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是什么民族(盎格鲁撒克逊人)
可能很多朋友也知道,虽然现代英国的主体民族是英格兰人,但其实英格兰人的祖先盎格鲁-撒克逊人是今天英国境内几个主要民族里最晚抵达英伦地区的。而在他们抵达之后,其实英格兰地区也曾长期是周边强权随意进出的地区,这也导致盎撒人和英格兰人之间的血统发生了相当变化。具体情况如何?请阅读下文。
关注桃花石杂谈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在公元4世纪末到5世纪初,在欧洲大陆上曾经发生过一场规模浩大的民族大迁徙。当时,日耳曼诸部落在欧洲匈人的驱赶下,大量从其原本居住的中东欧地区迁入中西欧乃至北非地区,可以说这场民族大迁徙运动最终也直接导致了罗马帝国的衰落和最终的灭亡。
而面对日耳曼诸部凶猛的攻势,罗马帝国在衰落的过程中也曾进行过一系列战略收缩。在公元406年,由日耳曼部落汪达尔人和苏维汇人再加上高加索族群阿兰人组成的组成的一支蛮族联军自东向西跨越了莱茵河,对罗马帝国的核心区域形成了巨大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三世将原本驻扎在不列颠岛上的罗马正规军全部调回欧洲大陆。不过罗马人虽然把自己的军队撤离了不列颠岛,却一时也不想放弃对不列颠的统治,所以就想出了一个变通的办法,即从当时另外一些还没有直接与罗马为敌的日耳曼部落里招募雇佣军,让他们为罗马继续维持在不列颠岛的统治。
而这些被招募的雇佣军主要是来自北欧地区的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等等日耳曼部落。当时这些日耳曼部落士兵被罗马人称为“联盟军”(foederati),在初期他们也确实起到了帮助罗马维持在不列颠岛统治的作用。
但随着罗马帝国在随后几十年进一步衰落,帝国的财政状况也不断恶化,以至于逐渐开始无力给不列颠岛上的“联盟军”支付军饷,这些本来就是为了钱才和罗马“联盟”的军队对罗马的忠心自然也就逐渐消失了。结果在公元442年前后,不列颠岛上的盎格鲁-撒克逊雇佣军发动了反叛,正式脱离罗马帝国开始在岛上自行建立政权。
但大家不要以为自此之后盎格鲁-撒克逊人就成了不列颠岛上的主宰,其实他们在不列颠岛占据上风也花费了差不多100年的时间。而他们崛起的过程如此艰难是因为:当时在罗马虽然在不列颠岛上已经没有多少实力,但之前他们统治不列颠岛时的盟友,也就是一个被称为布立吞人(Britons)的族群却仍然是比较有实力的。
这个布立吞人的身份在现代也多少有些争议。有些学者认为他们可能也是日耳曼人的分支,是在早期没有历史记载的时期就已经迁入不列颠岛的一些日耳曼部落后裔。不过多数学者认为,布立吞人可能是早就在不列颠岛上生活的凯尔特人分支,是在一定程度上被罗马人同化了的凯尔特人。
所以从公元442年之后接近100年的时间里,盎-撒各部与布立吞人的战争就成了不列颠岛历史的主旋律。而在前期其实布立吞人还曾经非常有实力,曾经多次重创盎格鲁-撒克逊人。比如根据一些历史记载,在公元500年前后,布立吞人曾经在一场名为巴顿桥战役的大战中大败盎撒人,给其造成了极其惨重的伤亡。
