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是哪个城市的简称(贵阳简称为筑的历史由来与演变)
我以前只知道,贵州的简称是“黔”或“贵”,却不知道贵阳的简称是什么,后来有长辈说,贵阳的简称是“筑”。刚开始不知道其意,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是因为“建筑”的问题?
在贵阳市南明区的遵义路上,有一个大广场,广场的名字叫做“筑城广场”,广场的中央有八个芦笙,两两一组,分别假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芦笙是贵州少数民族同胞乐器的一种,特别是苗族每逢盛大节日的时候,芦笙表演是必不可少的项目。
筑城广场的这个芦笙称之为“竹韵”,其长60米、宽48米,高28米,算的上是贵阳的一个标志性的建筑,他也是贵阳精神文化的一种体现。
我以前只知道,贵州的简称是“黔”或“贵”,却不知道贵阳的简称是什么,后来有长辈说,贵阳的简称是“筑”。
刚开始不知道其意,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是因为“建筑”的问题?后来通过查阅资料,才得知贵阳为何称之为“筑城”。
较为普遍的说法是,在古代贵阳地区盛产竹子,斑竹、绵竹、苦竹、箭竹、潇湘竹、画眉竹样样齐全,有相关资料统计,贵阳一代盛产的竹子多达15种。
在贵阳没叫贵阳之前,城市的中心叫“黑羊菁”, “菁”的意思是山间的大竹林。而今天的贵阳,在大十字一带还有一个叫“黑羊巷”的巷子,可以证明这里曾叫黑羊菁。
贵阳这座城和竹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近代史学家柴晓莲先生认为,“贵筑”应该是由“贵竹”演变而来的。
而且明朝时期被贬至贵州做龙场驿丞的王守仁曾写过“贵竹路从峰顶过,夜郎人自日边来”,就能很好的证明此前有“贵竹”的这种称法。
在清末、民国时期,很多贵州的文人也自称为“贵竹人”,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而且现在听老一辈说到筑城广场时,一般不会念第四声,而是念第二声。在很多人心中,都认为竹子能够代表贵阳,所以叫“筑”挺好的。
竹子的含义很好。竹子本来就拥有着正直清高、虚幻若谷的品格,古人还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五竹令人俗”。
古代文人追求的是宁可不吃肉,也要在居住的地方有竹子做伴。
贵阳和竹子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而且如今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竹子的四季常青也符合贵阳生态自然的特性。
加上竹子枝弯而不折,这种柔中带刚的表现也彰显我们贵阳人民崇尚气节、不屈不挠的精神。
所以我们不能小看这个小小的筑城广场,它所蕴涵的竹文化的灵魂,其实也算得上是贵阳人想要的一种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