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县特产-陇西白条党参
陇西县特产-陇西白条党参
陇西白条党参,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陇西白条党参在陇西县已有千年种植历史,党参根条通直,色泽光白,容汁饱满,质量上乘。2003年,陇西白条党参获得了国家质监总局的原产地标记注册认证,得到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8年,陇西白条党参证明商标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
2016年12月2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陇西白条党参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品特点
陇西素有千年药乡和西部药都之称,为全国十大药市之一。陇西白条党参色白条直,皮紧、肉厚、味甘,嚼之无渣,品质远好于全国其他产区党参,从而自成一品,以其独特的药理、药性和保健、食用等功用,不仅成为国内外知名制药企业的首选,而且远销东南亚等地。
陇西县种植的党参营养含量丰富,浸出物量达71.9%,比药典标准高出30%,多糖含量达8.2%;富含17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其中铁475、锌10.9、硒0.059、磷871毫克/千克。检测还证明,对照国家绿色药材标准,农药残留量全部合格,在四项指标中仅有六六六检出0.005毫克/千克含量,远低于0.1的标准,其它三项滴滴涕、五氯硝基苯、艾氏剂都未检出含量;重金属含量铅3.4、镉0.025、汞0.0217、铜5.5、砷0.26毫克/千克,均远低于限量标准。
历史渊源
陇西两大宝,黄芪党参救命草。这是陇西自古至今流传的一句民谣,反映了黄芪、党参救死扶伤的神奇疗效。党参为桔梗科属植物,别名潞党、东党、台党、口党、西党、条党、白党、长命草、野山参、龙须草等,具有补气养血、和脾胃、生津清肺的功能。黄芪、党参在中医丸散膏济、疑难杂症配伍和食疗保健中广泛应用,几千年来被医学家推崇为上品中的珍品。
陇西历史上出党参,但没有人工栽培的历史,中医治病用药主要靠外地引进成品或由民间药农采集野生加工炮制。野生党参由于多年生植在林区,其药性要比人工栽培的家党参较烈,在配方中当人参缺稀时多用野党参来替代,因此,解放前陇西人就把它称为野人参、救命草,上古年代又称为龙须草、神仙草。
野生党参在陇西主要分布在今永吉乡李家山、深林湾、野盏沟一代的原始丛林中,陇漳交接的桦林山林区,渭源县马鹿山、太白山等地也有分布。 [5]
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夫子巡狩边界,到朔方郡。派出大量随从,遍寻奇珍异草和美女,在陇西杨家山(今妙娥沟)不仅得美女妙娥,还得到大量野生神药黄芪、党参(司马迁《史记》)。
晋朝著名的炼丹家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仙药一卷中,将黄芪、党参归为仙药,指出黄芪党参唯陇西出产者尤佳。
北魏农业科学家贾思勰在所著《齐民要术》中也记载了黄芪、党参出自陇西的渊源。
生产情况
陇西真正意义的出产党参是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60年代。
1964年,甘肃省中医药配方相当紧张,为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中医药配方十分紧张的困局,派人到山西长治市和黎城等县考察。在半个多月的考察中,途经壶关、平顺、长子等县实地考察,搜集种植资料栽培,联系引种,根据陇西的地理、气候条件,经多方协调托关系引进党参籽20斤,分别在菜子农业中学试种党参12.5亩,获得成功。
1965年,根据试种结果,将党参籽苗分发给县农中培训的百名学员及部分农户在全县普及。
1970年,甘肃省医药公司根据陇西县党参身长,外皮呈白色的特点,命名为陇西白条党参。
1971年,陇西县播种白条党参1469亩,1975年至1981年时播种已达1万亩以上。
1984年,陇西白条党参种植面积高达6.3万亩左右,收购量额高达676万多元,占农副业产值的26.1%。
2010年,陇西每年种植的党参有5万多亩,产量为5000吨。
产品荣誉
2016年12月2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陇西白条党参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7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正式命名甘肃省陇西县为全国中药材(黄芪、党参)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
历史文化
据说玉皇大帝去会西王母,行走在天际,一边领略山川河岳,一边手捋胡须,结果随手飘落的胡须落在下界,便长出党参这种东西,因此上古人就把它叫龙须草或神仙草。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稿》记载: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年),千古一帝秦始皇,开始了第一次西巡行,由咸阳向西准备经平凉到天水返回咸阳,当西巡至鸡头山时,有秦人上书:渭水、洮河山谷上古时期皇帝与蚩尤交兵时射出的飞箭落在禹王导渭的山谷中,长出一种神草,名曰箭杆花,另有一种名曰龙须草,遇金童玉女可得也。秦始皇听后,派出数千名童男童女等随从,遍及渭首寻仙药。秦始皇得黄芪后,龙颜大悦,直呼曰:箭杆花乃神祇也,并令医官将此药从此叫黄祇。又对着长满须根的野党参,同样也捋了捋他的胡须,向地下一甩,可惜的是在他脚下并没有长出龙须草。于是大怒一声:移上苑。医官随从们忙又返回陇西渭首,连跟带土采集了许多回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