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地方特产

宁安市特产-七鳃鳗

时间: 2024-03-08 本站作者

QQ浏览器截图20240308140857
宁安市特产-七鳃鳗

七鳃鳗为七鳃鳗目七鳃鳗科七鳃鳗属。 皮肤裸露,表面光滑无鳞;

嘴呈圆筒形,没有上下颌,口内有锋利的牙齿;口漏斗边缘具穗状突起,口漏斗内角质齿大多分离散布,不呈铺石状,有时呈绒毛状放射排列。鼻孔后方皮下有圆口纲特有的松果眼。眼睛的后方有7对略成椭圆形的鳃孔,7对鳃孔在眼后排成一列。寿命为7年。

七鳃鳗分布于中国东北的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松花江等河流中。洄游性鱼类,部分时期栖息于海中,成长后游至淡水河流中产卵。肉食性鱼类。既营独立生活,又营寄生生活。营独立生活时,以浮游动物为食。寄生时常以吸盘吸附在其他鱼体上,吸食其血肉。繁殖时选择水浅、流快、砂砾底坑筑巢产卵,卵极小,每次产卵8万10万粒,产卵后亲鱼全部死亡。

七鳃鳗鱼体可入药,药性味甘温,有滋补强身的功效,多用以治疗口眼歪斜、夜盲症、角膜干燥等症。 七鳃鳗是世上仅存的无颌类脊椎动物之一,其化石证明,在恐龙出现之前就已经在地球上存活了几亿年,被称为活化石,对于研究生物进化有着重要意义。

生活习性

有的终身栖身于淡水;有的为洄游型,早年栖息于海中,成长后游至淡水河流中产卵。

七鳃鳗幼体称为沙栖鳗或沙隐虫,生活于淡水中,在水底挖穴而居;无牙,眼部发达,以微生物为食。

白天钻入沙内或石砾中,夜晚出来觅食。幼体经3~4年发育完全,其是养殖鱼类的敌害,它用吸盘状的口吸附在其它鱼体上,用吸盘内口两侧的角质齿和舌上的角质齿锉破鱼体,吸食其血和肉,大部分时候对寄主构成不了太大的伤害,但有时被吸食的鱼最后只剩下一副骨架。

七鳃鳗生活在寒冷和温和的水域。有些专门生活在淡水中,其它的生活在海洋中,但是会迁移到淡水域产卵。有些七鳃鳗是寄生的,这些种类生活在淡水或海洋中。非寄生的七鳃鳗生活在淡水域。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药名:七鳃鳗

来源:为脊索动物药圆口纲七鳃鳗科动物七鳃鳗的全体。

相关药材:七鳃鳗肉

功效:1.平肝明目,2.滋补强壮。

主治:治夜盲症、角膜干燥,口眼歪斜。

性味归经:甘,平。入肝、肾二经。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内服:煮食。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中国东北之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松花江等河流中。

考证:始载于《吉林中草药》。

《吉林中草药》:滋补强壮。治口眼歪斜:七星子鱼捣烂涂敷。向左歪敷右面,向右歪敷左面。

营养价值

七鳃鳗亦是一种美食,欧洲的上流社会从中世纪开始就视其为珍馐。文献记载英格兰国王亨利一世爱吃七鳃鳗,结果有一次在诺曼底吃了太多的七鳃鳗后死去。直到今天,在南欧的一些国家(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包括东亚的韩国等,七鳃鳗仍然是一道昂贵的名菜。

肉中维生素A的含量较一般鱼类为高,每克约含99~980国际单位(平均300国际单位)。其次,在肝、肾、生殖腺及大肠中亦含有之,特别在睾丸与小肠中的含量更高。在鱼皮中维生素B1与维生素B12的含量远较其他鱼类为高,腹皮中的含量比背皮高。治夜盲症、角膜干燥。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hueiji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