳城内的人,不管是老少妇孺,还是书生士子,就都知道了邵雍的大名。邵雍走在街上,总有人会亲切地喊一声“先生”,或熟稔地说,“我家先生来了。”
甚至,很多人开始效仿邵雍,将自己的宅院建得和邵雍一样,取名“行窝”。
再后来,一些外地的学子、官员来洛阳,不先去拜会知府,而是先到邵雍的“安乐窝”请教,而邵雍一向以德服人。民间百姓教育孩子,每每会说:你若不好好学习,恐怕司马先生、邵先生会知道的。
司马光在百姓之中的口碑,可谓是冠绝古今,他过世时万人哭巷,而邵雍无官,却能和司马光齐名,影响力可想而知。
最重要的是,邵雍专心做学问,生活俭朴,不恋世俗,晚年他作了一首诗,让那些贪财的、锱铢必较的人读了,会心生愧疚。这首诗题为《人生一世吟》:
前有亿万年,后有亿万世。
中间一百年,做得几何事。
又况人之寿,几人能百岁。
如何不喜欢,强自生憔悴。
这首诗并不深奥,比起他著名的《梅花诗》简单易懂,却能使人醍醐灌顶。放眼历史星河,人生百年匆匆而过,荣华花间露,富贵草上霜,何必庸人自扰。人若要争,也是与命运争、与时间争,而不是与钱财争。
人的快乐,不在于拥有得多,而是计较得少。多是负担,是另一种失去,少非不足,是另一种更为宽广的拥有。
大道至简,邵雍一生清修,大隐于市,对世俗的纷争早就看得通透,故才能得到像司马光、王拱辰这样的高官推崇。
暮年他卧病在床时,司马光、张载、程颢、程颐这些知名人士,日夜前来陪伴守护,直到邵雍先生与世长辞,还在为他安排后事。
邵雍淡泊名利,心地纯粹,这才是真正活得明白、值得敬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