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生活常识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典故古诗(该典故表达了什么意思)

时间: 2023-09-15 本站作者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出自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一出,韵调铿锵,气势雄浑,一扫当时北宋词坛盛行的偎红倚翠、浅斟低唱之风。

藏在古诗词里面的故事: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苏东坡,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均有很高成就。

特别是在词的创作方面,堪称宋词豪放派的开山鼻祖,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而奠定苏轼宋词豪放派开山鼻祖地位的代表作就是《江城子·密州出猎》。词的全文如下: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一出,韵调铿锵,气势雄浑,一扫当时北宋词坛盛行的偎红倚翠、浅斟低唱之风。同时也为南宋倾情而涌的爱国词创作打下了基础。

苏轼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是王安石变法的第五年。

苏轼对于王安石主持的变法有不同意见,而且对于政治斗争也不是很在行,干脆就请求外放,远离京城,到地方去任职。他先是去了杭州,后来又到了密州,这首词就是在密州做太守的时候写的。

词中通过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表现了苏轼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希望自己能够早日得到朝廷的重用。

词中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这是一个发生在汉文帝时期的典故。

汉文帝时期,50岁的冯唐在宫中担任中郎署长一职,一般这个职务都是年轻人担任,汉文帝有些好奇,就与冯唐聊了几句:老人家这么大年纪,怎么还在做郎官?老家又在哪里啊?

当汉文帝听说冯唐家乡在代地,顿时来了兴趣,俩人越聊越热乎。汉文帝说自己曾作代王时,经常听人说战国时期李齐在巨鹿作战的故事,而冯唐认为李齐比不上李牧和廉颇。

此时,匈奴经常与汉朝发生战争,汉文帝感慨:要是我能拥有李牧、廉颇这样的将领,匈奴就不值得忧虑了。可冯唐却毫不客气地说:“您就是得到廉颇、李牧,也不会用的。”

汉文帝觉得很没面子,非常气愤,随即离开,并记住了口无遮拦、语出锋芒的冯唐。

过了一阵,汉文帝冷静下来,又召来冯唐问道“你为何当众侮辱我?不能在没人的时候说吗?”冯唐认错:“老臣见识浅陋不知忌讳。”

汉文帝也不是有心计较,他想要搞清楚的是:你为何说我不会任用廉颇、李牧呢?

冯唐就说:

“前云中郡太守魏尚正是和李牧、廉颇一样的良将,作战英勇、体恤部下,匈奴因此不敢进犯云中郡。但就因为在报呈军功时的数量和实际稍有不符,多报了6个人头,便被削职查办,这实在是赏过轻而罚过重啊。从此事来看,您即使得到李牧、廉颇,也不会重用的。”

最后,冯唐吸取教训,特意补上一句“我是个粗人,说话不知忌讳,实在该死!”

汉文帝听完后很高兴,于是命冯唐持符节前往云中赦免了魏尚,令其官复原职,继续守卫边疆抗击匈奴。

通过这个故事,苏轼希望宋神宗也能尽快想起他、重用他,早日派人来提拔他,让他也能够承担起卫国守边的重任。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hueiji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