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地方特产

莆田美食推荐?(莆田美食推荐?)

时间: 2023-07-06 本站作者

1. 莆田美食推荐?

1.莆田卤面:莆田卤面是莆田特色小吃之一,面条用手工拉制,加入葱姜蒜和各种调料炒制后再用鸡汤和卤水煮熟,配上一些鸭脖子、肉糜、豆皮、鸭脚爪、猪肝、花生等配料,味道鲜美。

2.海蛎饼:海蛎饼是莆田最有名的特色小吃之一,选用新鲜的海蛎,加上面粉、葱姜等调味品制成饼状,再在锅中煎熟。外脆内软,鲜香可口。

3.麦煎:麦煎是莆田的传统美食之一,它是用糯米粉和红薯粉混合而成的,再加上豆沙、花生酱等馅料,放在烤盘上用火烤制而成,外皮酥脆,内馅软糯。

4.炒米粉:炒米粉是莆田的特色小吃之一,是将米粉、肉丝、蔬菜等材料炒熟后再加入调料而成,味道香鲜,口感细腻。

5.煎粿:煎粿是莆田的特色传统小吃之一,它是由糯米粉、绿豆粉等淀粉制成,内馅可以有肉、虾仁、香菇等,口感软糯。

6.红团:红团是莆田的特色年节食品之一,它是由糯米粉、红豆沙等原料制成,包在椰子、花生、芝麻等馅料中,口感软糯香甜。

7.鱼丸:鱼丸是莆田的传统特色小吃之一,它是由新鲜鲜鱼肉剁成泥,加入淀粉、调味料制成的,口感弹嫩。

8.莆田煎包:莆田煎包是莆田的传统特色小吃之一,与传统的包子不同,莆田煎包是将包子用平底锅煎成金黄色后再蒸熟,外酥里嫩,味道香鲜可口。

9.泗粉:泗粉是莆田的传统特色小吃之一,它是由绿豆粉、木薯粉等制成,口感柔软,一般配上肉丝、虾皮、豆腐皮、蒜泥等调料食用,味道鲜美。

10.焖豆腐:焖豆腐是莆田的特色菜品之一,选用鲜嫩豆腐切成块状,与肉类、鱼类等食材搭配,再用各种调料焖煮而成,口感香醇。

2. 莆田美食推荐?

1.莆田卤面:莆田卤面是莆田特色小吃之一,面条用手工拉制,加入葱姜蒜和各种调料炒制后再用鸡汤和卤水煮熟,配上一些鸭脖子、肉糜、豆皮、鸭脚爪、猪肝、花生等配料,味道鲜美。

2.海蛎饼:海蛎饼是莆田最有名的特色小吃之一,选用新鲜的海蛎,加上面粉、葱姜等调味品制成饼状,再在锅中煎熟。外脆内软,鲜香可口。

3.麦煎:麦煎是莆田的传统美食之一,它是用糯米粉和红薯粉混合而成的,再加上豆沙、花生酱等馅料,放在烤盘上用火烤制而成,外皮酥脆,内馅软糯。

4.炒米粉:炒米粉是莆田的特色小吃之一,是将米粉、肉丝、蔬菜等材料炒熟后再加入调料而成,味道香鲜,口感细腻。

5.煎粿:煎粿是莆田的特色传统小吃之一,它是由糯米粉、绿豆粉等淀粉制成,内馅可以有肉、虾仁、香菇等,口感软糯。

6.红团:红团是莆田的特色年节食品之一,它是由糯米粉、红豆沙等原料制成,包在椰子、花生、芝麻等馅料中,口感软糯香甜。

7.鱼丸:鱼丸是莆田的传统特色小吃之一,它是由新鲜鲜鱼肉剁成泥,加入淀粉、调味料制成的,口感弹嫩。

8.莆田煎包:莆田煎包是莆田的传统特色小吃之一,与传统的包子不同,莆田煎包是将包子用平底锅煎成金黄色后再蒸熟,外酥里嫩,味道香鲜可口。

9.泗粉:泗粉是莆田的传统特色小吃之一,它是由绿豆粉、木薯粉等制成,口感柔软,一般配上肉丝、虾皮、豆腐皮、蒜泥等调料食用,味道鲜美。

10.焖豆腐:焖豆腐是莆田的特色菜品之一,选用鲜嫩豆腐切成块状,与肉类、鱼类等食材搭配,再用各种调料焖煮而成,口感香醇。

3. 莆田立蛏做法?

莆田立蛏是福建莆田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主要材料是蛏子肉和葱姜蒜等调料。下面是莆田立蛏的做法:

所需材料:

立蛏肉、葱、姜、蒜、豆瓣酱、盐、白糖、料酒、鸡精、淀粉、香油

步骤:

1. 将蛏肉洗净,去掉杂质,然后在开水中烫熟备用。

2. 葱姜蒜切成末备用。

3. 锅中放入适量油,烧热后加入豆瓣酱,煸炒出红油,然后加入葱姜蒜末煸炒香。

4. 将熟蛏肉放入锅中翻炒均匀,加入适量的盐、白糖、料酒、鸡精调味。

5. 另外取一小碗淀粉加入适量水调成浆备用。

6. 待蛏肉入味后,加入淀粉浆搅拌均匀,使其变稠。

7. 最后淋上香油即可。

温馨提示:

1. 煮熟的蛏肉不要煮太久,否则会变得硬。

2. 建议选用豆瓣酱较少辣的品牌,以免影响口感。

4. 莆田鸡卷正宗做法?

