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地方特产

扎赉特旗特产-木灵芝

时间: 2024-03-26 本站作者

QQ浏览器截图20240326090727
扎赉特旗特产-木灵芝

灵芝,中药名。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Ganoderma lucidum(Leyss. ex Fr.)Karst.或紫芝Ganoderma sinense Zhao,Xu et Zhang的干燥子实体。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的功效。主治心神不宁,失眠,惊悸,咳喘痰多,虚劳证等。

用药部位

子实体

性味归经

味甘,性平;归心、肺、肝、肾经

功能

补气安神,止咳平喘。

主治

1、心神不宁,失眠,惊悸:本品味甘性平,入心经,能补心血、益心气、安心神,故可用治气血不足、心神失养所致心神不宁、失眠、惊悸、多梦、健忘、体倦神疲、食少等症。

2、咳喘痰多:本品味甘能补,性平偏温,入肺经,补益肺气,温肺化痰,止咳平喘,常可治痰饮证,见形寒咳嗽、痰多气喘者,尤其对痰湿型或虚寒型疗效较好。

3、虚劳证:本品有补养气血作用,故常可用治虚劳短气、不思饮食、手足逆冷、或烦躁口干等症。

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6-12g;研末吞服1.5-3g。

不良反应

口服灵芝无不良反应,但灵芝注射液有过敏反应,一般注射20-30分钟后,轻者有荨麻疹、心慌气短、胸闷、腹痛、胃痛、呕吐、喉头水肿,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或过敏性脑炎。

注意事项

1、实证及外感初起者忌用。

2、灵芝是一种较强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故罹患出血性疾病及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3、过敏体质者慎用。

化学成分

本品含多糖、核苷类、呋喃类、甾醇类、生物碱、三萜类、油脂类、多种氨基酸及蛋白质类、酶类、有机锗及多种微量元素等。

药理作用

灵芝多糖具有免疫调节、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衰老及抗肿瘤作用;三萜类化合物能净化血液,保护肝功能;灵芝多种制剂分别具有镇静、抗惊厥、强心、抗心律失常、降压、镇咳平喘作用;此外,灵芝还有抗凝血、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过敏作用。

毒理作用

灵芝毒性较小,小鼠腹腔注射赤芝渗漉液LD50为38.31.04g/kg,赤芝热醇提取液腹腔注射,小鼠的LD50为6.75g/kg,灌胃的MLD为165g/kg,冷醇提取液毒性更小,每日给大鼠灌胃1.2g/kg及12g/kg,共30天,对生长发育、肝功能、心电图等均无中毒表现。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收,除去杂质,剪除附有朽木,泥沙或培养基质的下墙菌柄,阴干或在40℃-50℃烘干。

药材性状

1、赤芝:子实体伞形,菌盖(菌帽)坚硬木栓质,半圆形或肾形,直径10-18cm,厚约2cm。皮壳硬坚,初黄色,渐变为红褐色,有光泽,具环状棱纹及辐射状皱纹,边缘薄而平截,常稍内卷。菌肉近白色至淡褐色;菌盖下表面菌肉白色至浅棕色,由无数细密管状孔洞(菌管)构成,菌管内有担子器及担孢子。菌柄圆柱形,侧生,长7-15cm,粗1-4cm,红褐色至紫褐色,有漆样光泽。孢子细小,黄褐色。气微香,味苦涩。

2、紫芝:皮壳呈紫黑色或褐黑色,有漆样光泽。菌肉与菌盖下面的菌管均为锈褐色。菌柄长17-23cm。

3、栽培灵芝:子实体较粗壮、肥厚,直径12-22cm,厚1.5-4cm。皮壳外常被有大量粉尘样的黄褐色孢子。

植物形态

1、赤芝:腐生真菌,子实体,有柄,木栓质。菌盖半圆形或肾形,直径10-20cm,盖肉厚1.5-2cm,盖表褐黄色或红褐色,盖边渐趋淡黄,有同心环纹,微皱或平滑,有亮漆状光泽,边缘微钝。菌肉乳白色,近管处淡褐色。菌管长达1cm,每1mm间4-5个。管口近圆形,初白色,后呈淡黄色或黄褐色。菌柄圆柱形,侧生或偏生,偶中生。长10-19cm,粗1.5-4cm,与菌盖色泽相似。皮壳部菌丝呈棒状,顶端膨大。菌丝系统三体型,生殖菌丝透明,薄壁;骨架菌丝黄褐色,厚壁,近乎实心;缠绕菌丝无色,厚壁弯曲,均分枝。孢子卵形,双层壁,顶端平截,外壁透明,内壁淡褐色,有小刺,大小(9-11)m(6-7)m,担子果多在秋季成熟,华南及西南可延至冬季成熟。

