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地方特产

陇西县特产-陇西黄芪

时间: 2024-04-12 本站作者

QQ浏览器截图20240412111154
陇西县特产-陇西黄芪

陇西黄芪,甘肃省陇西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陇西盛产100多种中药材,素有千年药乡之称,所产党参、黄芪、柴胡、板蓝根等药材质优量大,深受国内外客商青睐,享有西北药都、中国黄芪之乡等盛誉。

黄芪是甘肃陇西县著名特产之一,其生长气候高寒阴湿,土地肥沃疏松,具有黄芪生长独特优越的地理条件。黄芪由陇西栽培的历史悠久,独享其名。其性微温,味甘,属无污染产品。

陇西黄芪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干燥根入药,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疮生肌等功效,被广泛用于中药配方和日常保健。受当地特殊自然条件的影响,陇西黄芪因条直、皮黄白、分枝少、味甘、粉性足,药用成分含量高而被中药材界誉为芪中精品。

历史渊源

黄芪,亦作黄耆、黄蓍(古时耆、蓍混用不分),亦称戴糁、王孙、绵黄芪、独椹、蜀脂、百本,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南北朝时期梁代大药学家陶弘景所著《本草经集注》中载:黄芪第一出陇西,色黄白、味甜美,今亦难得

唐代《药性论》云:虚而客冷,用陇西黄芪,清《植物名实图考》再:黄芪西产也。

可见,唐朝以前,黄芪产地主要在西北地区,而以甘肃陇西产量最大,品质最佳。

明清期的《巩昌府志》物产部中,对黄芪都有记载。说明明清以来,黄芪一直为陇西的重要物产。明代李时珍释其名曰: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李中立《本草原始》称耆者年高有德之称,耆者历年久而性不燥,此药性缓如之,故得以耆称。

清黄宫绣《本草求真》载:黄耆味甘、性温、质轻、皮黄、肉白、故能入肺补气,入表实卫,为补气诸之最。现今将耆简写为芪。

陇西历史上出黄芪、党参,但没有人工栽培的历史,中医治病用药主要靠外地引进成品或由民间药农采集野生加工炮制。野生黄芪主要分布在渭河以南的沟壑山地,20世纪60年代之前,除少数药农外,人们没有意识到它的精贵,秋冬季节人们把它的茎杆割来当柴烧,更不懂得采集种子进行人工栽植。据上了年岁的老人讲,这个东西在古代,陇西人叫黄祇,有的也叫箭杆花儿。来由是相传混沌年代,黄帝与蚩尤交兵时,黄帝射杀蚩尤的羽箭被天狗挡了一爪,落在了西海的蛮荒地界,扎进土中的箭杆便长出花叶,就把它叫箭杆花儿,后来占卜师说,这是地神,名叫祇,因与黄帝有关就被称为黄祇了。更为荒诞的说法是党参的由来:据说玉皇大帝去会西王母,行走在天际,一边领略山川河岳,一边手捋胡须,结果随手飘落的胡须落在下界,便长出党参这种东西,因此上古人就把它叫龙须草或神仙草。

陇西真正意义的出产黄芪、党参是新中国成立后的1960年。1964年中医药配方相当紧张,当时甘肃省为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中医药配方十分紧张的困局,派人到山西长治市和黎城等县考察。按照1964年上半年参与协作的《陇西县中药材资源普查技术报告》中该县约50余种野生药材,20余种人工种植药材唯缺党参、黄芪种植技术的情况,根据陇西的地理、气候条件,引进生地苗两面袋、党参籽20斤、杜仲树苗50株、黄芪籽20斤。但黄芪因种植技术不过关,未获得成功。

1984年,陇西县从山西、内蒙等地引进了黄芪、红芪、桔梗、贝母等16个品种,经培育种植成功,黄芪发展快、收益好,群众受欢迎,陇西发展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黄芪之乡。

生产情况

2016年,陇西黄芪种植面积达8万亩,产量2.7万吨,总产值3.3亿元,人均黄芪纯收入165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83%。年加工黄芪3万余吨,产值6亿多元。加工的产品主要有精选黄芪、黄芪圆片、黄芪斜片、黄芪瓜子片、黄芪宽带片、黄芪提取物、黄芪药膳、黄芪茶、中成药等,是中国最大的黄芪系列产品加工基地。陇西黄芪产量、质量及出口等方面,在中国乃至世界黄芪产业中排名第一,已成为中药材知名品牌。

产品荣誉

2001年,陇西县被中国农学会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黄芪之乡。

2017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正式命名甘肃省陇西县为全国中药材(黄芪、党参)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

2017年,陇西黄芪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的审查,被批准为中国驰名商标。

2021年12月,被纳入2021年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hueiji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