莆田鸡卷是莆田民间的一种传统小吃,也常用于宴席之上。

鸡卷的做法

先把瘦肉剁碎,加上香菇、虾仁、尾梨、冬瓜条、五香、胡椒等佐料,再用猪的网油裹卷,切成半寸左右的圆粒状,油炸成焦黄色,趁热沾上酱醋,酥脆香甜、五味俱全。

其特点是色泽金黄,酥脆鲜香,甜中带咸,清爽可口。

鸡卷是用猪网油包裹猪肉、香菇、虾肉、荸荠等多种配料合成的馅物,制成条状,经油炸而成。外表如鸡皮之状,形似鸡腿,因而得名。用猪网油作皮料,又薄又韧,油炸后酥浓香浓。馅物加上山珍海味,还有又脆又甜的荸荠,食之不腻,百尝不厌。

鸡卷可称得上是一种方便熟食,便于携带,便于贮藏。如果是郊外春游,或是登山赏景,随带一袋鸡卷,数瓶啤酒,休憩时席地而坐,细细品尝,不亦快哉!

(主料辅料)

豆腐皮2张、番茄1个、净冬笋125克、面粉25克、净荸荠100克、胡椒粉001克、兴化米粉100克、白酱油30克、花生仁25克、白糖15克、水发香菇10克、醋15克、黑木耳5克、味精5克、干淀粉125克、花生油500克、湿淀粉10克(约耗100克)、芝麻酱7克)

(烹制方法)

1.兴化米粉人沸水中氽一下捞出,放在盆里,倒入干淀粉揉成粉泥,然后将花生、荸荠、冬笋、香菇剁成米粒大,与兴华米粉泥搅拌,加入味精3克、白酱油15克、芝麻酱,揉成馅料。黑木耳洗净。番菇洗净,切片。白糖、白酱油15克、醋、胡椒粉、湿淀粉、味精2克调匀成卤汁。

2.将每张豆腐皮摊平,上铺馅料,卷紧成圆棍状,用面粉调成糊封口,待封口于后,每卷切成2.4厘米宽的斜块成鸡卷生坯。

3.炒锅置旺火,下入花生油,烧至八成热=ת,将鸡卷生坯下锅。炸至两面呈金黄色时,滗去油,锅回旺火,放人黑木耳、番茄片稍炒,倒入卤汁勾芡,颠翻均匀,装盘即成。

5. 莆田立蛏做法?

莆田立蛏是福建莆田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主要材料是蛏子肉和葱姜蒜等调料。下面是莆田立蛏的做法:

所需材料:

立蛏肉、葱、姜、蒜、豆瓣酱、盐、白糖、料酒、鸡精、淀粉、香油

步骤:

1. 将蛏肉洗净,去掉杂质,然后在开水中烫熟备用。

2. 葱姜蒜切成末备用。

3. 锅中放入适量油,烧热后加入豆瓣酱,煸炒出红油,然后加入葱姜蒜末煸炒香。

4. 将熟蛏肉放入锅中翻炒均匀,加入适量的盐、白糖、料酒、鸡精调味。

5. 另外取一小碗淀粉加入适量水调成浆备用。

6. 待蛏肉入味后,加入淀粉浆搅拌均匀,使其变稠。

7. 最后淋上香油即可。

温馨提示:

1. 煮熟的蛏肉不要煮太久,否则会变得硬。

2. 建议选用豆瓣酱较少辣的品牌,以免影响口感。

6. 莆田缢蛏做法?

蛏是莆田的海鲜名产质疑,其吃法多样,做法有蛏熘、竖蛏、盐蛏、鲜蛏炒蛋,清炒等等做法,特别是蛏熘,是莆田的大大小小店铺人们最喜欢的一道汤菜。

蛏熘不仅是平时桌上的一道汤菜,而且具有滋补、清热的效用;但是它为什么叫蛏熘呢?

原来这个“熘”字在莆田沿海有个传说,旧时某年,沿海一带爆发瘟疫,严重威胁百姓生命和健康,部分的村庄还有人员去世现象。令人不解的是最靠近海边的几个村落村民都好好的,所以当时的民医葱治疗的病人过程悟出一个道理:沿海的几个村庄都养殖缢蛏,吃过缢蛏制作的各类清汤,是蛏在起治病作用。

于是在民医的宣传上,瘟疫肆虐的各村民都煮起蛏粥吃,果然不就瘟疫就“溜”了。老百姓说,是蛏把疫病驱赶走了,于是在群众中逐渐流传一种吃蛏熘驱病的传说。在饮食文化中,有人把“溜”在改为“熘”字,取谐音求吉利,也更切合烹饪本意。于是“蛏熘”在后人的传承中,就成了一道宴席上的美食,如今也成为全国各处莆田店的美食之一。

7. 莆田缢蛏做法?

蛏是莆田的海鲜名产质疑,其吃法多样,做法有蛏熘、竖蛏、盐蛏、鲜蛏炒蛋,清炒等等做法,特别是蛏熘,是莆田的大大小小店铺人们最喜欢的一道汤菜。

蛏熘不仅是平时桌上的一道汤菜,而且具有滋补、清热的效用;但是它为什么叫蛏熘呢?

原来这个“熘”字在莆田沿海有个传说,旧时某年,沿海一带爆发瘟疫,严重威胁百姓生命和健康,部分的村庄还有人员去世现象。令人不解的是最靠近海边的几个村落村民都好好的,所以当时的民医葱治疗的病人过程悟出一个道理:沿海的几个村庄都养殖缢蛏,吃过缢蛏制作的各类清汤,是蛏在起治病作用。

于是在民医的宣传上,瘟疫肆虐的各村民都煮起蛏粥吃,果然不就瘟疫就“溜”了。老百姓说,是蛏把疫病驱赶走了,于是在群众中逐渐流传一种吃蛏熘驱病的传说。在饮食文化中,有人把“溜”在改为“熘”字,取谐音求吉利,也更切合烹饪本意。于是“蛏熘”在后人的传承中,就成了一道宴席上的美食,如今也成为全国各处莆田店的美食之一。

8. 莆田小吃?

