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地方特产

滑县特产-老庙牛肉

时间: 2024-04-09 本站作者

QQ浏览器截图20240409115600
滑县特产-老庙牛肉

老庙牛肉,河南省滑县老爷庙乡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之所以称其为老庙牛肉,是因为它是在滑县老爷庙里加工的牛肉,属于国家级地方名馐,素有豫北之花,中华一绝之称。据说滑县老爷庙北小寨村张广美以屠宰为业,加工牛肉,至清朝中期,该村村民户户宰牛煮肉,煮烧技术不断改进。老庙牛肉用15种作料和陈年老汤以木炭火煮制而成。具有配方考究、色鲜味美、营养丰实、风味独特等特点。

2015年02月1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老庙牛肉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品质特性

牛肉是一种非常有营养的肉制品,由于肉里面的纤维和筋比较多,所以肉质紧实、口感劲道,不易煮烂。老庙牛肉吃起来有些与众不同,味道浓香纯正、口齿留香,并且不塞牙缝。这种加工后的炖牛肉最大的特点就是入口即化,再加上汤汁一起吃,味道更是叫绝。

工艺特色

老庙牛肉制作工艺冬夏各异,在加工制作上也非常有讲究,老庙炖牛肉加工精细、配料考究。用肉桂、丁香、砂仁等15种佐料和陈年老汤,经多道工艺精制,以木炭火长时间煮制而成。

老庙乡位于滑县东部,黄河古道之上,据黄河15千米,总面积79平方千米。 [1]

老庙乡土地平阔、气候温和、林茂粮丰、饲草充足,为发展养殖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老庙炖牛肉所用的原料为本地牛与西门塔尔牛杂交而成的牛,这种牛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肉质更加细嫩。牛龄在一岁到一岁半之间,以肉质细嫩的牛肉为原料为入口即化的老庙炖牛肉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历史渊源

汤阴特产

据《滑县志》记载,明末清初,以卖牲口为生的老庙人张广美,见牛常有死伤,就杀掉煮熟卖肉。他渐渐摸到了煮牛肉的窍门,就经营煮肉卖肉的生意。后来,他不断改进配方,精工细作,因肉烂筋面,色鲜味美,咸淡可口,老少皆宜,常常被抢购一空。

相传,雍正皇帝南巡时途经老庙,忽闻奇香飘来,顿感心旷神怡,问是何物飘香。侍卫说是老庙牛肉。雍正好奇,食后甚喜,称牛肉色、香、味三绝,实为天下佳肴。从此,老庙牛肉便成为清朝宫廷御用贡品。

至清朝中期,北小寨村几乎家家宰牛煮肉,名气逐渐大增。

民国时期,因为战乱,老庙牛肉第八代传人逃难前将祖传的百年老汤藏在地窖,抗战结束后重操旧业。

1988年后,老庙牛肉蓬勃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生产情况

2010年,老庙牛肉熟牛肉价格比当地市场上的普通熟牛肉贵10多元,年加工量1000多吨。

2016年,老庙牛肉龙头企业年生产能力5000吨。

产品荣誉

1991、1992年,老庙牛肉先后获得河南省星火科技优秀项目奖。

1994年,老庙牛肉获河南省地名金奖及河南省农村科技博览会金奖。同年,获晋、冀、鲁、豫4省优质名牌金奖。

2015年02月1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老庙牛肉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专用标志使用

老庙牛肉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河南省滑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老庙牛肉的检测机构由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hueiji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