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扎半散古风发型(半扎半散古风发型名称)
“发置于人首”,古代人认为头发的周正对一个人的气度美感影响甚重,所以对发型的打理“摆弄”极为考究。
就拿发饰来说,连朝廷明令禁止使用的材料,富贵百姓也敢为了美将其打造成饰品戴在头上,可见人们对自己发型之美的追求有多狂热。
我国发型的演变史可分为披发、编发、发髻三个阶段,其中当属发髻时期最为鼎盛多变。
尤其是在汉代确立了冠服制度后,发型逐渐带上了等级色彩,有时仅凭发型发饰,就可以判断出此人的身份地位,比如我们熟知的“妇女多绾发,少女多披发”。
▼▽富丽华美风
历朝历代之中,属唐朝发型发饰最显奢靡华丽,当时的妇女发型主要分为髻、鬟、鬓三类,其中以花髻最为流行,即在梳好的发髻上用鲜花装饰,李白也曾以“山花插宝髻”描绘花髻之美。
鲜花娇艳欲滴的新鲜美感,衬得人艳而不俗,而且当花髻女子从你身边经过时,还会留下淡淡的花香,给人以视嗅双觉的全方位美的感受。
唐代人甚爱牡丹,认为“唯有牡丹真国色”,所以富贵人家的女子都喜欢把牡丹簪在髻间,以此来展现自己的妖娆妩媚和雍容华贵之姿。
当然,除了牡丹外,女子还会插一些小花或小饰品在头上,这样不仅别有一番玲珑之美,还更显贵气了。
▼▽明艳仙气风
除了基础款的规整平顶式高髻之外,唐代高祖之后还流行起了更复杂华美的环编发髻,比如双环望仙髻、乐游髻、反绾髻、闹扫妆髻等。
这些发髻多用丝线、硬质金属丝等将头发缠成一绺一绺的,然后在弯曲成环固定在发髻之上,使整体发型造型感更强、更具艺术观赏性。
这种发髻比平顶髻更灵动好看,镂空的环状发型与画中仙子因神力飘起的发丝一般,显得人仙气飘逸、十分精致。
而且由于支起的发髻加大的发型面积,所以会给人一种“头包脸”的显脸小感觉,还能增高个头显身高。
▼▽娇俏公主风
如果你觉得绾起的发髻都会因为成熟感强而显老气的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其实它也有比较娇俏可爱的“小姐姐款”发型。
这类发型不需要复杂的编发手法和缠绕工具,只是随意的把头发分股扭绾,呈现出自然的弧度就好。
这样的发型会根据发丝长度垂坠在鬓边耳侧,所以会起到一定的修饰脸型、显脸小的作用,而且圆弧的形状也给人一种头型圆润的可爱感。
另外,由于绾起的发髻圈比较松散,不会像编发一样一大绺只能编出细细一根,所以蓬松度不错,对发量少的姐妹十分友好。
○●可爱少女风
我们这里说的“披发”,并不是像现代古装剧里那种披头散发的发型,而是一半发髻、一半披散下来的发型,有时人们也会把披散下来的发丝变成长辫子搭在胸前,以此来体现活泼灵动之感。
搭在胸前的发丝从脑后曼延至腰侧,让发型和服饰有了连接感、整体搭配感更强,而且遮挡了一部分脸颊,显得脸侧轮廓线条更加流畅。
这类发型兼具了高发髻的大方贵气,和半披发的青春少女感,但不宜搭配太多发饰,最好也减少金银饰品,因为这样会增添成熟的俗气感。
其实只用珍珠、琉璃、流苏等小饰品稍作装饰,就可以打造出精灵古怪、甜美童真的无邪少女风了。
○●端庄淑女风
如果你不喜欢那些艳丽繁琐的发型的话,也可以试试更有名门才女气息的端庄款发髻。与以上几款相比,这类发型没有高耸入云的发髻,也没有琳琅珠翠作配,所以显得人十分干净素雅,像是饱读诗书、不注重皮囊的清冷世家小姐一样,有一种淡薄于世的清新脱俗气质,显得人又仙又沉稳。
只是这样的发型也得搭配自然感的“素颜妆”和配色清淡的服饰才好,否则就会失了大家闺秀的含蓄清雅之意。
中华上下五千年,各形各款发型不计其数,不知道为什么古装剧却总是用着千篇一律的“丧葬风”妆发,连汉服圈小姐姐们自己打扮都不如,古装剧造型老师可用点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