1、卤面,口味香甜、滑润、浓郁,是由各种配料做成卤汤与面团混起来的地方传统风味小吃。分为漳州卤面、莆田卤面、泉州卤面、福州卤面。

2、荔枝肉是福建省福州市、莆田市等地的一道特色传统名菜,属于闽菜系;该菜品已有二三百年历史。因原料中有白色的荸荠和切成十字花刀的猪肉,烹调后因外形型似荔枝而得名。

3、兴化炒米粉,是福建莆田著名的特色小吃,莆田十大城市名片之之一。莆田米粉白如雪、细如丝,略有米香味,干脆可贮藏。

9. 闽南十大卤面排名?

一、莆田卤面

莆田卤面是福建莆田的一道传统美食,韧性十足的面条,加入瘦肉、香菇、干贝、海蛎、章鱼、蛏干等各种配料,用文火慢慢的炖成一锅汤汁粘稠、味道鲜美的卤面。

二、焖豆腐

焖豆腐是莆田人过年时的第一道菜,在各种婚宴、寿宴也肯定会出现它的影子。

所采用的豆腐是莆田特产的“九月珠”做成的,又嫩又好吃。

焖豆腐的做法就是把豆腐捏碎,和鸡蛋液、猪肉、各种海鲜干货、各种蔬菜一起焖,一直焖到汤汁收紧,这样豆腐才够入味。

焖豆腐又鲜又香,非常好吃,但是只有在莆田人的宴席上,才能吃到这样慢慢焖出来的绝顶美食。#10分钟快手菜#

三、兴化米粉

兴化米粉是中国最早的快餐之一。它是莆田著名的土特产,始于宋代,相传为宋治平间,兴化军主簿黎畛受命协助钱四娘在莆田兴建木兰陂水利工程时所创。

四、妈祖面

妈祖面是福建省莆田市沿海地区的一种地方特色小吃,属于闽菜系。它是莆田沿海百姓生活中一道不可或缺的主菜肴,每逢亲友来访时,当地主人便会特别端出一碗色、香、味俱全,寓意着妈祖赐予的平安、吉祥、富贵、长寿的线面,来迎接尊贵的客人,彰显主人的诚意和良好的祝愿。

五、炝肉

炝肉,是福建莆田民间特有一道特色传统名肴。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制作原料主要有猪里脊肉等。

六、莆田红团

红团,福建莆仙地区特色小吃,蒸食,由皮和馅两部分构成。红团是莆仙最有特色的传统喜庆节日食品,过年时家家必做。

七、煎包

将面皮包入馅料包成包子。把深缘平锅烧热,把花生油均匀地滴洒在锅面上,然后把包子逐个整齐摆入锅内煎制。另用面粉50克加水750克和成水面糊,均匀迅速地浇入锅内,加盖,用旺火焖煮到水干即熟,开盖改用小火,在包子上淋少许花生油,再加盖焖1分钟后开盖,即用长型平铲铲起煎包,把煎黄的一面朝上盛放在平盘中。

八、软粿

加清汤吃,是汤圆;做成扁圆形,拌和芝麻、花生和白糖,这就是金钱粿,我们老家还有一种吃饭,就是把煮熟的糯米球压进炒熟的豆粉麦粉和白糖中,压扁后,这些粉和糖自然就沾在上面,本地人把它叫做“软粿”。莆田人在糯米丸里包黑芝麻、花生瓣和白糖等,原本满腹糯米粉的汤圆也有了新的内涵。

九、金钱粿,扁圆形,与古代的铜钱有点相似,乡人为了讨点吉祥,很自然地把它称为“金钱粿”。酒宴上金钱粿,寓意是恭喜发财、大吉大利等。

十、白切羊肉

白切羊肉是莆田的传统名菜,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选山里羊肉的夹腿部位为主料,以当地手工方法所酿窝子酱油等调料煮制而成。成菜色鲜味醇,肉质紧密,酱香浓郁,风味别致,是秋冬季节的时令佳肴。传统吃法跟葱白段、香醋、甜面酱、辣椒油四味碟,供食者佐食。

10. 福建十大卤面排名?

一、莆田卤面

莆田卤面是福建莆田的一道传统美食,韧性十足的面条,加入瘦肉、香菇、干贝、海蛎、章鱼、蛏干等各种配料,用文火慢慢的炖成一锅汤汁粘稠、味道鲜美的卤面。

二、焖豆腐

焖豆腐是莆田人过年时的第一道菜,在各种婚宴、寿宴也肯定会出现它的影子。

所采用的豆腐是莆田特产的“九月珠”做成的,又嫩又好吃。

焖豆腐的做法就是把豆腐捏碎,和鸡蛋液、猪肉、各种海鲜干货、各种蔬菜一起焖,一直焖到汤汁收紧,这样豆腐才够入味。

焖豆腐又鲜又香,非常好吃,但是只有在莆田人的宴席上,才能吃到这样慢慢焖出来的绝顶美食。#10分钟快手菜#

三、兴化米粉

兴化米粉是中国最早的快餐之一。它是莆田著名的土特产,始于宋代,相传为宋治平间,兴化军主簿黎畛受命协助钱四娘在莆田兴建木兰陂水利工程时所创。

四、妈祖面

妈祖面是福建省莆田市沿海地区的一种地方特色小吃,属于闽菜系。它是莆田沿海百姓生活中一道不可或缺的主菜肴,每逢亲友来访时,当地主人便会特别端出一碗色、香、味俱全,寓意着妈祖赐予的平安、吉祥、富贵、长寿的线面,来迎接尊贵的客人,彰显主人的诚意和良好的祝愿。

五、炝肉

炝肉,是福建莆田民间特有一道特色传统名肴。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制作原料主要有猪里脊肉等。

