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生活常识

冰淇淋是哪国发明的(古代中国人就有冷饮自由了)

时间: 2023-07-11 本站作者

其实中国才是冰激凌的发源地,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其实在古代夏天,人们就已经开始吃冷饮了。早在西周时期,人们就开始在十二月河水冰封的时候去凿冰,然后把冰凿成大小均匀的方砖,放进冰窖里储存。

你知道吗,冰激凌是中国人发明的,古代人就有冷饮自由了!

最近‘雪糕刺客’这个词占据了热搜C位。现在的‘雪糕刺客’真是太多了,大热天去买雪糕,一不留神就会被刺客伤害到钱包。

有人就想了,现在的雪糕贵得离谱,雪糕自由离我们渐行渐远。那么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夏天能不能实现雪糕自由呢?

很多人都以为冰激凌,雪糕都是舶来品,其实中国才是冰激凌的发源地,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其实在古代夏天,人们就已经开始吃冷饮了。

早在西周时期,人们就开始在十二月河水冰封的时候去凿冰,然后把冰凿成大小均匀的方砖,放进冰窖里储存。

等到夏天就可以用冰块儿给食物保鲜,或者直接把冰块儿放到屋里降温。《诗经·七月》里有““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的诗句‘里面的‘凌阴’就是古代冰窖。

西周还出现了专门负责藏冰的官员——“凌人”。

《周礼·天官冢宰·酒正·掌刺》中记载: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春始治鉴。凡外内饔之膳羞,鉴焉。凡酒浆之酒醴,亦如之。

可见早在西周时期,人们就已经会用冰来冰镇食物和酒了。那时候不光有冰窖,还有可以随身携带,用来冰镇食物和给房屋降温的‘冰鉴’。

冰鉴是个下边有四个角,四边有环的小盒子。里面有两圈,外面一圈可以放冰块儿,里面放食物和酒水。所以冰鉴相当于古代的‘冰箱’。

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比‘凌阴’更大的地下冰窖——冰井。郦道元在《水经注·河水五》中写过:“朝廷又置冰室于斯阜,室内有冰井。”

在三国时期就有夏天吃冰镇水果解暑的记载了。

曹丕的《朝歌令吴质书》中就有“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讲的就是曹丕在炎炎夏日,有用冷水冰镇的瓜和李子吃。这就是成语“沉李浮瓜”的由来。

通过上面的记载我们不难看出。当时的古人还处冰镇水果和酒水的初级阶段,离制作冰激凌,雪糕还有很大的距离。

不过到了唐代,事情总算有了突破,因为当时的人们已经学会人工制冰了。唐朝人学会了制作火药,人们进入了火器时代。

制作火药需要硝石,工匠们在开采硝石的时候无意中发现把硝石粉倒进水里会吸收大量的热,使水迅速结冰。

人们把水装进小罐子里,再把小罐子放到大罐子里。然后在四周不断地倒硝石粉。罐子里的水不断降温,渐渐地冻成了冰。

从此人们掌握了人工制冰的方法,不再依赖于天然冰,在冰激凌的发展史上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之后,小商贩们开始在冰里加糖水,做成甜冰吸引顾客。后来又在冰里加入果汁和水果,让冷饮的味道变得多种多样。那时的冷饮很像现代的‘水果刨冰’,离冰激凌又近了一步。

然而想要制作冰激凌必须要有牛奶和奶油。我国古代没有奶油,但是有类似于奶油的东西‘酥酪’。

这是牛奶或羊奶凝结成的半凝固状食物,是游牧民族常见的饮品。唐朝文化开放,胡风弥漫,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被融合了进来。

当时有种用‘酥酪’制成的冷饮叫‘酥山’。制作方法是把奶酪融化到将化不化,非常柔软的状态。

然后淋在放在盘子里的冰上,淋成山峦的形状。然后放进冰窖冷冻,最后加上水果等等做装饰。

这种冷饮非常类似于现在的‘牛奶冰山’。‘酥山’已经有了现代冰激凌的雏形了。不过当时冷饮一直是上流社会的享受,平民老百姓是吃不上的。

到了宋代,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市民经济的发展,硝石制冰的技术已经走下神坛,来到了寻常百姓家。

在南宋,杭州街头每到夏天烈日炎炎的时候,经常有小贩走街串巷,吆喝着贩卖各种冷饮。

有用各种水果,比如杨梅,荔枝,木瓜加冰熬成的‘渴水’。有用米汤加上蜂蜜,水果和碎冰做成的‘浆水’。还有用各种香料香草熬成的‘熟水’。品种繁多,五花八门,令人目不暇接。

种类丰富不亚于现在街边的各种水吧,奶茶店。可见早在南宋,人们就能获得‘冷饮自由’了。

之后,南宋人又把牛奶冷冻,加上果汁,水果等配料,做成了‘冰酪’。

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曾经写过一首《咏酥酪》。诗云: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销。

诗中洁白的冰酪如同堆在盘子里的碎玉,吃起来入口即化,就像雪到口边马上就融化了一样。把冰酪的形状,颜色口感都写得生动传神。

到了元朝,蒙古人又改良了‘冰酪’的配方,使它的质地更加紧致细腻,更加接近冰激凌。据说‘冰酪’的改良者是元世祖忽必烈。

他命人将牛奶放到冰块儿里保鲜。等牛奶凝固成沙冰状时在里面加入蜜糖,果酱等配料,味道香甜可口,冰凉消暑。这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冰激凌的雏形。

后来马可波罗来到中国,把‘冰酪’的制作工艺记下来,传回了意大利,并经过进一步改良,终于制作出了现代的冰激凌。由此可见,冰激凌其实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

到了清末,冰激凌还引发过一场外交闹剧。据说有一次,外国使臣在宴会上用冰激凌招待林则徐大人。林大人看到冰激凌上飘着白气,以为是热的东西,就用嘴吹,惹得在场的人哄堂大笑。

等吃到嘴里林则徐才知道那白气是冷气。之后林则徐为了报复洋人,特意命人做了一份芋泥,做成冰激凌的样子,也用洋人的玻璃碗盛着。

使者不知道,上来就一勺子,结果被烫成了表情包。林则徐哈哈大笑,总算挽回了面子。

为什么作为冰激凌发明者的中国人后来反倒不认识冰激凌了呢?因为当时冰激凌的工艺一直属于宫廷秘方,不能让老百姓知道。

再加上当时清政府闭关锁国,让冰激凌在国外发扬光大,中国人反而忘记了它。以至于直到现在,人们大多认为冰激凌是外国人发明的,不知道中国才是冰激凌的故乡。

现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冷饮的选择越来越多,吃雪糕不光是为了解暑,还是面子的象征,营销,包装的投入,加上疫情导致材料成本的提高,这些导致了近两年雪糕价格疯涨。

好在国家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调低雪糕的价格。相信不久的将来‘雪糕刺客’即将消失,我们又能实现‘雪糕’自由了。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hueiji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