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德克巴莱在日本的口碑(赛德克巴莱日本人怎么看)
关于这部电影的背景,导演,演员,故事梗概百度都可以找到,不想赘述。只说个人感受,仅仅是个人感受、、、
不得不说,故事开始时的砍头画面吓到我了,作为一个喜欢美剧,尤其迷恋《权力的游戏》的人说这话有矫情的嫌疑。可是我真的没做好在台湾电影里看血腥场景的准备。当莫那鲁道身姿矫健,手法精准地把对手的头颅别进腰间的时候,我对导演魏德圣肃然起敬,也明白了电影过审时为何那般艰难曲折。
茂密的森林里,险峻的山峰下,清澈的溪流中,赛德克人赤脚穿梭,犹如行云流水。电影取景十分走心,视觉效果很好,引人流连。穿插在睁碰册影片中的舞蹈和歌唱更是震撼人心,仿佛可以震碎一切喧嚣和浮躁。
古老的德赛克族男人狩猎,女人编织,男人为了保护猎场而战,女人则妥帖地守护着男人的灵魂 。可是,随着《马关条约》的签署,台湾被割让,德赛悉宏克族也被迫在日本人的管制下过所谓文明的生活。男人必须服劳役不得狩猎,女人只能做帮佣不能编织,孩子必须学日语。那些随处可见的日语叫嚣、谩骂和压榨预示着这个骁勇善战的名族终有一天会奋起反抗。“如果你的文明是让我们卑躬屈膝,那我们就让你看见野蛮的骄傲”!
当反抗真正来临的时候,赛德克人的聪明与勇敢让人折服,可狩猎名族的血腥手段也给影片增添了悲情的色彩。灿烂的樱花,飞舞的纸鹤,雪白太阳旗上都是四溅的鲜血。什么是文明?什么是野蛮?终究是去他的文明,去他的野蛮,只留下战争,只有去战争!“动手吧,一刀切开你那矛盾的肚肠吧!哪也别去,当个自在的游魂”!
影片最虐心的是男人们知道对方实力超强依然选择捍卫自己的信仰,女人们为了支持男人的选择走向了死亡,孩子们放下书包拿起武器勇敢地奔向战场。“德赛克巴莱可以输掉肉体,但一定要赢得灵魂!输掉灵魂的德赛克一定会遭到祖灵的嫌弃”!“拿生命去换快被遗忘的图腾,去夺回属于自己的猎场”!在这个常常被问信仰值几毛钱的时代,看到这样的台词让人唏嘘不已!
影片有人情味,制作精良,细节考究,真吵早实地展现了一段赛德克族人抗击日军的历史。真的很棒!
赛德克巴莱影评精选(二):
对于《赛德克·巴莱》这样一部耗费心血又较好地捕捉了历史花火的影片来说,不论李滚评论性的文字还是宣传性的捧扬,都显得苍白无力。通常人们“想的太多,就失去做得兴趣”,而该片导演魏德圣显然出挑于一般人类,他思虑了很久很多,却始终抱有付诸实践的热情与精神,他历时12年的执着追寻,令这部历史题材大格局影片在成片时凝结出一种饱满的精气神,有一种荡气回肠的东西充溢其间,时不时地跃出来和观众们交流对视,虽然偶尔有用过劲的嫌疑,有那么点横冲直撞,但瑕不掩瑜。
有人认为本片只是台湾土著版的《阿凡达》,这种评价似乎趋于武断,即便两者有相似之处,也因这世上所谓礼貌对“野蛮”的碾压摧毁收编改造方式的雷同所致。虽然本片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人物塑造表象化,部分情节少欠梳理,但《赛德克·巴莱》这样一部影片对华人的光影制造而言,是有十足分量和深远好处的。放眼这些年来华语世界的电影制作,在一部影片中涵盖如此繁冗的信息量、庞大的人物谱并以中立的态度直视历史沉疴和身份碰撞的,确不多。而该片在还原悲怆历史事件和再现民族文化习俗方面相对客观的做法,也值得赞许,同时,片中包含着超多的山林风光和运动镜头的调度,战争场面更是频繁稠密而火光四射,所有这些摄制掌控难度,都让观众对拍摄过小清新制作的魏导,刮目相看。