六、莆田红团

红团,福建莆仙地区特色小吃,蒸食,由皮和馅两部分构成。红团是莆仙最有特色的传统喜庆节日食品,过年时家家必做。

七、煎包

将面皮包入馅料包成包子。把深缘平锅烧热,把花生油均匀地滴洒在锅面上,然后把包子逐个整齐摆入锅内煎制。另用面粉50克加水750克和成水面糊,均匀迅速地浇入锅内,加盖,用旺火焖煮到水干即熟,开盖改用小火,在包子上淋少许花生油,再加盖焖1分钟后开盖,即用长型平铲铲起煎包,把煎黄的一面朝上盛放在平盘中。

八、软粿

加清汤吃,是汤圆;做成扁圆形,拌和芝麻、花生和白糖,这就是金钱粿,我们老家还有一种吃饭,就是把煮熟的糯米球压进炒熟的豆粉麦粉和白糖中,压扁后,这些粉和糖自然就沾在上面,本地人把它叫做“软粿”。莆田人在糯米丸里包黑芝麻、花生瓣和白糖等,原本满腹糯米粉的汤圆也有了新的内涵。

九、金钱粿,扁圆形,与古代的铜钱有点相似,乡人为了讨点吉祥,很自然地把它称为“金钱粿”。酒宴上金钱粿,寓意是恭喜发财、大吉大利等。

十、白切羊肉

白切羊肉是莆田的传统名菜,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选山里羊肉的夹腿部位为主料,以当地手工方法所酿窝子酱油等调料煮制而成。成菜色鲜味醇,肉质紧密,酱香浓郁,风味别致,是秋冬季节的时令佳肴。传统吃法跟葱白段、香醋、甜面酱、辣椒油四味碟,供食者佐食。

11. 莆田立蛏做法?

莆田立蛏是福建莆田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主要材料是蛏子肉和葱姜蒜等调料。下面是莆田立蛏的做法:

所需材料:

立蛏肉、葱、姜、蒜、豆瓣酱、盐、白糖、料酒、鸡精、淀粉、香油

步骤:

1. 将蛏肉洗净,去掉杂质,然后在开水中烫熟备用。

2. 葱姜蒜切成末备用。

3. 锅中放入适量油,烧热后加入豆瓣酱,煸炒出红油,然后加入葱姜蒜末煸炒香。

4. 将熟蛏肉放入锅中翻炒均匀,加入适量的盐、白糖、料酒、鸡精调味。

5. 另外取一小碗淀粉加入适量水调成浆备用。

6. 待蛏肉入味后,加入淀粉浆搅拌均匀,使其变稠。

7. 最后淋上香油即可。

温馨提示:

1. 煮熟的蛏肉不要煮太久,否则会变得硬。

2. 建议选用豆瓣酱较少辣的品牌,以免影响口感。

12. 莆田缢蛏做法?

蛏是莆田的海鲜名产质疑,其吃法多样,做法有蛏熘、竖蛏、盐蛏、鲜蛏炒蛋,清炒等等做法,特别是蛏熘,是莆田的大大小小店铺人们最喜欢的一道汤菜。

蛏熘不仅是平时桌上的一道汤菜,而且具有滋补、清热的效用;但是它为什么叫蛏熘呢?

原来这个“熘”字在莆田沿海有个传说,旧时某年,沿海一带爆发瘟疫,严重威胁百姓生命和健康,部分的村庄还有人员去世现象。令人不解的是最靠近海边的几个村落村民都好好的,所以当时的民医葱治疗的病人过程悟出一个道理:沿海的几个村庄都养殖缢蛏,吃过缢蛏制作的各类清汤,是蛏在起治病作用。

于是在民医的宣传上,瘟疫肆虐的各村民都煮起蛏粥吃,果然不就瘟疫就“溜”了。老百姓说,是蛏把疫病驱赶走了,于是在群众中逐渐流传一种吃蛏熘驱病的传说。在饮食文化中,有人把“溜”在改为“熘”字,取谐音求吉利,也更切合烹饪本意。于是“蛏熘”在后人的传承中,就成了一道宴席上的美食,如今也成为全国各处莆田店的美食之一。

13. 福建莆田鸡卷怎么做?

莆田鸡卷是莆田民间的一种传统小吃,也常用于宴席之上。   鸡卷的做法   先把瘦肉剁碎,加上香菇、虾仁、尾梨、冬瓜条、五香、胡椒等佐料,再用猪的网油裹卷,切成半寸左右的圆粒状,油炸成焦黄色,趁热沾上酱醋,酥脆香甜、五味俱全。   其特点是色泽金黄,酥脆鲜香,甜中带咸,清爽可口。   鸡卷是用猪网油包裹猪肉、香菇、虾肉、荸荠等多种配料合成的馅物,制成条状,经油炸而成。外表如鸡皮之状,形似鸡腿,因而得名。用猪网油作皮料,又薄又韧,油炸后酥浓香浓。馅物加上山珍海味,还有又脆又甜的荸荠,食之不腻,百尝不厌。   鸡卷可称得上是一种方便熟食,便于携带,便于贮藏。如果是郊外春游,或是登山赏景,随带一袋鸡卷,数瓶啤酒,休憩时席地而坐,细细品尝,不亦快哉!   (主料辅料)   豆腐皮2 张、番茄1 个、净冬笋125 克、面粉25 克、净荸荠100 克、胡椒粉001 克、兴化米粉100 克、白酱油30 克、花生仁25 克、白糖15 克、水发香菇10 克、醋15 克、黑木耳5 克、味精5 克、干淀粉125 克、花生油500 克、湿淀粉10 克(约耗100 克)、芝麻酱7 克 )   (烹制方法)   1. 兴化米粉人沸水中氽一下捞出,放在盆里,倒入干淀粉揉成粉泥,然后将花生、荸荠、冬笋、香菇剁成米粒大,与兴华米粉泥搅拌,加入味精3 克、白酱油15 克、芝麻酱,揉成馅料。黑木耳洗净。番菇洗净,切片。白糖、白酱油15 克、醋、胡椒粉、湿淀粉、味精2 克调匀成卤汁。   2. 将每张豆腐皮摊平,上铺馅料,卷紧成圆棍状,用面粉调成糊封口,待封口于后,每卷切成2.4 厘米宽的斜块成鸡卷生坯。   3. 炒锅置旺火,下入花生油,烧至八成热,将鸡卷生坯下锅。炸至两面呈金黄色时,滗去油,锅回旺火,放人黑木耳、番茄片稍炒,倒入卤汁勾芡,颠翻均匀,装盘即成。   (工艺关键〕   1. 若豆腐皮脆硬,可喷水少许,用湿布盖上,使之回软,然后再包馅料。   2. 炸鸡卷生坯,必须旺火热油,迅速炸定形,则不易破碎。   (风味特点)   此品为福建风味素菜。以豆腐皮为主料,包以兴化米粉、花生、荸荠、冬笋等制成的馅料,卷紧切斜块,炸制后,加黑木耳、番茄片稍炒,勾芡而成。菜色金黄,外酥内嫩,酸辣可口,别有风味

