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生活常识

杜甫的登岳阳楼赏析(表达老迈多病杜甫胸中的家国情怀)

时间: 2023-08-13 本站作者

《登岳阳楼》原文如下: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意思是:早就听闻洞庭湖声名远扬,今天终于登上了著名的岳阳楼。

老迈多病杜甫胸中的家国情怀——《登岳阳楼》!

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的诗多涉及动荡时局、人民疾苦,反映当时的唐朝局势和社会矛盾,表达了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

公元768年,已经57岁的杜甫乘舟出蜀,冬天的时候漂泊到湖南岳阳,登上了神往已久的岳阳楼。

他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想到如今国家多灾多难,自己晚年漂泊无定,感慨万千中写下了五律《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直译:

早就听闻洞庭湖声名远扬,今天终于登上了著名的岳阳楼。

浩瀚的湖水把历史上的吴楚两国分割开来,天地日月好似都在湖水中浮游。

漂泊在外的亲朋好友的音信全无,如今年老患病孤独地乘坐在一叶孤舟中。

如今关山以北战事仍在激烈进行,我凭栏远望家国危难忍不住涕泪横流。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把自身经历和苦痛与历史、家国情怀结合在一起的一篇杰作。通篇都是记叙他在岳阳楼的所见、所闻、所思和所想。虽然充满苦痛之声,但却给人以深刻思索和联想。

第一联(首联):

杜甫在原计划北上,洞庭湖是他旅行中的重要一站。为了欣赏洞庭湖的风光和回顾历史,他登上了著名的岳阳楼。这是诗人在写自己的行踪。

第二联(颌联):

面对浩瀚无边的洞庭湖水,杜甫联想到这湖正是当年吴国和楚国的边境分割处。看着苍苍茫茫的水域,他感觉天地日月星辰似乎昼夜都在湖水中浮沉着。

这是诗人对历史的回顾,想象着当年的金戈铁马和时代变迁。

第二联(颈联):

杜甫由自然界回想到自己。为避战乱四处漂泊的亲朋好友都没有音信。如今年迈且体弱多病,孤独地乘着一叶孤舟飘荡。自身的孤独和苦痛,以及日渐老去的病躯,更让杜甫对人生的无奈感慨不已。

第四联(尾联):

但是,杜甫又立即想到国家安危——此时关山以北战事正紧张,自己老迈之躯无法为国效力,只能凭栏远眺涕泪横流而已。写出了诗人壮志未酬,一心为国分忧的拳拳报国之心,令人肃然起敬。

杜甫写过这首诗后两年就去世了。这首诗展现的是他在病痛孤独中依然恋恋不忘的家国情怀,忧国忧民的情绪跃然纸上。

虽然此诗看上去过于悲愤,但仍然被历朝历代文人称颂不已,奉为楷模。有多少人誉之为“千古绝唱”,“力压百代”。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hueiji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