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法曲作品有哪些[唐代法曲典范作品是]
源于佛教的词牌名----法曲献仙音
法曲源于南朝梁武帝时的法乐,起于隋而盛于唐,为唐代主要乐种之一。唐法曲以清乐为本,又含道曲和佛曲,更掺杂少部分外族音乐。唐明皇李隆基酷爱法曲。据唐张读《宣室志·十仙子》记载,明皇曾梦见十多个仙子,驾着祥云下到庭院里站成一排,各自拿着乐器演奏,献仙音《紫云曲》。乐曲清越优美,宛如仙府里的声音。第二天,宰相姚崇、宋璨奏事,明皇也听不进去,默默回想昨夜所听音乐的旋律。后此曲传人乐府,称《法曲献仙音》。调名本意即以法曲的形式演奏仙人所奉献的美妙音乐。
陈旸的《乐书》记载:《法曲》兴于唐,其声始出清商部,比正律差四律,有铙钹钟磬之音,《献仙音》是其中的一曲。又说:圣朝(北宋)用于弹奏《法曲》的乐器,有琵琶、五弦筝、箜篌、笙笛、觱 篥、方响、拍板等,但现存曲目只有《道调》、《望瀛》、《小石》、《献仙音》等寥寥几曲,其余的都遗失了。
其实《法曲献仙音》本为唐代法曲。宋代柳永﹑姜夔﹑周邦彦等有《法曲献仙音》词。双调,自八十七字至九十二字不等,共有六体。
所谓《法曲》,是一种古代乐曲。东晋南北朝称作《法乐》。因其用于佛教法会而得名。原为含有外来音乐成分的西域各族音乐﹐后与汉族的清商乐结合﹐并逐渐成为隋朝的法曲。其乐器有铙钹﹑钟﹑磬﹑幢箫﹑琵琶。至唐朝又搀杂道曲而发展至极盛阶段。著名的曲子有《赤白桃李花》﹑《霓裳羽衣》等。
《法曲》又分为法曲第五煞、法曲入破第四、法曲入破第三、法曲入破第二、法曲入破第一、法曲第二、法曲散序、法曲歌头、法曲遍第二、法曲遍第三、法曲第四、法曲遍第一等。
《乐章集》注:小石调;姜夔词注:大石调;周密词,名《献仙音》;姜夔根据唐代张籍与朱庆馀文人相交的故事,改名为《越女镜心》。
朱庆馀在参加进士考试时,为提升自己的文名,就写了一首叫《闺意》诗,献给主考官张籍: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首《闺意》时人不知道用意,其实就是一首临近科举考试时的行卷的诗,直到后来朱庆馀把诗的名字改为《近试上张水部》,人们才反应过来。
主持考试的是礼部侍郎。朱庆馀此诗投赠的对象,却是水部郎中的张籍。因为并不是每个名人都愿意接受你的行卷,张籍当时以擅长文学而又乐于提拔后进与韩愈齐名。朱庆馀平日向他行卷,已经得到他的赏识,临到要考试了,还怕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的要求,因此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写下了这首诗,征求张籍的意见。
朱庆馀呈献的这首诗获得了张籍明确的回答,回了一首《酬朱庆馀》: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在这首诗中,他将朱庆馀比作一位采菱姑娘,相貌既美,歌喉又好,因此,必然受到人们的赞赏,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
周邦彦的《法曲献仙音》为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九句五仄韵:
蝉咽凉柯。燕飞尘幕。漏阁签声时度。倦脱纶巾。困便
⊙●○○ ◎○⊙● ●●⊙○○●◎●○○ ●○湘竹。桐阴半侵庭户。向抱影凝情处。时闻打窗雨。
○● ⊙⊙◎○○● ●◎●○○● ○○●○●
耿无语。叹文园、近来多病。情绪懒、樽酒易成间阻。
●○● ●○○ ●○⊙● ○◎● ○●●○◎●缥缈玉京人。想依然、京兆眉妩。翠幕深中。对徽容、空在◎●●○○ ●⊙⊙ ⊙◎○● ⊙●○○ ●○⊙⊙◎纨素。待花前月下。见了不教归去。
⊙●●⊙○◎● ●●◎○○●
大石调献仙音词,以此词及姜词二首为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