14. 闽南十大卤面排名?

一、莆田卤面

莆田卤面是福建莆田的一道传统美食,韧性十足的面条,加入瘦肉、香菇、干贝、海蛎、章鱼、蛏干等各种配料,用文火慢慢的炖成一锅汤汁粘稠、味道鲜美的卤面。

二、焖豆腐

焖豆腐是莆田人过年时的第一道菜,在各种婚宴、寿宴也肯定会出现它的影子。

所采用的豆腐是莆田特产的“九月珠”做成的,又嫩又好吃。

焖豆腐的做法就是把豆腐捏碎,和鸡蛋液、猪肉、各种海鲜干货、各种蔬菜一起焖,一直焖到汤汁收紧,这样豆腐才够入味。

焖豆腐又鲜又香,非常好吃,但是只有在莆田人的宴席上,才能吃到这样慢慢焖出来的绝顶美食。#10分钟快手菜#

三、兴化米粉

兴化米粉是中国最早的快餐之一。它是莆田著名的土特产,始于宋代,相传为宋治平间,兴化军主簿黎畛受命协助钱四娘在莆田兴建木兰陂水利工程时所创。

四、妈祖面

妈祖面是福建省莆田市沿海地区的一种地方特色小吃,属于闽菜系。它是莆田沿海百姓生活中一道不可或缺的主菜肴,每逢亲友来访时,当地主人便会特别端出一碗色、香、味俱全,寓意着妈祖赐予的平安、吉祥、富贵、长寿的线面,来迎接尊贵的客人,彰显主人的诚意和良好的祝愿。

五、炝肉

炝肉,是福建莆田民间特有一道特色传统名肴。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制作原料主要有猪里脊肉等。

六、莆田红团

红团,福建莆仙地区特色小吃,蒸食,由皮和馅两部分构成。红团是莆仙最有特色的传统喜庆节日食品,过年时家家必做。

七、煎包

将面皮包入馅料包成包子。把深缘平锅烧热,把花生油均匀地滴洒在锅面上,然后把包子逐个整齐摆入锅内煎制。另用面粉50克加水750克和成水面糊,均匀迅速地浇入锅内,加盖,用旺火焖煮到水干即熟,开盖改用小火,在包子上淋少许花生油,再加盖焖1分钟后开盖,即用长型平铲铲起煎包,把煎黄的一面朝上盛放在平盘中。

八、软粿

加清汤吃,是汤圆;做成扁圆形,拌和芝麻、花生和白糖,这就是金钱粿,我们老家还有一种吃饭,就是把煮熟的糯米球压进炒熟的豆粉麦粉和白糖中,压扁后,这些粉和糖自然就沾在上面,本地人把它叫做“软粿”。莆田人在糯米丸里包黑芝麻、花生瓣和白糖等,原本满腹糯米粉的汤圆也有了新的内涵。

九、金钱粿,扁圆形,与古代的铜钱有点相似,乡人为了讨点吉祥,很自然地把它称为“金钱粿”。酒宴上金钱粿,寓意是恭喜发财、大吉大利等。

十、白切羊肉

白切羊肉是莆田的传统名菜,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选山里羊肉的夹腿部位为主料,以当地手工方法所酿窝子酱油等调料煮制而成。成菜色鲜味醇,肉质紧密,酱香浓郁,风味别致,是秋冬季节的时令佳肴。传统吃法跟葱白段、香醋、甜面酱、辣椒油四味碟,供食者佐食。

15. 莆田鸡卷正宗做法?

莆田鸡卷是莆田民间的一种传统小吃,也常用于宴席之上。

鸡卷的做法

先把瘦肉剁碎,加上香菇、虾仁、尾梨、冬瓜条、五香、胡椒等佐料,再用猪的网油裹卷,切成半寸左右的圆粒状,油炸成焦黄色,趁热沾上酱醋,酥脆香甜、五味俱全。

其特点是色泽金黄,酥脆鲜香,甜中带咸,清爽可口。

鸡卷是用猪网油包裹猪肉、香菇、虾肉、荸荠等多种配料合成的馅物,制成条状,经油炸而成。外表如鸡皮之状,形似鸡腿,因而得名。用猪网油作皮料,又薄又韧,油炸后酥浓香浓。馅物加上山珍海味,还有又脆又甜的荸荠,食之不腻,百尝不厌。

鸡卷可称得上是一种方便熟食,便于携带,便于贮藏。如果是郊外春游,或是登山赏景,随带一袋鸡卷,数瓶啤酒,休憩时席地而坐,细细品尝,不亦快哉!