影片花费了一些时长来诠释台湾土著民族赛德克的精神与信仰,片中的马赫坡首领莫那鲁道是这种精神与信仰的传承者,而此种传承是以血脉亲授的方式体现的,在骨子里,生于斯长于斯的莫那鲁道们是不可能被彻底征服,成为被奴役者的。当日本人的长枪大炮杀到家门口时,一场力量悬殊的较量已然拉开了帷幕,最初抵抗的失败,所谓的礼貌占据了原本美丽自由的家园,当猎鹰被关在笼中,当骏马被拘于栏内时,最后的反抗只是时机问题。
“只有爱与杀戮,依然真挚”(语出自迪伦马特)。在礼貌的强势与伪哪物余善面前,赛德克族的爱与杀戮来得真挚而炽热,被约束的灵魂是枯竭的,片中那些渴望自由的话语,很能打动人,如“如果礼貌是要我们卑躬屈膝,那我就让你们看见野蛮的骄傲。”无论抗争还是自缢,赛德克族都秉持着灵魂的骄傲。“能够输掉身体,但要赢得灵魂”的他们是抱着必死之心去战斗的,关于彩虹桥的终极信仰,对自由猎场、自由精神的追求,让他们甘于从容战死。于是,久战不胜的日本人采用腐蚀性炸弹这一灭绝人性的招数,令这场力量悬殊的角力显得尤为惨烈。片中女人的戏份不多蚂消,却同样撼动人心,为了节约有限的粮食,保留战斗力,女人们在丛林中群众自缢的悲壮,让人肃然,也包括敌对方在内。从某种好处上说,有坚定信仰的人是无敌的。
赛德克族对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山林的守护是一种本能,“触及本能者即触及人性最深处,并能得到最及时的回应”(语出自爱默斯·布朗森·爱尔考特)。影片在台湾本土票房的不俗,便说明了这一点,而本土票房的不俗还说明了一点,即当下台湾本岛意识的普遍认同感,这仿佛一种新的身份构建过程,仿佛精神上的一次时空压缩与回溯。不可否认,魏德圣有此种情结,并在光影中完成了一次反刍,事实上,早在《海角七号》中,已经有了相当层面的反刍,只是这一次,魏德圣走得更远。
影片透过一个叫花冈一郎的赛德克人来表现对混乱身份的认知方式,这个在特殊历史环境中被嫁接培植后具有双重身份的人,似乎能够说是对许多台湾人身份形象的比拟。花冈一郎原名达奇斯,他的新身份新名字是日本人“以夷治夷”政策下的产物,这也是他对自身身份矛盾纠结的源头,经过20年的教化,这样的身份却始终让他在族人和日本人之间处于两头堵的境地。当他卷入起义后,他选取了自杀,自杀的方式很值得玩味,穿着和服,用一把赛德克刀剖腹,死前用赛德克语和弟弟对话,但当弟弟说“切开吧,一刀切开你矛盾的肝肠,哪也别去了”这话之后,他说了句“阿里嘎多”。
片中的配乐很棒,土著民族特有的风情淋漓尽致地流淌在那些音符中,每当人物面临重要抉择和危难时,配唱便如一唱三叹般的绵延流连,其中,莫那鲁道在水边和已在彩虹桥的父亲的和声对唱,和声美妙,朗朗上口,体现了一种完美精神信仰的传承。
《赛德克巴莱》观后感
如果你的文明是叫我们卑躬屈膝,那我就带你们看见野蛮的骄傲。——题记
初涉《赛德克巴莱》,较之其他大片,叩击我眼帘的那一帧帧画面,褪掉了奢靡的包装、洗尽浮华,如清醇的轻羽梳理着我心房的杂草。
同样的抗日,同样的民族守护,它没有《金陵十三钗》中日军擢发莫数的罪行,连激起人们不由自主的泣数行下也寥寥无几,更没有《举起手来》中塑造的一个个呆童拙夫、愚昧无知的日本人,无法让我们语笑喧阗。它如一泓清泉慢慢的流泄,叙述着那个民族的兴谈哗盛、衰败与落寞,还原了一个历史!这部耗时十二年的史诗巨著,无可厚非是家园守护影片中的饕餮大餐。
赛德克巴莱,是野蛮的。血腥并不是野蛮的完整诠释,它滋养着强者的骄傲!
