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生活常识

竹茹去肝火还是心火(竹茹的神奇功效与作用)

时间: 2023-07-08 本站作者

竹茹可以清心火和肝火。竹茹还可以清除体内的热毒,对心火过旺引起的心烦意乱有很好的调节作用。竹茹还可以润肺化痰,提高肺呼吸功能,能够稀释痰液,减轻患者的咳嗽症状。

竹茹性子有些凉,可以消除虚热,竹茹又可以化痰,所以可以搞定痰浊泛滥导致的虚烦不得眠。

其实你只要把竹茹放在鼻子边闻一闻,你就会觉得心旷神怡,所有的烦躁一扫而光。

竹茹是中医药材,是禾本科植物青秆竹、大头典竹或淡竹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全年均可采制,取新鲜茎,除去外皮,将稍带绿色的中间层刮成丝条,或削成薄片,捆扎成束,阴干。前者称“散竹茹”,后者称“齐竹茹”。性味 性微寒,味甘。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烦热呕吐、惊悸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竹茹【别名】竹皮,青竹茹,淡竹皮茹。淡竹茹,麻巴,竹二青,竹二皮,嫩竹茹,细竹茹,水竹茹,甘竹茹,金竹花,光若竹茹,钓鱼竹茹,白夹竹茹,如金竹茹,杜圊竹茹,斑真竹茹,荆竹茹,罗汉竹茹,慈竹茹,金竹茹,平竹茹。

处方中写竹茹指生竹茹。为原药材去杂质晒干入药者。长于清肺化痰。 鲜竹茹为竹茹鲜品入药者。长于清热化痰。 姜竹茹为竹茹用姜汁拌匀后再炒至黄色者。长于化痰止呕。

【性味归经】甘,微寒。入肺、胃、胆经。  

【功效】清热止呕,涤痰开郁。   

【功效主治】

1.涤痰开郁:①用于胆虚痰热郁结、烦闷不宁、不得眠等证,可与枳实、茯苓、半夏、陈皮、甘草、生姜同用,如温胆汤。②用于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可与胆星、菖蒲、茯苓、半夏、橘红、枳实、人参、甘草、生姜同用,如涤痰汤。  

2.清热止呕: ①用于湿热呕吐,可与黄连、半夏、陈皮同用,如黄连橘皮竹茹半夏汤。②用于胃虚热所致的呕吐或哕逆,可与橘皮、党参、甘草、生姜、大枣同用。

3.清热除烦:用于热病后余热未尽,心烦意乱,可用竹叶、石膏加竹茹、芦根。  

【配伍应用】 

1.用於痰热咳喘。竹茹性寒滑利,祛痰力强。治痰热咳喘,痰稠难咯,顽痰胶结者最宜。常配半夏、黄芩等,如《沉氏尊生书》竹沥达痰丸。  

2.用於中风痰迷、惊癎癫狂等症。   

竹茹入心肝经,善涤痰泄热而开窍定惊。治中风口噤《千金方》以竹茹配姜汁饮之;治小儿惊风,常配胆南星、牛黄等同用;近年治乙脑、流脑之高热昏迷、痰壅、呕吐,以竹茹频饮。  

【药物配伍】  

1.配半夏,一寒一热,健脾燥湿,和胃止呕力彰,主治脾胃不和,胃气上逆,以致恶心、呕吐、呃逆等症。  

2.配枳实,和胃降逆,清热止呕,消积化痰,宽中利膈之力增强,主治胃热痰盛,胃气上逆,恶心呕吐,胸脘满闷等症。  

3.配陈皮,一温一寒,温清相济,和胃降逆,除胃中寒热甚妙,主治脾胃虚弱,气机不调,寒热错杂,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呃逆等症。  

4.配生姜,一寒一温,具和胃止呕,调中降逆之功,主治寒热互结,胃气上逆之呕呃不止。   5.配黄连:竹茹入胆,黄连入心,心胆并治,可收清心胆,化痰浊之功。  

6.配石斛,共奏清胃热,养胃阴,和胃气,降呕逆之功,清中有补,补中有清,用于治疗胃阴不足,胃虚有热,气失和降所致的饥而不食,反复呕吐,或干呕不止,口干烦渴等;对于妇女妊娠恶阻,胃气受胎热上扰而见的恶心呕吐,也宜用之。

【应用注意事项】胃寒呕吐及感寒挟食作呕者忌用。  

【用法用量】内服:3~9克,入煎剂。一般祛痰多生用,止呕多用姜汁炒用。

【功效特点】本品善于涤痰止呕,清热除烦,适用于痰热咳嗽、胃热呕哕、呃逆烦躁等证,兼可凉血安胎,用于胎动不安,是一味治胃热胃虚呕逆的良药。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hueiji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