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要杀孔融
说起孔融,你一定会有印象,毕竟“孔融让梨”的故事流传了几千年,老师在上学的时候也讲过。但是很多人对孔融的印象可能都停留在他的小时候,很少有人知道他长大之后的生活。其实,孔融最后的结局不是很好。因为得罪了曹操,导致全家都被杀了。但在被杀前,他九岁儿子说了八个字,成为后世名言。你知道他说了什么吗?
孔融作为孔子的后人,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和官宦之家。他从小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勤奋好学,天赋异禀。
四岁时,他让梨的故事广为人知,并一举成名。也被周围的人奉为“神童”,广受追捧。他的光辉事迹被收录在《三字经》中,影响了后世。
但长大后的孔融,虽聪明,但却过于耿直了。16岁时,他哥哥孔褒的朋友张俭得罪了太监。
跑到孔家求收留,由于当时只他一人在家,孔融不知发生了何事,就收留了他。后来,官府来人要降罪,这时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与哥哥和孔母争着承担责任。
然而,最后,却处决了孔褒,杀害了他哥哥。孔融却没有从中吸取经验,害得全家没了性命。
孔融凭借家世和自身的才学,进入朝廷做官。然而,正值朝代末期,官场黑暗不堪。孔融今天谏皇帝,明天讽太监,让人头疼不已。于是,任命他为北海相,离开都城。后来,他去到许昌回了朝廷。
但他发现,此时的东汉王朝已名存实亡,真正掌权的是曹操,他对此深感痛苦,于是经常抨击曹操,反对他的主张。
袁绍被曹操打败后,儿媳甄宓也被他看上,只是曹丕抢先一步,曹操也不得不接受。孔融知道后,还借用纣王和妲己来讽刺此事,激怒了曹操。但想到自己理亏再加上孔融的才能,就忍了下来。
孔融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在试探曹操的底线。
不久,曹操出征乌桓,但由于雨季,全军陷入僵局。虽然曹操发动这场战争的初衷只是为了谋求霸权,但也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军队上下都是汉人。
这时孔融给曹操写了一封信,不但没有提出可行的建议,而且还对他冷嘲热讽,再一次激怒了他。但此时曹操忙于眼前事物,没有余力来收拾他,又放过了孔融。
后来,由于曹操提出禁酒令时,遭到孔融的反对,终于彻底激怒了曹操,下令牵连他的九族。
在官差来羁押他的时候,看到了在院子里玩耍的两个孩子,于是就哀求官差放过他们。他不怕死,但却舍不得孩子。
两个孩子看到父亲如此低声下气,九岁的那个就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孔融听了目瞪口呆,如果鸟巢都翻了,就像孔融死了,两个孩子还怎么完好长大呢?他立即意识到还没有一个孩子想周到,但已为时已晚。
这句话传到曹操耳里,就更加坚定了要除掉两个孩子的想法。在这么小的年纪就能有如此智慧,长大后不知有多大的能耐。
当然,孔融并不只是缺乏情商,也很胆小怕事。
在当他担任北海宰时,北海城被山匪围困,他看到城墙即将被攻破。
于是孔融抛弃妻儿独自逃跑,以至于他的妻子也在城池被攻破时被土匪侮辱,他自己也被世人诟病。但孔融并不在意,剿灭了土匪后,他又回到北海城。
孔融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才华横溢,对孩子的指导也很出色,但聪明反被聪明误,害得年幼的儿子和其他的家人丢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