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美食推荐

日本青椒肉丝普通话叫什么,日本人过年吃的料理“御节料理”怎么做啊急~~

时间: 2024-05-22 本站作者

1、日本人过年吃的料理“御节料理”怎么做啊急~~

御节料理是日本在节日时所做的特殊料理,特别是在过年时的主要料理,所以又称正月料理,通常也只说“御节、おせち、Osechi”即可。

在日本有人日(人日、じんじつ、jinjitsu,1月7日)、上巳节(上巳、じょうし、jyoushi,3月3日)、端午节(端午、たんご、tango,5月5日)、七夕(七夕、たなばた、tanabata,7月7日)、重阳节(重阳、ちょうよう、cyouyou,9月9日)等五大节日,在这些日子都有推出御节料理的习惯,意指五谷丰收,全家平安健康的祈福。

御节本来是指一些季节(节气)转换时的主要节日。这些节日会有些庆祝活动与庆祝的料理,日本人将这些料理当作是个幸运的缘起(えんぎ、Engi),所以这些为了庆典而做的食膳就叫做“御节料理”。

日本的过年(明治维新前为农历正月初一,明治维新后改为阳历1月1日),是自古以来认为要呼唤已回到山里的田神(守护稻田使其丰收之神)所要庆祝的重大节日。在现代还保有一般的风俗习惯之固定庆典只剩下过年。所以,在现代御节料理已大多是指会在除夕都先做好,为了跨年后的正月料理而已。

在日本的“大晦日”(日语发音为OOMISOKA,意思是除夕),几乎所有的家庭都会准备“御节料理”(日语发音为OSETIRYOURI,相当于中国的年饭)。在这里我硬要写上“准备”二字是因为过去每个家庭都是自己来做“御节料理”。可是近来,人们往往从百货店或有名的菜馆买来现成的“御重”(日语发音为OJYUU,是一种装在3~4层食盒里的日本饭菜,也叫“重箱”,日语发音为JYUUBAKO)。还有的人从附近的副食店或者超市买来各种饭菜,自己装进食盒里了事,这样的人家也变得多起来了。

“御节料理”原本来自于皇宫中叫作“御节供”(OSETIKU)的仪式。从字面上也可以明白这个词的意思是在节日供神的食品。皇宫里每逢1月1日、1月7日、3月3日、5月5日、7月7日、9月9日等节日都要向神供奉食品,举行祭祀和开宴会。

很快,这种习俗就在江户时代(17世纪后半叶)的平民之间传播开来,特别是在正月,人们选择各种名字和形状的食品装满“御重”,以留待新年的头3天吃。

御节料理是日本人过新年必需的料理。它做工讲究,含义丰富。从御节料理中可以窥见日本传统。

基本上每样用来做御节料理的材料都有讨口彩之意。

大米 从一根稻穗上可以收获很多米粒,意味着子孙繁荣。

捣栗 从发音让人联想到胜利

昆布 从发音让人联想到喜悦

橙 从发音让人联想到代代荣耀

虾 由虾身弯弯的形状和长长的胡须联想到老人,意味着长寿。

豆 从发音让人联想到勤恳工作。

佃煮 代表丰收

梅干 皱皱的外表联想到老人,也意味着长寿。

等等

用这些原料加上糖和酱油煮制成的御节料理口味甜中带咸,在常温下可以保存一些时间。这是日本人在物质困难,运输和保存设备都很落后的时代下的智慧结晶。

御节料理根据地方不同菜单也会大同小异,这里我们来看一下东京传统的御节料理菜单。

田作り(たづくり)又叫佃煮(つくだに) 是把东京湾的小白鱼加上糖和酱油煮透制成;

蒲鉾(かまぼこ) 用绞碎的鱼肉加淀粉和琼脂做成的鱼糕;

海老塩焼き(えびしおやき) 烤小虾;

鰊昆布巻き(にしんこんぶまき) 鲱鱼海带卷,用海带卷上鲱鱼肉煮成;

伊达巻(だてまき) 鸡蛋卷;

昆布巻き(こぶまき) 海带卷,海带扭成花样用瓜干捆好,加糖和盐煮成;

煮物(にもの) 日本煮,原料常用莲藕、芋头、早生竹笋、香菇、牛蒡;

煮豆(にまめ) 糖煮豆子,有黑豆、白豆,还有大菜豆,大菜豆制成的名叫大福豆;

金団(きんとん) 红薯泥加豆沙的团子,有钱人家会加些栗子进去;

百合根甘露煮(ゆりねあまつゆに);

糖醋拌菜(なます) 原料常用芜菁和胡罗卜;

过年时,只要每天拿出来摆在漂亮的漆盆里,再配上一些生鱼片和年糕汤就是一顿丰盛的年饭了。辛苦了一年的主妇们也不用再锅碗瓢盆的现炒现做,可以休息几天。

日本家庭吃惯了御节料理过年,不少百货商店和名饭店开始推销高级御节料理,有的御节料理不单是传统日本式,还加上西洋和中华料理,如日本人熟悉的麻婆豆腐,青椒肉丝,炒虾仁,棒棒鸡,春卷,烧卖,煎饺等等。也是同样受顾客欢迎。一份售价3万到5万,还是预约如飞。据统计说有好多都是子女预定给高龄独自居住的父母,以表孝心,当然还有很多是主妇们想彻底从家务中解放出来,一年一次好好奢侈一下! 大型超市卖的御节料理相对比百货商店的要便宜,平均在1万到2万左右,也是很不错的哦。

看来,日本人的“口味国际化”比其他方面的国际化要先行得多

2、日本对中华料理有什么误解?

