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美食网上海,大众美食网上海店
来上海之前我也不太清楚,来了之后真的切身体会到了,首先要说的是,上海人总体给人的感觉是综合素质很高,尤其是年轻人,有礼貌讲道理,做事有头有尾,而且普遍比较务实有责任感,不排外非常友好,其次是上海的大到机构小到便利店超市,工作人员都非常具有服务意识,而且关键是高效率,既善于沟通又办事高效,也极极少数出现相互推脱的情况,这个真的不得不夸.再有就是,上海是全国最发达的地方,既充满活力又具有历史底蕴,这里汇集了全国各地的人才也吸引了很多外国企业跟外国人才,在中国几乎找不到第二个这样具有中西结合的和谐氛围的城市,很多外国人在此定居,所以在上海时时刻刻都可以体会到国际大都市的感觉.
第一个原因是“圣人不过江”,也就是说孔老二一生没下过江南,没去过上海,上海人不吃孔子那一套,什么仁义礼智信?上海人只知道各归各、不搭界、井水不犯河水。正是这种自私胆小怕事的传统地域性格,才使得上海人不团结、不拉帮结派、不组团坑人。
第二个原因是名人瞎胡讲。象老梁、易中天这样的名嘴,根本就没有好好叫跟正宗的上海打过交道,他们对上海人的评价除了皮毛就是搞笑,没有一句说到点子上。正是他们前期负面的铺垫,关注上海人的话题多了,上海人的口碑在后期才得以反转。
第三个原因是众人捧场。自媒体时代,信息传递快,那些个在上海职场上,与上海同事有个三年五年接触的人,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纷纷站出来为上海人正名:上海人不排外,对外地人没有杀伤力、上海人诚信较真,事故大于人情、上海是真正靠本事吃饭的城市,有职业安全感。
总结以上三条:1,山东人在全国的口碑好,上海人比山东的口碑还好。2,名人的误解,激发了普通人对上海的了解。3,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真正了解上海人的外地人站出来说话了。(完)
说上海人在全国的口碑好,作为上海人我真的没感受到,尤其在网上。在平时生活中,到外地每次说起上海都是羡慕妒忌恨,开口就是“你们上海那么多优惠政策”,或者“上海是靠全国人民扶持起来的”。真不知道这种说法是哪里来的。上海解放70年,前40多年财政收入100%上缴国家,过去有句话叫“汽车跳,上海到”就是说解放40多年上海不要说修建公路,就是解放前留下的道路都没钱维护。如果上海从90年代起才有了财政提留20%,这也算优惠政策?那其他25个省市自治区财政倒灌算什么呢?70年代末期,上海市领导在全国人大上说上海负担国家财政总额近20%,实在太重了,马上招来全国一致声讨:你们怎么不说粮食统购统销你们赚了便宜!吓得上海人都不敢吃米饭,只能改吃进口面粉了。80年代,国家把大众汽车项目放在上海,上缴利润是总投资额的60多倍。70年代日币贷款都金山石化和上海宝钢,哪个不是国家的机?与深圳免税立市的优惠政策相比,上海所谓的优惠政策只是从每年上缴财政收入100%改为现在的67%,为什么就招全国人民妒忌恨了呢?
说到上海,还有一个热门的话题就是排外,歧视外地人。我在上海半个世纪,上海人在有外地人在场到情况下基本都说普通话,这点全中国除了上海哪里有?东北?云贵川?两广福建还是湘赣鄂。我不否认过去上海去外地“支内”的上海人保留了讲上海话的传统,但是人家抛弃上海的安逸生活,远离亲人去帮你们建设你们的家乡,说几句自己家乡话怎么啦?上海本地人除了歧视苏北人(这个有历史原因)以外很少有歧视外地人的,倒是一些“新上海人”确实有高人一等,看不起外地人的现象。但他们真不代表上海。
总体来说,上海人活得真“憋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众美食网上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众美食网上海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