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生活常识

大海最深有10万米吗(地球的直径是多少)

时间: 2023-10-20 本站作者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往往比太空探索更困难,这其中需要克服的条件太多了,听说海洋深处是一片恐怖之地,那它的各个深度都有什么呢?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难度巨大

从地质学家公布的数据显示,海洋面积占据地球总面积的71%,而人类文明到现在对海洋的开发面积不过5%

这并非是人类不愿意将探索中心转移到海洋上,而是因为海洋探索难度要远高于太空探索;人类最远探测器旅行者1号已经驶向距离地球222亿公里外的太空,可人类对海洋的探索甚至未能突破万米的深海大关。

喜欢潜水的人都知道,深海对常人来说最容易产生恐慌情绪,它会让人觉得自己处于一个绝对封闭的空间中,这里没有空气,也没有任何触目可及的地方;所以有时候即便我们有潜水器械的保护,还是不可避免地陷入深海恐惧症。

除了个人的心理压力外,想要探索深海仍然要面临大量的麻烦,这其中最主要的拦路虎是深海中让人无法承受的高压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海洋中每下降100米,就会增加10个大气压;当我们来到1万米的深海,这里会有近1000个大气压在等着我们。

很多人不明白这是什么概念人体能够承受最大气压不超过18个,这就意味着对于普通人来说,潜水到海底20米已经是极限了

不过这一数字并不绝对,对于受过专业训练的潜水员来说,不借助专业器械保护的自由下潜曾有人突破了170米的极限距离。

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体心脏必须要收缩至一个李子的大小血液不再在肢体内循环,以便集中在胸腔,避免肺部衰竭。

已知世界上海洋最深处可达11034米,人类连170米的距离都很勉强,更不要提去探索海洋全貌了。

虽然这些年人类通过科技研发了潜水艇等一系列潜水工具,但潜水艇在下潜至深海时同样要面临极其恶劣的海洋条件,包括高压、水温,甚至是深海中的恐怖生物。

探索海洋是人类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你知道海底不同深度到底有什么东西吗?

海水之下都有什么?

虽然人类本身不能触及深海那片禁忌之地,但我们仍然能够通过各种海洋探测器械看到深海的一些面貌。

当我们来到海洋表面30米左右的深度,这里是浅海区,头顶的阳关将这片海域照的温暖。

各种五彩斑斓的海洋生物在这里生存,如成群结队的软骨鱼,还有在珊瑚丛附近歇息的海龟;如果运气好的话,我们甚至能看到章鱼和水母。

对于潜水爱好者来说,30米左右的海洋深处是再合适不过的距离;这般深度的水压是人体可以承受的距离,这里还有海洋中最美丽的景色。

如果再往下走,当阳光从头顶消失的那一刻,就意味着我们陷入了令人恐惧的深海世界。

到了深海60米左右,北太平洋的巨型章鱼就在这里生活,它们就如神话作品中描写的那般,至少拥有4米长的触手,可以轻松将潜水的人类捕捉

一般情况下章鱼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它们更喜欢海洋中游动的虾米和螃蟹;但凡事都有意外,谁知道我们遇到的不是一只发狂的章鱼呢。

来到深海150米,这里几乎已经不见阳光;由于缺少了光合作用,植物在这里也少得可怜,我们只能通过探照灯的光线查看海底的模样,但实际上前方除了海水只有海水。

日本蜘蛛蟹有时会来到这一区域捕食,但更多时候它们会回到300米处的巢穴中休憩。

深海1000米左右,这里满眼望去是一片黑暗,在内心的恐惧下,我们甚至听不到周围海水流动的声音。

不过如果大家足够仔细就会发现,在这片海洋中会有很多一闪一闪的小点儿,那是进化了可照明器官的鱼类,例如灯笼鱼,光睑鲷,龙头鱼等等。

这些鱼儿有很强的亲光性,如果让它们看到了探照灯射出的亮光,就会很快聚集过来。

最后是海洋表面7000米的深度。严格来说,只有在海洋平均3700米的深度下,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深海世界。

3700米-7000米的深度几乎生活着80%的深海物种,如马里亚纳狮子鱼、巨型深海大虱,科芬鱼,吸血鬼乌贼,长吻银鲛,毒蛇鱼等等。其他大都是一些无脊椎动物和微生物,很少能看到植物的存在。

结语

值得一提的是,科学家曾通过探测器在海洋1万米的深度看到了塑料垃圾,这画面简直让人觉得触目惊心;连巨大的海洋生物都难以承受的恐怖压强,人类破坏海洋的证据却轻易留在了这里。

由此可见,这些年人类盲目扩张对海洋的破坏无疑是巨大的,对此我们需要警醒,保护海洋资源,还给海洋生物完整的家。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hueiji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