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生活常识

红山文化简介(红山文化遗址资料介绍)

时间: 2023-07-06 本站作者

敖汉旗河福营子村有一处红山文化的氏族部落,两条保存较好的壕沟将部落遗址分别围成紧邻的两个部分,即两个氏族。其中东南部的壕沟周长600余米,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在壕沟的东南边留有一处供人出入的通道口。

红山文化简介:

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区域北起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南到河北北部,东达辽宁西部。年代经碳14测定约为公元前4000~前3000年,主体为5500年前。

社会形态初期是全盛的母系氏族社会阶段,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晚期逐渐向父系氏族过渡。经济形态以种植业为主,还饲养猪、牛、羊等家畜,兼事渔猎。

以独具特征的彩陶与之字型纹陶器共存、且兼有细石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彩陶多为泥质,以红陶黑彩为主,多饰涡纹、三角纹、鳞形纹和平行线纹。

已出现结构进步的双火膛连室陶窑。还发现了一些冶铜用坩埚残片,说明冶铜业已经产生。

烟叶形、草履形的石耜、桂叶形双孔石刀是富有特征的农耕石器工具,还有磨制和打制的双孔石刀、石耜、有肩石锄、石磨盘、石磨棒和石镞等。磨制加工的玉器有猪龙形缶、玉龟、玉鸟、兽形玉、勾云形玉佩、箍形器、棒形玉等。

房址为方形半地穴式,分为大型与小型。敖汉旗河福营子村有一处红山文化的氏族部落,两条保存较好的壕沟将部落遗址分别围成紧邻的两个部分,即两个氏族。

其中东南部的壕沟周长600余米,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在壕沟的东南边留有一处供人出入的通道口;西北部的氏族,壕沟只有三边,包围的居住营地面积较小,另一边即为东南部氏族壕沟的一段。

氏族部落营地的规模和壕沟与仰韶文化半坡氏族部落的情况是类似的,这显示了红山文化和仰韶文化的亲密关系。二者在时间上处于同一个时期,且地域相连,存在一定的交流是很正常的。

现代基因学的研究成果显示仰韶文化人口是O3系血统,而红山文化血统是O3系与O2系和O1系的混合,红山文化大量的O3系血统,也显示了红山文化与仰韶文化的亲密关系。

我们汉族人口的龙文化,理所应当的根源于红山文化。红山文化人口自然也是现代汉族血统的来源之一。

氏族墓地选择在山上,墓地内部分区,区内分行,墓室结构为土坑竖穴或洞穴,已经形成火烧墓坑使墓坑变得坚硬的习俗,男性墓多随葬生产工具。并有束发、佩戴项环和臂环的习俗。

上图的牛河梁女神庙遗址,是一处用大石块砌筑的成组建筑遗址,呈南圆北方、中心两侧对称的形制。南部圆形祭坛旁出土的陶塑人像中,有在中国首次明确发现的女性裸像。

在距离牛河梁女神庙一千米的地方,有一座人工夯筑起来的土山,地上部分夯土堆直径近40米,高16米,外包巨石;内石圈直径为60米,外石圈直径约为100米。小土山的形状为圆锥形、小抹顶。

上面是用3圈石头围砌起来的,每一层石头伸进去10米,高度为1米,山下面亦有3圈石头围砌起来。

这个类金字塔古迹的顶部发现了大量的冶铜用坩埚残片,人们似乎在这里同时集中炼铜,具有表演的可能性,这似乎是某种重大仪式行为,与“女娲补天”神话传说中女娲炼五色石的情节类似。

围绕小土山周围的山头上,还发现有30多座积石冢群址,整个积石冢群都是圆锥形、大抹顶。

红山文化分布区域与仰韶文化分布区域属于环蒙古高原南部草原森林地带,在那时,两地在气候上是类似的,都要明显比现在潮湿温暖,自然是酝酿出了类似的生产生活模式的两大文化集团。

在红山文化后期,气候逐渐变化了,向寒冷和干燥方向发展,仰韶文化区域的北部或西部区域受此影响明显,纬度更偏北的红山文化受到的影响就更大了,气候变化带来的灾难撒向这两个姊妹文化区域。

华北平原虽然也向干燥和寒冷方向发展,但情况要好的多。仰韶人口东移,红山人口南移成为各自的必然选择。

两大移民群体交汇于华北平原北部,冲突在所难免,通过一系列战斗,最终受到气候变化影响小一些的仰韶文化人口胜利,华北平原归属于仰韶文化人口。黄帝大战蚩尤也许就是如此情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hueiji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