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地方特产

北京平谷搭建“土特产”发展平台 共绘乡村振兴好“丰”景

时间: 2024-04-26 本站作者

4月15日,在第二十六届北京平谷国际桃花节举办之际,第二届土特产发展大会在平谷区举办,大会聚焦土特产丰富内涵,畅谈如何深度挖掘和利用特色品牌资源,讨论品牌打造与土特产发展的内在联系,探索土特产品牌构建的应用场景,激发新消费模式,制造新消费热点,共绘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美好丰景。

  会上,来自三农领域的领导、专家、企业家,分别以《土特产与新质生产力》《农业精品品牌培育与品牌叠加发展》《乡村振兴,品牌引领: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方法》《掀起一场吃鸡革命》《博士农场助力区域特色农产品发展以茄子博士农场为例》《小小糖葫芦,乡村振兴大文章》为题发表主题演讲,为土特产高质量发展提供发展思路、经验总结、案例借鉴和智慧支持,共商土特产发展大计、共谋土特产发展未来。

  我们举办土特产发展大会,目的就是搭舞台、建平台,集聚农业领域领导、专家、企业家,碰撞思想、共话未来,围绕如何高质量做好土特产文章,在土字上谋出路,在特字上寻突破,在产字上见功夫,推动平谷在土特产高质量发展赛道上走前列、作示范。平谷区副区长李子腾表示。

  产品上新:念好土字经,打造农业中关村

  平谷区地处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交界,是北京的生态涵养区和农业大区,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2023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39.4亿元,位居全市第一。

  为充分激活全区优质乡土资源,平谷持续推进农业中关村建设,通过科技支撑催生更多农业新质生产力,在田间地头出成果,让百姓餐桌更丰富。近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蛋肉鸡育种与繁殖重点实验室等相继落户。京瓦中心奶业、温室园艺、果业三个分中心投入运营。华北最大高效智能温室项目揭榜、签约、正式开工,三个零设施农业(百果园)、中关村智慧蔬菜工场等一批设施农业项目定植投产。创建博士农场117个,13位院士、411位博士来当农场主,优异生菜、五彩茄子等100余项创新成果得到市场认可。自主培育的1.55万只京红1号高产蛋鸡和0.1万只沃德188快大型白羽肉鸡父母代种鸡出口坦桑尼亚,实现国产肉鸡、蛋鸡品种出口零的突破。

  在农业科技的加持下,博士农场好物、棒台头玉米、镇罗营镇冰糖葫芦等爆款新品,以热辣滚烫的速度出圈,成为继平谷大桃、北寨红杏后平谷又一张新名片,不断丰富百姓味蕾。本次大会设置了土特产展览区,展示来自博士农场、优质行业企业的优质农产品,博士农场创建主体现场直播带货,线上+线下拓宽销售渠道,推广平谷土特产品牌,种类丰富、品质优良的平谷土特产赢得广泛称赞。

  流通向新:打好特字牌,打造首都物流高地

  这两年,平谷区突出地域特点,发挥四方通衢、外联内畅的区位优势,形成被社会认可、市场欢迎、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服务。

  全国最大单体物流项目东久新宜智慧城市物流谷,实现拿地即开工。推进城郊大仓基地试点建设,建成首都食材共配中心、流通加工中心等。创新合作运营机制,天津港平谷海铁联运班列再出发,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物流四镇物流产业用地成交面积、规划建筑规模、总成交金额均居全市第1,首都物流高地的发展后劲愈发充足。村播学院总部基地的落成,加速了一个个平谷好物摆上线上货架,依托便捷的交通、高效的物流,越来越多的平谷优质农产品卖向全国、走向世界。

  玩法出新:唱好产字歌,打造世界休闲谷

  平谷区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优质休闲产品。

  深化一湖两河一带多沟多点布局,18个乡镇街文旅IP全面升级打造,全域旅游更有内涵、更有品质。按照山区做流量、城区优存量思路,深入挖掘北部山区、泃河南沟域资源,对标阿尔卑斯山下的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打造高品质乡村休闲综合体。推出春赏花、夏观景、秋采摘、冬玩雪等精品旅游线路。举办首届中国北京金海湖帆船赛、中国京津冀铁人三项赛、环长城100国际越野挑战赛等赛事,桃醉平谷品牌不断擦亮,可观、可游、可品、可宿、可购、可享的美丽休闲乡村正成为市民美好生活的向往之地。

  活用土特产,谱写振兴曲。未来,平谷区将坚持以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坚定不移推进高大尚平谷建设,深耕土特产高质量发展赛道,在土字上谋出路,在特字上求不同,在产字上下功夫,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雨后春笋般涌现出一个个特而优、特而美、特而强的土特产,让越来越多的土特产成为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助力平谷的产业兴起来、平谷的乡村美起来、平谷的百姓富起来,推动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走在前列。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hueiji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