在此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盎撒族群在不列颠岛的扩张步伐曾一度被中止,如果布立吞人抓住这个时机,继续对盎撒族群进行打击,可能盎撒主宰不列颠的历史就会被改写,英格兰也根本不会诞生了。但布立吞人在巴顿桥击败盎撒之后,却爆发了一系列内战,将自己的实力消耗殆尽。而盎撒族群则在差不多50年休养生息之后恢复了元气,并逐渐形成了东盎格利亚、麦西亚、诺森布里亚和威塞克斯四个大王国,和埃塞克斯、肯特和萨塞克斯三个小王国以及其它一些更小的领地。在公元550年前后,盎撒族群再次在不列颠岛上开始了扩张。
公元577年,盎撒威塞克斯王国国王查乌林和他的儿子卡斯温率领威塞克斯军队对布立吞人发动了一场大战,史称多尔汉姆战役。根据一些史料记载,威塞克斯军队在这场战役中杀死了3个布立吞国王,最终赢得战役胜利,并攻占了位于今天英格兰西南部的格洛斯特、赛伦赛斯特和巴斯三座城市。而布立吞人的领地在此后被盎撒人分隔开,不同地区的布立吞人也逐渐分化成了威尔士、康沃尔和布列塔尼等几个不同的族群,并逐渐在不列颠岛被边缘化了。
不过在此后不久,盎撒族群内部的几个王国之间也爆发了激烈内战,最终导致查乌林被杀,威塞克斯出现了一定衰落。此时另外一个盎撒王国麦西亚则趁势崛起,成为了盎撒族群内部的霸主。到公元600年前后,前文提到的7个盎撒王国逐渐形成了势均力敌的局面(此外也还有一些小政权),等于盎撒内部也出现了七雄并立的态势,因此这一时期也被称为了盎撒的七国时期。
可以说此时的盎撒族群已经在不列颠岛南部占据了绝对优势,而在此后的200多年时间里,盎撒七国多次合纵连横,爆发了多次争霸战争。在此期间,东盎格利亚、诺森布里亚和麦西亚三国曾先后成为盎撒霸主。但在公元825年的埃兰顿战役中,麦西亚国王伯恩武夫被威塞克斯国王埃格伯特击败并很快死去。公元829年,埃格伯特攻占麦西亚大部国土,不久之后迫使诺森布里亚称臣,还在公元830年远征威尔士成功,成为了盎撒族群无可争议的霸主。
不过在当时,盎撒虽然打败了布立吞人并压制了布立吞后裔威尔士人,基本主宰了不列颠岛南部的局势,但跟周边一些族群相比,他们却仍有不小的差距。而当时西北欧地区最强的族群则非维京人莫属。
那么提起维京人,许多朋友也是非常熟悉的。维京人其实和盎撒人一样,也是日耳曼人的一个分支。当时的维京人主要是丹麦人和挪威人构成,他们经常乘坐战船横行海上,在西北欧各地频繁劫掠,在武力方面要远远超过盎撒人。
从公元860年开始,丹麦人开始对不列颠岛发动了全面入侵。在随后的10年时间里,丹麦人又两次增兵不列颠岛,到公元877年前后,盎撒人的所有领地几乎都被丹麦人所占领。而当时唯一没有被丹麦人灭亡的盎撒王国就只剩下了威塞克斯。在公元878年,威塞克斯国王阿尔弗雷德带领自己剩余不多的手下在英格兰西南部的萨默塞特沼泽地区修建了一座要塞,并开始以此为根据地对丹麦人发动袭扰。
在当年8月(一说5月)的埃灵顿战役中,阿尔弗雷德率领从周边招募来的军队击败了4000丹麦占领军,之后又乘胜包围了丹麦人军队的要塞,逼迫丹麦人做出让步,同意与威塞克斯划定边界,基本平分了不列颠岛南部。但在此后,阿尔弗雷德知道丹麦人不会善罢甘休,所以开始在国内展开大规模备战行动,修建了一系列成体系的要塞,使威塞克斯的军事实力进一步得到增强。在公元891年丹麦人再次进攻威塞克斯时,这些要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威塞克斯最终经过5年苦战击退了丹麦人,保持了独立。
而在与丹麦人作战的同时,阿尔弗雷德也同时开始着手统一盎撒族群。公元886年,他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当时统治麦西亚地区的君主埃塞尔雷德,将丹麦统治之外区域的君主都集中在了自己的家族之中。也是在这一年,他开始自称盎格鲁-撒克逊之王,盎撒地区实现了初步的统一。