(主料辅料)

豆腐皮2张、番茄1个、净冬笋125克、面粉25克、净荸荠100克、胡椒粉001克、兴化米粉100克、白酱油30克、花生仁25克、白糖15克、水发香菇10克、醋15克、黑木耳5克、味精5克、干淀粉125克、花生油500克、湿淀粉10克(约耗100克)、芝麻酱7克)

(烹制方法)

1.兴化米粉人沸水中氽一下捞出,放在盆里,倒入干淀粉揉成粉泥,然后将花生、荸荠、冬笋、香菇剁成米粒大,与兴华米粉泥搅拌,加入味精3克、白酱油15克、芝麻酱,揉成馅料。黑木耳洗净。番菇洗净,切片。白糖、白酱油15克、醋、胡椒粉、湿淀粉、味精2克调匀成卤汁。

2.将每张豆腐皮摊平,上铺馅料,卷紧成圆棍状,用面粉调成糊封口,待封口于后,每卷切成2.4厘米宽的斜块成鸡卷生坯。

3.炒锅置旺火,下入花生油,烧至八成热=ת,将鸡卷生坯下锅。炸至两面呈金黄色时,滗去油,锅回旺火,放人黑木耳、番茄片稍炒,倒入卤汁勾芡,颠翻均匀,装盘即成。

16. 福建十大卤面排名?

一、莆田卤面

莆田卤面是福建莆田的一道传统美食,韧性十足的面条,加入瘦肉、香菇、干贝、海蛎、章鱼、蛏干等各种配料,用文火慢慢的炖成一锅汤汁粘稠、味道鲜美的卤面。

二、焖豆腐

焖豆腐是莆田人过年时的第一道菜,在各种婚宴、寿宴也肯定会出现它的影子。

所采用的豆腐是莆田特产的“九月珠”做成的,又嫩又好吃。

焖豆腐的做法就是把豆腐捏碎,和鸡蛋液、猪肉、各种海鲜干货、各种蔬菜一起焖,一直焖到汤汁收紧,这样豆腐才够入味。

焖豆腐又鲜又香,非常好吃,但是只有在莆田人的宴席上,才能吃到这样慢慢焖出来的绝顶美食。#10分钟快手菜#

三、兴化米粉

兴化米粉是中国最早的快餐之一。它是莆田著名的土特产,始于宋代,相传为宋治平间,兴化军主簿黎畛受命协助钱四娘在莆田兴建木兰陂水利工程时所创。

四、妈祖面

妈祖面是福建省莆田市沿海地区的一种地方特色小吃,属于闽菜系。它是莆田沿海百姓生活中一道不可或缺的主菜肴,每逢亲友来访时,当地主人便会特别端出一碗色、香、味俱全,寓意着妈祖赐予的平安、吉祥、富贵、长寿的线面,来迎接尊贵的客人,彰显主人的诚意和良好的祝愿。

五、炝肉

炝肉,是福建莆田民间特有一道特色传统名肴。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制作原料主要有猪里脊肉等。

六、莆田红团

红团,福建莆仙地区特色小吃,蒸食,由皮和馅两部分构成。红团是莆仙最有特色的传统喜庆节日食品,过年时家家必做。

七、煎包

将面皮包入馅料包成包子。把深缘平锅烧热,把花生油均匀地滴洒在锅面上,然后把包子逐个整齐摆入锅内煎制。另用面粉50克加水750克和成水面糊,均匀迅速地浇入锅内,加盖,用旺火焖煮到水干即熟,开盖改用小火,在包子上淋少许花生油,再加盖焖1分钟后开盖,即用长型平铲铲起煎包,把煎黄的一面朝上盛放在平盘中。

八、软粿

加清汤吃,是汤圆;做成扁圆形,拌和芝麻、花生和白糖,这就是金钱粿,我们老家还有一种吃饭,就是把煮熟的糯米球压进炒熟的豆粉麦粉和白糖中,压扁后,这些粉和糖自然就沾在上面,本地人把它叫做“软粿”。莆田人在糯米丸里包黑芝麻、花生瓣和白糖等,原本满腹糯米粉的汤圆也有了新的内涵。

九、金钱粿,扁圆形,与古代的铜钱有点相似,乡人为了讨点吉祥,很自然地把它称为“金钱粿”。酒宴上金钱粿,寓意是恭喜发财、大吉大利等。

十、白切羊肉

白切羊肉是莆田的传统名菜,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选山里羊肉的夹腿部位为主料,以当地手工方法所酿窝子酱油等调料煮制而成。成菜色鲜味醇,肉质紧密,酱香浓郁,风味别致,是秋冬季节的时令佳肴。传统吃法跟葱白段、香醋、甜面酱、辣椒油四味碟,供食者佐食。

17. 莆田鸡卷正宗做法?

莆田鸡卷是莆田民间的一种传统小吃,也常用于宴席之上。

鸡卷的做法

先把瘦肉剁碎,加上香菇、虾仁、尾梨、冬瓜条、五香、胡椒等佐料,再用猪的网油裹卷,切成半寸左右的圆粒状,油炸成焦黄色,趁热沾上酱醋,酥脆香甜、五味俱全。

其特点是色泽金黄,酥脆鲜香,甜中带咸,清爽可口。

鸡卷是用猪网油包裹猪肉、香菇、虾肉、荸荠等多种配料合成的馅物,制成条状,经油炸而成。外表如鸡皮之状,形似鸡腿,因而得名。用猪网油作皮料,又薄又韧,油炸后酥浓香浓。馅物加上山珍海味,还有又脆又甜的荸荠,食之不腻,百尝不厌。

鸡卷可称得上是一种方便熟食,便于携带,便于贮藏。如果是郊外春游,或是登山赏景,随带一袋鸡卷,数瓶啤酒,休憩时席地而坐,细细品尝,不亦快哉!

