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生活常识

惊蛰节气的风俗 惊蛰节气的生活起居变化

时间: 2023-02-17

  导语:众所周知,惊蛰属于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春天的节气,这个时候的雨水是会比较多的。最近小编有些朋友想来咨询一下,惊蛰节气的风俗有哪些?惊蛰节气的生活起居变化是什么?那么,今日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比较实用的内容,快来看看吧。

  惊蛰节气的风俗

惊蛰节气的风俗 惊蛰节气的生活起居变化

惊蛰节气

  1、吃梨

  惊蛰节气其实是会有吃梨的风俗,在这个节气中会感到比较干燥,很容易让人身体变得很干,所以需要吃梨,这也是一种养生的方式。

  2、蒙鼓皮

  惊蛰节气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响雷,这个由来其实是一个比较具有奇幻色彩的事情,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周礼》卷四十《挥人》篇上说:“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注:“惊蛰,孟春之中也,蛰虫始闻雷声而动;鼓,所取象也;冒,蒙鼓以革。”可见不但百虫的生态与一年四季的运行相契合,万物之灵的人类也要顺应天时,凡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这个习俗也被流传下来,但不是每个地区都有这个习俗,只有少量地区还保留着这个习俗。

  3、打小人

  在惊蛰节气的时候,有一些地区,比如香港、澳门会有打小人的习俗,这里说的小人其实就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犯之则在年内遭邪恶小人兴风作浪,阻挠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因此大家都要买份纸料,内含纸老虎、吉纸、小人纸等去“打小人”。这个习俗也是带着大家的期望,希望在来年不会遇到一些小人,希望自己在来年一切顺利。

惊蛰节气的风俗 惊蛰节气的生活起居变化

  惊蛰

  惊蛰节气的生活起居变化

  惊蛰时期总的来说是明显变暖,所以饮食应清温平淡,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春笋、菠菜、芹菜、鸡蛋、牛奶等,增强体质以抵御病菌的侵袭。还有就是这一时期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说法。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同时却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

  惊蛰期间天气变化较大,要当心冷暖变化,预防感冒等季节性疾病的流行。

惊蛰节气的风俗 惊蛰节气的生活起居变化

  惊蛰图

  惊蛰简介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说起桃始华,就记起了诗经中的句子;“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三月,桃花就要开了。如果说能够代表春天的花,非桃花莫属。

  仲春时节,春和景明,气象万千。桃花红、梨花白,黄莺鸣、燕飞来多么令人悦目爽心。按照一般气侯规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

  在民间,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如“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的民谚,说的是“春天孩儿面,一日三变脸。”早春早雷晚播田,倒春逆袭坑死人,早已成了农民的生活常识。如“惊蛰雷鸣,谷米成堆”的民谚,告诉人们雷声在惊蛰当天响起,就昭示今年的庄稼会获得丰收。如“惊蛰未闻雷出地,丰收有望看春耕”的民谚,说明今年只能且行且看,要是临近春分都未听到响雷,那就会因缺少雨水而影响收成。惊蛰响春雷显然成了影响农事的一个分水岭标志。

  在黄淮地区,惊蛰过后,春暖花开,田间杂草也相继萌发,田野日渐丰满的小河边,羊群蠕动,风姿绰约的垂柳打扮成待嫁的新娘,羞答答地站在那里,心事在初春的枝头优雅生长,每一个绿色的眉眼中,绽开的都是满满的笑意。

  惊蛰,感觉总有一种无法用言语说明的冲动在心头滋长,就像突然升腾的阳气沿着经络痒难忍走行的舒服,体验总归是自己的一样。走向原野,走向公园,去拥抱春天。

相关推荐

2月适合自驾游的地方 自驾游注意事项

惊蛰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关于惊蛰的谚语

惊蛰节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惊蛰节气如何养生

惊蛰节气的古诗 惊蛰的历史渊源

2023惊蛰节气是几月几日 惊蛰节气吃什么食物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1873488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