在随后几十年间,阿尔弗雷德和他的子孙们先后多次击败了威尔士、苏格兰和丹麦军队,使威塞克斯的领地持续得到了扩大。最终在公元937年,阿尔弗雷德的孙子埃塞尔斯坦击败上述三方联军,基本统一了整个英格兰地区。不过此时丹麦人在英格兰虽然失势,但当地的丹麦人却并没有全部逃走,而且逐渐和盎撒人发生了融合,而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丹麦人的文化也在英格兰地区留下了深刻的痕迹:比如今天英语中有3000个单词都是源自北欧。
但独立的英格兰国势很快又发生逆转。在公元978年,只有12岁的埃塞尔雷德二世成为英格兰国王,他后来虽然在位38年之久,却始终没能展现出治国的能力,在位期间始终在国内各地横征暴敛,激起了大量民愤。而这又使一直对不列颠虎视眈眈的丹麦人再次看到了机会。从公元991年开始,维京海盗再次开始对英格兰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并逐渐在英格兰占据了上风。
公元1013年,丹麦人攻占牛津、曼彻斯特和伦敦,埃塞尔雷德二世逃亡到了欧洲大陆的诺曼底。公元1016年,埃塞尔雷德二世去世,他的儿子埃德蒙二世又被丹麦王子克努特击败,被迫再次同意与克努特分治英格兰。不久之后,埃德蒙二世本人也死去,克努特成为了全英格兰的统治者,不久后他又成为了丹麦了挪威的国王。
但在公元1035年,克努特去世,而他的两个儿子相继成为国王之后也很快死去,这样在英格兰的丹麦王室血统断绝。在这种情况下,埃塞尔雷德二世的儿子爱德华二世被选为英格兰的新国王,威塞克斯王族重新夺回了英格兰王位。当然,看到这里可能有些朋友会觉得欧洲那些失去了王位的王族还能保持实力,以后还能重夺王位很奇怪,但在中世纪的欧洲,这种情况确实是一种常态,这就是中世纪的欧洲最基本的制度之一。
不过虽然威塞克斯王族又夺回了王位,但通过丹麦王室无后被选为国王所获得的政权基础肯定是不太牢固的。英格兰境内也出现了地方豪强临立的状态。当时,出身于威塞克斯王族支系的戈德温伯爵拥有了超强的实力,很快对爱德华二世的权威发起了直接挑战,双方一度爆发战争。虽然爱德华二世保住了皇位,但他却到死也没有任何子嗣,所以在他死后,戈德温的儿子哈罗德又凭借自身的实力成为了新的英格兰国王。
但经过这样多次折腾之后,英格兰的国力也受到了重创。这时,同样出身维京人的挪威国王哈拉尔三世宣称自己更有资格继承英格兰的王位,在公元1066年入侵英格兰。此时哈罗德倒也体现出了一定领导力,他很快率军北上迎敌,并杀死了哈拉尔。但他率领大军北上,却使英格兰南方兵力极度空虚,这时由迁居法国诺曼底地区的维京人后裔所形成的诺曼人看到机会,在诺曼底公爵威廉的率领下度过英吉利海峡,入侵英格兰本土。
而哈罗德得知消息之后,急忙率领自己的疲惫之师南下迎战,结果却遭遇惨败,他本人也被杀死,诺曼人最终取得了整个英格兰的控制权,成为了英格兰新的主人。而诺曼人虽然也是源自北欧,但在进入英格兰之前也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法国人同化,成为了一个说法语方言的族群。所以诺曼人成为英格兰的统治者也使英语中融入了大量法语词汇,而在后期诺曼人和盎撒人也深度融合,最终形成了后世的英格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