(主料辅料)

豆腐皮2张、番茄1个、净冬笋125克、面粉25克、净荸荠100克、胡椒粉001克、兴化米粉100克、白酱油30克、花生仁25克、白糖15克、水发香菇10克、醋15克、黑木耳5克、味精5克、干淀粉125克、花生油500克、湿淀粉10克(约耗100克)、芝麻酱7克)

(烹制方法)

1.兴化米粉人沸水中氽一下捞出,放在盆里,倒入干淀粉揉成粉泥,然后将花生、荸荠、冬笋、香菇剁成米粒大,与兴华米粉泥搅拌,加入味精3克、白酱油15克、芝麻酱,揉成馅料。黑木耳洗净。番菇洗净,切片。白糖、白酱油15克、醋、胡椒粉、湿淀粉、味精2克调匀成卤汁。

2.将每张豆腐皮摊平,上铺馅料,卷紧成圆棍状,用面粉调成糊封口,待封口于后,每卷切成2.4厘米宽的斜块成鸡卷生坯。

3.炒锅置旺火,下入花生油,烧至八成热=ת,将鸡卷生坯下锅。炸至两面呈金黄色时,滗去油,锅回旺火,放人黑木耳、番茄片稍炒,倒入卤汁勾芡,颠翻均匀,装盘即成。

18. 莆田小吃?

1、卤面,口味香甜、滑润、浓郁,是由各种配料做成卤汤与面团混起来的地方传统风味小吃。分为漳州卤面、莆田卤面、泉州卤面、福州卤面。

2、荔枝肉是福建省福州市、莆田市等地的一道特色传统名菜,属于闽菜系;该菜品已有二三百年历史。因原料中有白色的荸荠和切成十字花刀的猪肉,烹调后因外形型似荔枝而得名。

3、兴化炒米粉,是福建莆田著名的特色小吃,莆田十大城市名片之之一。莆田米粉白如雪、细如丝,略有米香味,干脆可贮藏。

19. 莆田立蛏做法?

莆田立蛏是福建莆田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主要材料是蛏子肉和葱姜蒜等调料。下面是莆田立蛏的做法:

所需材料:

立蛏肉、葱、姜、蒜、豆瓣酱、盐、白糖、料酒、鸡精、淀粉、香油

步骤:

1. 将蛏肉洗净,去掉杂质,然后在开水中烫熟备用。

2. 葱姜蒜切成末备用。

3. 锅中放入适量油,烧热后加入豆瓣酱,煸炒出红油,然后加入葱姜蒜末煸炒香。

4. 将熟蛏肉放入锅中翻炒均匀,加入适量的盐、白糖、料酒、鸡精调味。

5. 另外取一小碗淀粉加入适量水调成浆备用。

6. 待蛏肉入味后,加入淀粉浆搅拌均匀,使其变稠。

7. 最后淋上香油即可。

温馨提示:

1. 煮熟的蛏肉不要煮太久,否则会变得硬。

2. 建议选用豆瓣酱较少辣的品牌,以免影响口感。

20. 莆田美食推荐?

1.莆田卤面:莆田卤面是莆田特色小吃之一,面条用手工拉制,加入葱姜蒜和各种调料炒制后再用鸡汤和卤水煮熟,配上一些鸭脖子、肉糜、豆皮、鸭脚爪、猪肝、花生等配料,味道鲜美。

2.海蛎饼:海蛎饼是莆田最有名的特色小吃之一,选用新鲜的海蛎,加上面粉、葱姜等调味品制成饼状,再在锅中煎熟。外脆内软,鲜香可口。

3.麦煎:麦煎是莆田的传统美食之一,它是用糯米粉和红薯粉混合而成的,再加上豆沙、花生酱等馅料,放在烤盘上用火烤制而成,外皮酥脆,内馅软糯。

4.炒米粉:炒米粉是莆田的特色小吃之一,是将米粉、肉丝、蔬菜等材料炒熟后再加入调料而成,味道香鲜,口感细腻。

5.煎粿:煎粿是莆田的特色传统小吃之一,它是由糯米粉、绿豆粉等淀粉制成,内馅可以有肉、虾仁、香菇等,口感软糯。

6.红团:红团是莆田的特色年节食品之一,它是由糯米粉、红豆沙等原料制成,包在椰子、花生、芝麻等馅料中,口感软糯香甜。

7.鱼丸:鱼丸是莆田的传统特色小吃之一,它是由新鲜鲜鱼肉剁成泥,加入淀粉、调味料制成的,口感弹嫩。

8.莆田煎包:莆田煎包是莆田的传统特色小吃之一,与传统的包子不同,莆田煎包是将包子用平底锅煎成金黄色后再蒸熟,外酥里嫩,味道香鲜可口。

9.泗粉:泗粉是莆田的传统特色小吃之一,它是由绿豆粉、木薯粉等制成,口感柔软,一般配上肉丝、虾皮、豆腐皮、蒜泥等调料食用,味道鲜美。

10.焖豆腐:焖豆腐是莆田的特色菜品之一,选用鲜嫩豆腐切成块状,与肉类、鱼类等食材搭配,再用各种调料焖煮而成,口感香醇。

21. 福建莆田鸡卷怎么做?

