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地方特产

淇县特产-淇河鲫鱼

时间: 2024-04-17 本站作者

QQ浏览器截图20240417143120
淇县特产-淇河鲫鱼

淇河鲫鱼,河南省鹤壁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淇河鲫鱼是天然的三倍体鱼类,具有肉质肥厚细嫩,骨刺细少,腥味小,味鲜美,腮不苦等特点,而且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曾经的过度捕捞,使淇河鲫鱼度濒临灭绝,现代采取的提纯复壮、人工繁育等一系列措施,使淇河鲫鱼的养殖数量逐渐扩大。

淇河鲫鱼是鹤壁市淇河三珍之一,其营养成分丰富。经权威机构深研:淇河鲫鱼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糖类、钙、铁及维生素B1、B2、A等,可补虚强身,滋养脾胃,去湿利尿。

2010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淇河鲫鱼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品质特性

淇河鲫鱼体宽背厚,个大肉肥鳞被完整,色泽金黄或银白。含肉率70%以上,肌肉蛋白质含量18%以上。氨基酸总和18%以上,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

药用价值

淇河鲫鱼炖出的汤汁呈乳白色,具有较高的滋补功能和疗效。据《本草纲目》等医学文献记载,淇鲫具有强身益智、健胃补脾、催乳利尿、消炎止痢、软化血管、延年益寿等功能。

历史渊源

淇河鲫鱼与缠丝蛋产于同一水域,其背色浅褐,腹部为银色,脊背宽厚,体型丰满,又称双脊鲫鱼。《史记》记载商王喜食淇鲫,后为历代宫廷贡品。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纂修的《淇县志》水产鳞族中专有淇鲫的记载。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汤阴县志》一养卷记载:淇鲫体皆双脊,形扁圆,其肉嫩肥美,片片呈蒜瓣状,汤暖,尤宜啜于冬日,昔在封建时代常有专差向皇帝贡献,为三大贡品之一,颇受嘉评,故名声大噪,驰誉南北。古诗中也有以其为食,唯淇之鲫的论述。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鹤壁境外淇河上游兴建了弓上、要街、三郊口、陈家院、石门等5座中型水库和柿园等小型水库及众多筑坝截流引水工程,致使淇河流量减少,水域面积锐减,河道中的大多宽阔水域和深潭消失。鹤壁境内河道水域面积由六十年代前的2万余亩减少到2007年前的不足3000亩。淇河辛村水文站下游河段发生过7次断流,其中2003年断流长达80多天,造成淇河鲫鱼的生存环境严重恶化,加上人们的过度捕捞,致使种群数量大幅度下降,个体趋于小型化,种群生存收到严重威胁,处于濒危状态。

生产情况

2010年,淇河鲫鱼年总产量4500吨。

产品荣誉

淇河鲫鱼是《河南省野生动物保护名录》中唯一重点保护的鱼类资源。

2010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淇河鲫鱼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历史文化

鹤壁南山淇河畔,有个忠厚善良的穷孩子叫河生,他从小死了爹娘,靠打鱼捉虾过日子。

一天,河生刚撑船来到淇河青岩滩,正要放下竹篙撒网捕鱼,突然听到前方水面上传来凄惨的救命声。他抬头一看,原来是只老鹰叼住了一条小鲫鱼儿,情急之下,顾不得多想,他急忙将手中的竹篙投向老鹰,救起了小鲫鱼儿。

小鲫鱼儿是谁?原来她是淇河水神的小女儿。她趁父亲打瞌睡的时候溜出来玩,透出水面想欣赏一下淇河两岸的风光,不幸被觅食的老鹰叼住,要不是河生出手相救得快,差点丧了命。

小鲫鱼儿十分感谢河生的救命之恩,就摘下脖子上的五色空心石送给了河生。这五色空心石是号令淇河众鲫鱼的神符,拿住它,只要在水中轻轻一击,鲫鱼们立马就会聚拢过来。

小鲫鱼儿对河生说,父亲一定会派人前来邀请河生去水晶宫做客的。她恳请河生到时务必去她家玩,如果玩腻想家了,父亲肯定会送件礼物给河生当纪念的。

小鲫鱼儿再三叮嘱河生,到那时候,可千万啥东西也别拿,就光要父亲龙案上水晶缸里那条银灰色的小鲫鱼儿。

第二天,河神果然派人来邀请河生去淇河水晶宫做客。河生有小鲫鱼儿的交代,心里有数,立马就去了。

河神一家隆重欢迎河生的光临,对河生好吃好喝好招待,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以答谢河生对小鲫鱼儿的救命之恩。

住了些日子,河生想家了,要回去。河神再三挽留也留不住,就执意请河生在他的水晶宫里随便挑件宝贝带回家,算是河神一家感谢河生的一点心意。

河生说:我是个打鱼的,只喜欢鱼。既然你执意要我挑,那我就要你龙案上水晶缸里那条银灰色的小鲫鱼儿吧!

小鲫鱼儿是河神的心肝宝贝,河神心疼得不得了,平日里,放在手中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就放在龙案上的水晶缸里天天守着她,今日让河生挑件宝贝,河生就偏偏要小鲫鱼儿,他心里十分舍不得。可说出的话,泼出去的水,想收也不好收了。再说,人家河生又是女儿的救命恩人,河神说不出啥话,也就答应了。

小鲫鱼儿一出水晶缸,当时就变成了一个水灵灵、貌若天仙的大姑娘了。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hueiji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