2、紫芝:与前种不同点是:紫芝的菌盖多呈紫黑色至近褐黑色;菌肉呈均匀的褐色、深褐色至栗褐色;孢子顶端脐突形,内壁突出的小刺明显,孢子较大,大小(9.5-13.8)m(6.9-8.5)m。

分布区域

1、赤芝:我国普遍分布,但以长江以南为多。

2、紫芝:为我国特有种,分布于长江以南高温多雨地带。

生长环境

1、赤芝:生于向阳的壳斗科和松科松属植物等根际或枯树桩上。

2、紫芝:生于阔叶树或松科松属的树桩上。引起木材白色腐朽。

生长见习

灵芝为腐生菌,由于可寄生在活树上,故又称为兼性寄生菌。生长的温度为3-40℃范围,以26-28℃最佳。在基质含水量接近200%,空气相对湿度90%,pH5-6的条件下生长良好。灵芝为好气菌,子实体培养时应有充足的氧气和散射的光照。

1、菌种分离和培养菌种分离可用PDA培养基(马铃薯200g去皮后煮水1000ml,加入琼脂20g、葡萄糖20g),高压灭菌后倒入无菌培养皿内一薄层,采新鲜灵芝用75%乙醇进行表面消毒,切取菌盖与菌柄之间一小块组织,接种于培养基上;也可在无菌条件下采孢子,播种于培养基上,在25-28℃下培养3-4天,菌丝发出后转管即为母种。母种在PDA培养基上转接扩大培养成原种,即可用来接二级菌种。

2、栽培方法:人工栽培可采用瓶(袋)栽或段木栽培。

(1)瓶栽和袋栽:以瓶栽较普遍,也可用塑料袋栽。二级菌种培养基成分为阔叶树锯木屑70%,麸皮28%,蔗糖2%,调至含水量200%,装瓶或袋。高压灭菌后[压力147.1kPa(1.5kg/c㎡),2h],接入原种,温度控制在28℃左右,15-20天菌丝即可长好,即为二级菌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及温度等条件与培养二级种相同,也可用棉子皮75%,麸皮25%,加水后灭菌,接入二级菌种,在室内暗光下培养,约25天菌丝便可长满瓶或袋。打开瓶盖温度仍控制在26-28℃,相对湿度85%-95%,散射光、通气良好的条件下,45-60天便可完成现蕾、子实体成熟、散撒孢子等过程。

(2)段木栽培:在100ml水中加蔗糖2g,麦麸5g配制成营养液,选硬质树枝截成2cm长小节,放入液中煮30min,取出后将树枝4份与麦麸和木屑1份混合,装瓶灭菌后接入原种,菌丝长满后即可接段木。选直径8-15cm的榆、杨、桦、栎、桉、洋槐等树种,秋冬落叶后砍伐,截成段架晒,次年5月下旬接种,在段木含水量40%-45%时,在其上打孔,放入少量木屑菌种后打入菌枝,如用纯木屑菌种,加盖后用蜡封孔。接种后码成井字形,高1m,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持25-28℃下发菌,并常翻堆使发菌均匀,20-30天发菌结束,将段木横卧地面,用湿砂土覆盖,保持湿度,塑料薄膜覆盖,并搭设荫棚,常浇水保湿,越冬加厚盖木,翌年清明前后取出染菌棒,截成15-20cm长节,垂直埋入砂质酸性壤土中,深度为段木全长的2/3-3/4,露出地面3-4cm,加强遮荫、喷水等措施,保持芝场空气相对湿度90%左右,2个月后即可采收。

相关论述

1、《神农本草经》:紫芝味甘温,主耳聋,利关节,保神益精,坚筋骨,好颜色,久服轻身不老延年。

2、《本草纲目》:疗虚劳。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hueiji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