10.チンジャオロース 青椒肉丝9.担々麺 担担面8.水饺子 7.酢豚 咕咾肉6.エビチリ 干烧虾仁 5.焼き饺子 锅贴饺子 4.春巻き 春卷3.肉まん 肉包子2.チャーハン 炒饭1. 麻婆豆腐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小笼包、炸酱面、“中华冷面”、北京ダック(北京烤鸭)… 以上这些就是日本的中华料理,有幸这些菜中国做法和日本做法都吃过,得出的结论是日本的中华料理,跟中国关系并不大,有一点中国肯德基的什么“墨西哥鸡肉卷”“新奥尔良烤翅”的感觉。肯德基给这些食品起了个洋气的名字,吃起来更加高大上,但日本的中华料理,至少给我的印象就是便宜、廉价这个感觉。可能大家都知道日本本土餐馆、居酒屋这些都有“お通し”也就是类似小咸菜的这项收费,这个你必须要交钱(午餐定食时间段一般没有这项),在东京车站附近的居酒屋这项收费大概是600日元,银座一带是800日元左右。但日本的中华料理至少我没碰上过收这项费用的,而便宜点的中华料理800日元就可以点一份麻婆豆腐或者2份贴锅饺子,4个肉包子。东京的日本居酒屋一份刺身盛り合わせ(生鱼片拼盘)就要2000日元以上,而好多中华料理2500日元到3000日元就可以吃到有十样菜的套餐或者自助餐,甚至包含酒水。其实我觉得日本白领上班族很少有在下班后去中华料理聚会的,并不全是因为档次不够高,大多数的中国餐馆不能达到日本人的要求,除了那几样迎合日本人口味的菜之外,中华料理油性太大,味道太重,这些其实并不符合日本人固有的饮食习惯。另外我也不认为日本人喜欢去意大利,法国餐馆全是因为媚外,至少用料新鲜,花样繁多,讲究原滋原味这点就比中国餐馆强很多。但是日本上班族在午餐时间去中华料理就很普遍,点一份麻婆豆腐饭,担担面,焼き饺子定食…便宜实惠快速,能控制在1000日元以下,这几点就可以让中华料理和日本本土的松屋吉野家,洋式的家庭料理形成竞争。要是把日本的中华料理分类的话大致有三类,

1、传统的广东福建系,来日本比较早,加上移民的情况,占据着日本各地中华街。不过我没在中华街吃过,“某某大饭店、中国XX大酒楼” 去中华街有种去中国火车站的感觉,有阴影。

2、四川系,其他答主有提及,它的普及得益于一个料理电视节目,这使川风菜得到新发展,不过不知道对传统川菜是好是坏。

3、东北系,日本兵败撤离东北时的残留孤儿,经过一代二代尽管大多已经在当地成家立业,但日本政府还是尽最大努力帮助这些平民回家,(新宿事件,小姨多鹤…都有提及)这些出身东北的人民,把地道的东北菜带到了日本,并有发扬光大之势。最后在维基百科上有这么一段描述:日本国内において中华料理と呼ぶ场合は、日本人向けに味付けや调理法が工夫、创作された大众料理を指し、ラーメンや饺子を代表的な料理とする事が多く、中国料理または地名をつけて台湾料理、上海料理と呼ぶ场合は、中国本来の料理を指す事が多い。大概的意思是在日本如果是中华料理,就是指针对日本人口味制定的菜肴,如果是中国料理或者以地名以及中国特色词命名的饭店就是指中国本土的菜肴。说了这么多给我的体会是,就算中华料理不迎合日本人口味,只要物美价廉也可以生意兴隆,因为中国人太多了。我总去的几家地道东北菜馆就从没有见过有日本人去,但一样每天人满为患。

3、青椒肉丝属于什么菜系呢?这道菜的辣椒只能选择青椒吗?

青椒肉丝是一道以青椒为主要原料的家常菜,属于川菜系。香辣可口,操作简便,营养丰富。(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放红辣椒,但我为了好看放了一点红辣椒,红辣椒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是否放。) 青椒炒肉在全国各地都会有一些区别,所以名字也不同,要选择优质的螺丝椒或线椒切成片,三分肥肉,七分瘦肉,蒜苗切片,还有豆豉、酱油、蚝油,有了这些,青椒炒肉就非常好吃,非常美味,如果在青椒炒肉的基础上再配上两个水煮蛋一起炒就更香更美味了,名字也悦目叫农家香碗。

东北地区的人将青椒肉叫做辣椒切肉,湖北和湖南地区则叫它辣椒炒肉或农家小炒肉,还有的地方也叫绝代双骄。无论哪种叫法,应该说青椒肉丝这个名字是最受欢迎的,毕竟青椒和肉丝的结合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尖椒肉丝,是一道经典的传统老菜,在过去的年代里,不需要过多的调料,简单的葱姜蒜,川椒八角,就能做出经典的味道来!而现在,尖椒肉丝的做法也是如此。先把里脊肉切成丝,放适当的盐花椒八角水,一个鸡蛋,花椒,水淀粉调至浓稠,腌制半小时,用油炸至金黄色,把花椒切成丝,锅里热油,炒香葱,姜,蒜,红辣椒,把花椒切成丝,炒好的肉,生抽,调味,出锅,相当美味的一餐!

根据喜好挑选合适的青椒。不喜欢辣的就用菜椒,喜欢辣的就用小米椒。

肉丝不用炒很久,快速翻炒至变色即可,这样出来的肉丝才嫩滑的。

青椒先煸干一下水份,吃起来会更脆一点,颜色也会更绿一些,所以最后放,不用炒太久,加入调料,翻炒均匀即可。

4、这个人叫什么名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hueiji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