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子出现在哪个朝代(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哪个朝代)
四川自古便享有“天府之国”之美誉,《战国策》描述巴蜀“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便诞生于此,这在世界金融史上,堪称一项伟大的创举。但在交子诞生的北宋初年,当时的四川却战乱不断,经济发展处于严厉的盘剥和管制之下,那是什么原因催生了交子的出现呢?
宋代的交子
宋廷劫掠四川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宋太祖发兵攻伐后蜀,次年一月,后蜀末代皇帝孟昶向宋朝投降。乾德四年,北宋将当地所有反抗全部镇压,宋灭后蜀。
宋灭后蜀后,并未及时减轻民众负担,宋廷派去的地方官肆无忌惮地对蜀地人民进行剥削榨取,官僚和豪强地主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宋廷为了遏制并控制川蜀地区,对其实施了一系列劫掠政策。宋王朝将后蜀府库存放的各类金银、铜钱等仓储财物全部运往京师,号称“日进纲”。为此,强征了大量民夫,水陆兼运,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才运完。北宋朝廷财力得到极大充实,而四川则几乎被掏空。
与此同时,北宋政府还巧立名目,对川蜀地区实施巧取豪夺。设立“博买务”,垄断布帛贸易,禁止个体农民和小商贩自由买卖;对于川峡盛产的茶叶,宋廷搜刮茶利,将茶叶纳入专卖,低买高卖,迫使广大茶农生计绝断。
天灾人祸引发农民起义宋太宗淳化四年(公元993年)二月,四川一带大旱,造成大饥荒,农业歉收,饿殍遍野,百姓民不聊生。在天灾人祸的胁迫下,一场以“均贫富”为口号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在四川爆发,这就是著名的王小波、李顺起义。
王小波为北宋永康军青城(今四川灌县南)人,以贩茶为生。由于宋廷对茶叶实行专卖,使大量茶商和茶农失业。公元993年,在走投无路之下,以王小波为首的百余农民在青城起义,提出“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的口号,因而得到了广大贫苦人民的响应和拥护。十天之内,参加者数万。起义军一举攻占青城县,随后又转战于蜀(崇庆)、邛(邛崃)、眉(眉山)各州。同年十二月,起义军攻克江原县,王小波在征战中不幸中箭,重伤身亡。
随后,起义军又推拥王小波的妻弟李顺为首领,起义军所到之处,号召乡里富户大姓,征调粮食赈济贫苦百姓,受到群众的大力拥护,数万人归附,起义军顺势攻下许多州县。淳化五年(公元994年)正月,义军攻陷成都,李顺率大军进城,建立“大蜀”政权,改元“应运”,设置官署,李顺称“大蜀王”。大蜀政权分兵攻占各州县,很快就控制了北抵剑阁、南至巫峡的广大地区。
四川疾风骤雨般的动乱局势震惊宋廷朝野,宋太宗急忙指派心腹宦官王继恩为西川招讨使,率大军进入四川镇压起义。由于起义军在军事战略上的失误,导致宋军顺利越过剑门进入四川。淳化五年(公元994)五月,王继恩包围成都,李顺率领起义军顽强抵抗,将士战死三万多人,最终因孤立无援,成都失守,李顺下落不明。至此,这场持续了2年多,宋代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才终被平息。
农名起义
然而,连年的动乱并没有阻挡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之下,一场影响深远的币制变革正悄然上演。要解释这场变革的缘由,还要从四川当时的历史背景说起。
“天府之国”四川四川自古号称“天府之国”,资源丰富,经济富足。岷江平原土壤肥沃,自都江偃修筑之后,农业十分发达,交通的便利让成都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秦汉的成都经济文化就十分发达,为全国六大都市之一。
并且由于四川盆地的地理优势,很少发生动荡。汉高祖刘邦正是凭借“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得取天下。唐末黄巢起义影响规模极大,转战十余省,却依旧没有波及四川,四川反而成了唐朝帝王最后的避难所。
唐代中后期,四川之富天下闻名,被称为益州的四川成都与江苏扬州并列为当时全国两大工商业都市,有“扬一益二”之称。成都文化繁荣,除了农业外,成都的丝绸业、手工业和商业也十分发达。成都的造纸和印刷业高度发达,成为雕板印刷术的发源地,到了唐代后期,全国大部分印刷品多出自成都,这也为交子的发明创造了有利条件。
五代十国时期,后蜀两任君主励精图治,整顿政治,轻徭薄赋。在安定的社会环境下,川蜀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集聚了大量财富,可谓富甲一方。
四川盆地
宋灭后蜀后,四川虽然经历了严厉的经济盘剥以及大规模社会暴动,但多年积累的农业和工商业基础仍得以保留。从另一方面来看,王小波、李顺起义虽然破坏了社会经济的稳定,但一定程度上猛烈地打击了四川地区的世族豪强势力,扫除了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起义军中大量曾经被视为奴仆的旁户,经历暴乱后获得了一定的人身自由,生产力得以解放。