帷幕拉开,展示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群落后的野蛮人。他们的野蛮,在于总是光着脚丫、喝着生血、吃着生肉;在于使用着最原始的物物交换;在于中国大陆红砖绿瓦几千年后,他们仍住在原始的茅草屋中。赛德克巴莱,是有霸气的。霸气如同铸牢灵魂和民族燃烧的火药……
马赫坡的首领莫那?鲁道如同敢于用自己的力量抢夺猎物,威慑族人只能尾随于他。
含毕行当部落没落二十余载,猎场已名存实亡,但所有人却都不屈服于做二等公民。莫那?鲁道率领三百勇士抵抗几千大军,用最原始的武器对抗拥有先进的枪支炮弹、飞机坦克,逼得日军动用惨绝人寰的糜烂性炮弹。那明知不可为而强为之的劲头怎一个“霸气”了得?
掩卷沉思,古有侯蒙 “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的霸气,今有温总理“吾身虽瘦,必肥天下”的壮志;然如今青年人的霸气已魂归何处?生活在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愿,生生死死随人愿”的世界,一群群如数中堕烟海的青年却用享乐诠释着生存的必要。当“拼爹时代”的到来,富二代掏空家产犯下一切强盗行径;当身边人觉得“扶持经济,重振国家”是一句具有喜感的台词;当“伪娘”的出现到理所当然,难道不是对“青年”、对“国之栋梁”的讽刺吗?
赛德克巴莱,是隐忍的。没有蓄势的隐忍,是一个不完整的民族…仿佛卧薪尝胆就在眼前……
做一个决定并不难,难的是付诸行动。莫那?鲁道用二十年来攒火药,用自己的权威斥责族人,向日军委曲求全。他的隐忍在于决不吹毛数睫,不会在羽翼未丰时蚍蜉撼大树,而如同一座火山慢慢积聚,伺机而动,用最强劲的爆发进行绝地反击。全剧的主旋律在此升华,于乱世,盲目反抗所付出的代价无非功败垂成。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而二十年的隐忍,始终牢记自己最初的目标并为之奋斗,只因为他们的生命是用祖先的血换来的,他们也要带着子孙一起染红战衣!
作为开启成功殿堂的钥匙,勾践卧薪尝胆,韩信忍胯下之辱,孙膑装疯卖傻。如含苞的花蕾,需痛苦的绽放才能臻于绚烂!人生不会万事遂愿,虽然未来很飘渺,但只要拆除心中的樊篱,有所希冀。隐忍、蓄势等待,天必不负!赛德克巴莱,是骄傲的!
全片自始至终都渗漏着难以言状的骄傲。当一个“卸下野蛮人的装扮”、想用文明人的准则约束自己的“族人”,告诉莫那?鲁道关于日本的文明,企图劝他继续忍下去时,他那句气贯长虹的话语--“如果你的文明是叫我们卑躬屈膝,那我就带你们看见野蛮的骄傲”让我醍醐灌顶,明白了赛德克巴莱可以输去身体,但是一定要赢得灵魂!
“拿生命来换图腾,那拿什么来换回那些年轻的生命?”“骄傲!”两个头目之间的对话碰撞出了两个掷地有声的字眼!那是属于一个名族的骄傲,那是一种为了自己生存的骄傲。战斗前夕,男人为了守护自己的部落,自己的猎场,愿意用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而女人,虽是历史以来的弱势群体,但她们却宁愿贡献出最后一粒粮食,支持男人冲锋陷阵。那集体上吊的一幕更是让我对他们的图腾精神有了全新的认识。他们要到达彩虹桥的那一边,成就赛德克巴莱!最后整个部落没有一个人投降,他们的思想中只有两个选择:上阵杀敌、或者自尽!
那是一个怎样的民族?“三百名战士抵挡几千大军,非战死即自尽……为何我会在这遥远的台湾山地见到我们已经消失百年的武士精神?”镰田弥彦最终不得不喟叹那份骄傲,而这骄傲告诉我的是彩虹桥那边的永恒!
难以置信高山陡涧处会有这般傲骨嶙峋的灵魂,难以置信历史洪荒中会有这般沧桑的民族,难以置信骄傲这雄浑的白光竟能折射出了这般遒劲的彩虹!
细数当下,骄傲是非主流的自拍?是男女不分的哈韩装?还是五彩缤纷的爆炸头?过去的,已化为春秋竹卷;未来的,仍在天书之上。收起曾经的迷茫,减少未来的憧憬,把握这一刻,摆脱“温一壶阳光下酒”的柔肠,用“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的气概承诺:祖国的未来我们扛得起!
