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生活常识

今年中伏有多热 什么时候才能凉快末伏热吗

时间: 2022-08-13 本站作者

今日天气讯,此时正值中伏期间,是一年中最热三伏时期的巅峰阶段。往年,估计大家对于中伏的炎热可能没太大感触,但今年相信很多地方的人们已经深深感受到中伏的热度。那么,具体今年中伏有多热呢?就重庆和杭州这两个城市来说,已经持续了好几天的40℃+高温,预计未来几天还会继续。那么,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凉快呢?末伏还热吗?一起来了解。

今年中伏有多热

中伏高温天气

据气象分析师介绍,今年中伏期间,在强大的副热带高压掌控下,高温成为我国天气舞台上的绝对C位,不仅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强度也是历史罕见的。重庆、四川、湖北等地不少地方的最高气温都创下了观测史上的新纪录。

气象网站梳理了今年中伏以来(7月26日-8月11日)全国2463个国家级站点的最高气温数据,发现全国最热站点前十名中有五个来自于新疆,其中第一名的托克逊最高气温达到了惊人的46.6℃,“高温霸主”的实力果然不俗。值得一提的是,最近高温抢眼的重庆也有三个站点上榜,其中北碚以43.7℃排名第四,实力也不容小觑。此外,陕西旬阳和湖北郧阳也分别凭借42.8℃和42.7℃跻身前十。

中伏期间大城市高温出勤表出炉,重庆杭州高温全勤上岗

从省会级城市今年中伏的高温出勤表来看,重庆、杭州高温20天全勤基本没有悬念,而且还频繁出现40℃以上的酷热天气。南昌、上海、福州、长沙、南京、武汉、合肥等地高温出勤日数都将达到15天或以上,其中南京最近几天一直在40℃的边缘“疯狂试探”,一旦达到40℃,也是历史上比较少见的。

华北黄淮等地“蒸桑拿” 多地经历近71年来最热夜晚

高温天气

对于今年中伏期间的热,北方的小伙伴们也有话要说。7月底到8月初,随着副热带高压的北抬,暖湿气流北上,华北黄淮等地经历了今年以来最明显的桑拿天气。由于空气湿度大,早晚温差小,山东、河北、江苏、河南、山西、陕西等地部分地区夜间的最低气温创下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新高,经历了近71年来最热的夜晚。

不过好在这种桑拿天只持续了不到一周的时间,立秋节气之后,在冷空气和降水的共同影响下,北方大部的气温明显下降,秋凉取代了“焖蒸”,北方最难熬的阶段也宣告结束。

对于南方大部来说,虽然最低气温破纪录的站点不多,但这里的夜晚却更加难熬。南方多地早已在头伏期间就打破了最低气温的历史纪录,中伏期间的最低气温虽然没有再次打破纪录,但也普遍都在30℃以上,这种全天无休的“焖蒸”感已经持续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网友吐槽“包邮区热成保熟区”、“湖北热成糊北”、“重庆热成炼丹炉”……

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江苏、陕西、湖北等地电网负荷不断攀升,其中,今夏湖北电网负荷六创新高,江苏电网调度最高用电负荷已三次创历史新高。此外,江苏淮安近日还有一名司机在行驶中突发热射病撞上绿化带。

末伏继续热!多项历史纪录可能被打破或继续被刷新

高温天气

末伏还会继续热吗?答案是肯定的。据气象分析师介绍,在副热带高压的强势控制之下,末伏期间,四川盆地至江淮、江南等地的高温天气仍将持续。预计未来10天,江淮、江汉、江南、四川盆地等地高温日数可达7至10天,尤其是上海、杭州、重庆最高气温可能连续达到40℃左右,多项历史纪录可能被打破或继续被刷新。

截至8月11日,上海徐家汇站今年以来40℃以上的极端酷热天气已经达到6天,打破了该站自1873年有完整观测以来的历史纪录,未来这一纪录很可能继续被刷新;重庆此前连续40℃+日数的历史纪录为7天,杭州此前连续高温日数的历史纪录是26天,末伏期间这两项历史纪录也很有可能被打破。

气象专家提醒,高温酷热天气持续、降雨偏少,长江沿线地区的气象干旱情况不断发展,目前来看高温仍然没有消退的迹象,气象干旱还将发展,相关部门和农户要注意防范高温天气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此外,公众需持续做好防暑降温措施,户外活动或工作尽量避开午后气温最高的时段,谨防中暑。

怎样预防中暑?

1、科学安排工作时间。12时至16时高温时段暂停露天工作。

2、合理调整外出时间。高温天气里应尽量避免外出,尽量多在背阴处活动或休息,避免太阳直晒。

3、补充水和无机盐。加强补水,补水方法宜少量多次,不饮用含酒精或大量糖份的饮料。无机盐的补充以食盐为主,所补食盐主要以菜汤、咸菜或盐汽水等分配于三餐之中;也可通过食用富含无机盐的蔬菜、水果、豆类来补充。

4、饮食宜清淡。多吃水果蔬菜,少食高油高脂食物,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

5、注意休息,保证睡眠。睡觉时避免电风扇或空调直吹。

6、注意防晒、降温。在户外,应当尽量选择轻薄、宽松及浅色的服装,佩戴遮阳帽、遮阳伞,并涂抹防晒霜进行防护。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hueiji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