货币问题催生民间币值变革农名起义还带来了一个重大影响,那便是钱荒。北宋时期,四川铜矿资源匮乏,铜钱的短缺难以满足市场流通的需要,因此四川成了特殊的铁钱流通区。但铁钱十分笨重,在宋代四川地区,铁钱与铜钱的官方兑换率为10比1,10贯铁钱与等价的1贯铜钱重量相差十分悬殊,商人往来交易往往需要肩挑车载大量铁钱,十分不便,“蜀用铁钱,民苦转贸重”。高价值货币的缺乏本就严重束缚了川蜀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商业贸易,而农名起义又使铁钱罢铸,铜钱大量流散,钱荒问题变得愈发严重。
为了解决货币流通的问题,大概在十世纪末,当时四川民间出现了“交子铺”,为商人经营现金保管业务。存款人将现金存入交子铺户,铺户在用楮纸制作的纸卷上写明存款金额,作为存款凭证交给存款人,并收取一定的保管费。这种褚纸券便是“交子”,由于只在民间发行和流通,因此被称之为“私交子”。
能臣治蜀与官交子的诞生与此同时,农名起义带来的另一个重大影响,即平定农民暴动后的宋朝政府开始反思对蜀政策。宋太宗在起义的末尾下了罪己诏,承认自己用人不当,察事不明。宋廷一改过去索取无度的治蜀政策,颁布了一系列惠民政策,撤销益州博买务,取消酒类专卖,减免田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九月,宋太宗委任张咏为益州知州。
张咏,字复之,号乖崖,是北宋太宗、真宗两朝名臣,真宗时官至礼部尚书,自评“乖则违众,崖不利物”。此人诗文俱佳,文武双全,不仅刚毅正直,智识深远,而且清正廉洁,宽厚爱民。张咏第一次入川,与王继恩统帅的宋军一同平定了王波、李顺起义,随后又施展才干,“大修荒政”,废除旧制,提倡俭约,安抚民心,让蜀民回归田里,逐渐稳定了动荡的局势,蜀地经济得到恢复。《宋史·张咏传》评论张咏:“其为政,恩威并用,蜀民畏而爱之。”
宋真宗咸平六年(公元1003年),张咏第二次入川,平定王钧叛乱。当时成都交子铺运营混乱,民间各类交子形制不一,部分铺户滥发交子、恶意欺诈。于是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二月,在张咏第二次知益州期间,张咏对交子铺户进行整顿,联合益州城以王昌懿为首的十六家富商连保发行交子,统一交子样式,联合发行运营,共同承担兑换责任。自此,交子的合法地位得到了官府承认。张咏创立的“交子”制度,将私交子官办化、规范化,使交子成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张咏因此被誉为“交子之父”。
张咏画像
私交子的合法化,使交子信用大增,极大地促进了货币流通和经济发展,运营交子铺的富商们也靠着交子的垄断经营赚的盆满钵满。但官府铸币权的旁落及资本的野蛮扩张始终是社会经济的巨大隐患。之后,张咏通过官府集中兑换铁钱的手段,试图引发交子挤兑,打击交子铺户,收归铸币权。但此举并未成功,不久,张咏便被调离四川。这个任务便落在了后任知州薛田身上。
薛田是北宋时期的经济学家,他向宋廷上奏,建议政府设立专门的纸币管理机构“交子务”,由政府印发交子。但这个建议未被宋真宗采纳,随后薛田升任开封知府,离开四川。新任益州知州寇瑊武断地认为交子是产生金融风险、社会动荡的原因,于是宣布废除交子,关闭交子铺,恢复使用铁钱。直到宋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薛田第三次入蜀,宋廷才采纳了薛田的建议,设益州交子务,总领交子发行事务。几经周折后,交子得以再度发行流通。自此,交子开始由官方发行及运营,正式成为国家信用支持的“法币”,“官交子”登上历史舞台,比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要早六七百年。
官交子的出现受到了广泛欢迎,开始时,“交子”主要限定在四川地区,后来逐渐扩大到陕西和京西等地,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商品流通。
但后来北宋政府滥用信用,利用交子大肆掠夺民间财富,导致交子大幅贬值,民怨沸腾。最终为北宋灭亡埋下祸根,这些都是后话。
清明上河图(宋)
结语透过交子的前世今生来看交子诞生的几点原因:
商业的发展带来的社会需求,是催生金融创新的原始动力。川蜀地区自古物产丰饶,工商业发达,繁荣的市场环境带来了货币的大量流通的需要。
资源的匮乏是倒逼创新的导火索。北宋时期四川铜矿匮乏,蜀地被迫使用铁钱,然而铁钱笨重且易腐蚀,难以使用。外加农民起义引发钱荒,蜀地商人不得不创新性地发明交子,以利流通。
技术进步是交子诞生的重要条件。北宋时期的四川,造纸业和印刷业高度发达,为交子的发明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交子运用了复杂的印刷图案以及多色套印的先进技术极大提高了防伪能力。
稳定宽松的社会经济环境是交子广泛使用的必要条件。农名起义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四川的大地主阶级,解放了广大农民的生产力。并且,之后宋廷开始调整对蜀政策,并任用张咏、薛田等一批能臣治蜀,蜀地经济得以复苏,商业日益繁荣,为交子的广泛流通奠定了基础。
政府的信用保障是交子成败的关键。“官交子”发行之初,限额为1256340缗,准备金为36万缗,准备金为发行量的30%,强大的国家信用使交子大受欢迎。然而后期宋廷大肆敛财,交子滥发无度,使得交子价值丧失殆尽,最终走向消亡。
【参考资料】:《宋史》、《成都大词典》、《中国货币史》
声明:配图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