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包拯是清官吗(包拯真是清官吗)
包公(包拯)是历史上人人传颂的清官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
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贵。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佑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
嘉佑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 ,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当然------包拯(999-1062),字希仁,汉族,北宋庐州(今合肥)人,天圣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奉使契丹还,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任枢密副使。后卒于位,谥号“孝肃”。因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清正廉洁,其事迹被后人改编为小说、戏剧,令其清官包公形象及包青天的故事家喻户晓,历久不衰。
[img]包拯是清官。专家打开包拯的墓之后,发现了六块墓志记载包大人的生平,专家赞叹不已。
01、包拯下葬时候一共有二十一口棺材,共有二十一个墓
历史上有名的大清官就不得不提包拯,包青天了,他的一生都贡献给了国家给老百姓,所以大家都很拥戴他。但是你们知道吗?包大人过世之后,从家里抬出来整整二十一口棺材,下葬的地方多达二十一处。
也就是说包大人真正在哪个墓里面,没有人知道。后人猜测包大人死后会这么多棺材,估计是防着盗墓贼去破坏包大人的安宁,但是有说不通,谁都知道包大人是一个清官,死后肯定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下葬,盗墓贼又何苦去盗呢?你说对吧,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政府出于某些原因就对包公墓进行挖掘。
02、六块墓志记载包大人的生平,专家赞叹不已
在开始的时候,对包大人的墓进行挖掘,是有人不同意,觉得会破坏包公墓里面的文物,后来专家才达成统一的意见。可是出乎专家的意料,包大人的墓挖掘几天,什么东西都没有发现,就连包大人的衣冠冢都没有发现,专家也是非常沮丧的。
巧是有一位农民经过,就告诉专家:“真正的包公墓在下面......”果然专家按照农民的指引找到第二处包公墓,在这个墓里发现六块墓志。专家们都非常兴奋,要知道这六块墓志可是记载包大人的生平事迹,也证明历史上包大人是一个大清官,所以专家看到六块墓志才会赞叹不已。
我们知道的“包青天”,实指北宋名臣--包拯。
《宋史.包拯传》还原了历史上真实的包拯:
一、“阎罗包老”
包拯在朝,刚毅果敢,那些贵戚宦官听到他名字都心生畏惧,不敢胆大妄为。比如:当时宦官权势豪门贵族争相筑造庭园台榭,侵占惠民河岸,致使河道堵塞,碰上京城发大水,包拯下令把河岸上的建筑物通通拆掉,还把违反搭建法令的官员通通告上朝廷。又比如:按照旧制,凡是诉讼的人是不可以直接上公堂的,包拯则大开正门,让那些有委屈的人到正堂诉说是非曲直。老百姓对包拯评价极高,还编成顺口溜“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广为传颂。
二、“包拯峭直”
包拯性格严峻正直,他厌恶官吏做事严刻,为政务求敦厚。比如:他虽然痛恨坏人,但也倡导用宽恕的眼光看他们。他不会轻易附和别人,不会用伪装的甜言笑脸讨人欢喜。平常无私人信件,绝无私交、结党之事。
三、“笑比黄河清”
包拯一生为官清廉,两袖清风。他虽地位显贵,衣服、器用、饮食却同百姓一样。在端州当官的时候,端州盛产砚台,过往太守经常借进贡之机敲诈端砚数量,包拯下令只造足够进贡数目的端砚。任期一年满后,他没拿过端州一方砚台。他还经常嘱咐家人“我的后代子孙当官,如果有贪污犯罪,就不得回老家,死了也不许葬在祖纹中。”
包拯在做三司户部副使时,免除了向百姓征收的船桥重税,并让百姓耕种漳河地区肥沃的土地,废除了解州盐法。
《宋史·包拯传》对包拯给出了高度的评价,“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比较的贴切,无愧于“青天”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