[img]《赛德克巴莱》
很不错。第12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2012)最佳电影 、最佳导演(提名) 魏德圣、最佳新演员(提名) 林庆台 、最佳新演员(提名)徐诣帆
第3届海峡两岸三地(2015) 十大华语电影(提名)
台湾导演魏德圣为我们带来了令人非常之欢欣鼓舞的史诗大片《赛德克.巴莱》,影片分上下集,精细的抒写了台湾原住民赛德克族人坚强骁勇的抗日故事。我们一直感叹没有自己的民族史诗大片,而现如今魏德圣做到了,宏大的场景,惨烈悲壮的厮杀,让我们叹为观止。
影片在影像上的表达天赋远远超越了好莱坞大片,诗意的景象让我们似乎简枣迹只有在《勇敢的心》或《角斗士》里才能欣赏到的那种令人窒息的唯美表现手法,当然该片甚至在某些方面远远超越了好莱坞的经典。那些坚强勇敢刚毅的面孔,那些古老茂密的森林,那些来自灵魂深处的民歌,那些似乎有着顽强生命力的大树花草,给我们干涸的视觉注入了鲜活流动的斑斓色彩。
影片的背景来自于1895年中国腐朽堕落的清政府和日岩陆本签订的不平等《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侵略者。原本安居乐业的赛德克族人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为自由为灵魂而奋起反抗,赛德克族人坚强勇敢的英雄行为刺激着我们几近麻木的神经。隐忍不是唯一出路,只有奋起反抗才是拯救自我的真理。就像影片所传达的主旨一样,这样一群人他们要做真正的人,可以输掉自己的身体,但必须赢回灵魂。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灵魂,那就没有自己的家园,没有自己的自由,没有自己的猎场,更没有自己的未来。
影片人物众多,但主要刻画了以莫那鲁道为首高大伟岸的民族英雄形象。影片在表现这些骁勇善战的男人们时,采用很原生态的手法,拦并再现了赛德克族人原始古朴的生活习性,同时也多次再现了那些似乎依然在传唱的民族之歌。总之影片无论从表现手法上还是叙述故事方面,都相当的考究,基本上没有穿帮镜头。
影片的大英雄莫那鲁道是整部影片的灵魂,是一个真正的人,他带领族人们奋起反抗日本侵略者,他智慧坚定,英勇善战,他似乎就是赛德克族人永远的骄傲,他的故事激发着那些生生不息的后来者。
当然影片在表现战争场景也是相当的经典,莫那鲁道带领着三百勇士一直和侵略者周旋,他们最后或战死或自尽,都是那么悲壮和义无返顾,让人唏嘘不已。影片在表现那些杀戮的场景,是极为精雕细琢的,鲜血四处飞溅,人头滚动,惨状目不忍睹,远超曾经获得多项奥斯卡金像奖的《勇敢的心》。看来魏德圣在《勇敢的心》上借鉴了不少精华,不过这并没有单一的模仿,而是更进一步升华成自我的风格,催发出更瑰丽更让人窒息的民族英雄壮丽的诗篇。
上映时间:地球历2012年
导演:魏德圣
“赛德克巴莱”是台湾原著民的一种古老语言,意思是“真正的人”,含有一种民族亏嫌的自豪与褒扬,是原始部落人民渴望用生命去换取的一种英勇无畏的称号与荣誉。
部落头目感受了被日本“文明”占领之前和之后的部落,率领族人去用野蛮人的方式去反抗所谓的文明的战斗,最帆悉后不可战胜地战败了。赛德克人知道他们最终战败就是因为落后,他们也许愿意接受文明,但是绝不接受文明的侵凌和伤害。
导演没有回避赛德克人在杀害日本人时,没有顾及日本女人和小孩地一概血刃,男人们连自己的妻子和小孩都可以送上祖灵之路,那说明对于他们的信仰来说,死亡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即使番人内部部落之间水火不容,但所有部落都怀有同一个信仰,都怀着图腾的情怀,都渴望得到神灵的认可,这也是最终成为支撑番人共同对抗异族人和为了得到那份野蛮的骄傲而真正不怕死亡的态度的强大精神支柱。他们的销轿手信仰,是真正的对于生命的忠实信仰,让他们可以把生命的终结视为一份荣耀的开始。
-如果你们的文明是叫我们卑躬屈膝,那我就带你们看见野蛮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