莆田鸡卷是莆田民间的一种传统小吃,也常用于宴席之上。   鸡卷的做法   先把瘦肉剁碎,加上香菇、虾仁、尾梨、冬瓜条、五香、胡椒等佐料,再用猪的网油裹卷,切成半寸左右的圆粒状,油炸成焦黄色,趁热沾上酱醋,酥脆香甜、五味俱全。   其特点是色泽金黄,酥脆鲜香,甜中带咸,清爽可口。   鸡卷是用猪网油包裹猪肉、香菇、虾肉、荸荠等多种配料合成的馅物,制成条状,经油炸而成。外表如鸡皮之状,形似鸡腿,因而得名。用猪网油作皮料,又薄又韧,油炸后酥浓香浓。馅物加上山珍海味,还有又脆又甜的荸荠,食之不腻,百尝不厌。   鸡卷可称得上是一种方便熟食,便于携带,便于贮藏。如果是郊外春游,或是登山赏景,随带一袋鸡卷,数瓶啤酒,休憩时席地而坐,细细品尝,不亦快哉!   (主料辅料)   豆腐皮2 张、番茄1 个、净冬笋125 克、面粉25 克、净荸荠100 克、胡椒粉001 克、兴化米粉100 克、白酱油30 克、花生仁25 克、白糖15 克、水发香菇10 克、醋15 克、黑木耳5 克、味精5 克、干淀粉125 克、花生油500 克、湿淀粉10 克(约耗100 克)、芝麻酱7 克 )   (烹制方法)   1. 兴化米粉人沸水中氽一下捞出,放在盆里,倒入干淀粉揉成粉泥,然后将花生、荸荠、冬笋、香菇剁成米粒大,与兴华米粉泥搅拌,加入味精3 克、白酱油15 克、芝麻酱,揉成馅料。黑木耳洗净。番菇洗净,切片。白糖、白酱油15 克、醋、胡椒粉、湿淀粉、味精2 克调匀成卤汁。   2. 将每张豆腐皮摊平,上铺馅料,卷紧成圆棍状,用面粉调成糊封口,待封口于后,每卷切成2.4 厘米宽的斜块成鸡卷生坯。   3. 炒锅置旺火,下入花生油,烧至八成热,将鸡卷生坯下锅。炸至两面呈金黄色时,滗去油,锅回旺火,放人黑木耳、番茄片稍炒,倒入卤汁勾芡,颠翻均匀,装盘即成。   (工艺关键〕   1. 若豆腐皮脆硬,可喷水少许,用湿布盖上,使之回软,然后再包馅料。   2. 炸鸡卷生坯,必须旺火热油,迅速炸定形,则不易破碎。   (风味特点)   此品为福建风味素菜。以豆腐皮为主料,包以兴化米粉、花生、荸荠、冬笋等制成的馅料,卷紧切斜块,炸制后,加黑木耳、番茄片稍炒,勾芡而成。菜色金黄,外酥内嫩,酸辣可口,别有风味

22. 福建十大卤面排名?

一、莆田卤面

莆田卤面是福建莆田的一道传统美食,韧性十足的面条,加入瘦肉、香菇、干贝、海蛎、章鱼、蛏干等各种配料,用文火慢慢的炖成一锅汤汁粘稠、味道鲜美的卤面。

二、焖豆腐

焖豆腐是莆田人过年时的第一道菜,在各种婚宴、寿宴也肯定会出现它的影子。

所采用的豆腐是莆田特产的“九月珠”做成的,又嫩又好吃。

焖豆腐的做法就是把豆腐捏碎,和鸡蛋液、猪肉、各种海鲜干货、各种蔬菜一起焖,一直焖到汤汁收紧,这样豆腐才够入味。

焖豆腐又鲜又香,非常好吃,但是只有在莆田人的宴席上,才能吃到这样慢慢焖出来的绝顶美食。#10分钟快手菜#

三、兴化米粉

兴化米粉是中国最早的快餐之一。它是莆田著名的土特产,始于宋代,相传为宋治平间,兴化军主簿黎畛受命协助钱四娘在莆田兴建木兰陂水利工程时所创。

四、妈祖面

妈祖面是福建省莆田市沿海地区的一种地方特色小吃,属于闽菜系。它是莆田沿海百姓生活中一道不可或缺的主菜肴,每逢亲友来访时,当地主人便会特别端出一碗色、香、味俱全,寓意着妈祖赐予的平安、吉祥、富贵、长寿的线面,来迎接尊贵的客人,彰显主人的诚意和良好的祝愿。

五、炝肉

炝肉,是福建莆田民间特有一道特色传统名肴。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制作原料主要有猪里脊肉等。

六、莆田红团

红团,福建莆仙地区特色小吃,蒸食,由皮和馅两部分构成。红团是莆仙最有特色的传统喜庆节日食品,过年时家家必做。

七、煎包

将面皮包入馅料包成包子。把深缘平锅烧热,把花生油均匀地滴洒在锅面上,然后把包子逐个整齐摆入锅内煎制。另用面粉50克加水750克和成水面糊,均匀迅速地浇入锅内,加盖,用旺火焖煮到水干即熟,开盖改用小火,在包子上淋少许花生油,再加盖焖1分钟后开盖,即用长型平铲铲起煎包,把煎黄的一面朝上盛放在平盘中。

八、软粿

加清汤吃,是汤圆;做成扁圆形,拌和芝麻、花生和白糖,这就是金钱粿,我们老家还有一种吃饭,就是把煮熟的糯米球压进炒熟的豆粉麦粉和白糖中,压扁后,这些粉和糖自然就沾在上面,本地人把它叫做“软粿”。莆田人在糯米丸里包黑芝麻、花生瓣和白糖等,原本满腹糯米粉的汤圆也有了新的内涵。

九、金钱粿,扁圆形,与古代的铜钱有点相似,乡人为了讨点吉祥,很自然地把它称为“金钱粿”。酒宴上金钱粿,寓意是恭喜发财、大吉大利等。

十、白切羊肉

白切羊肉是莆田的传统名菜,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选山里羊肉的夹腿部位为主料,以当地手工方法所酿窝子酱油等调料煮制而成。成菜色鲜味醇,肉质紧密,酱香浓郁,风味别致,是秋冬季节的时令佳肴。传统吃法跟葱白段、香醋、甜面酱、辣椒油四味碟,供食者佐食。

23. 莆田鸡卷正宗做法?

莆田鸡卷是莆田民间的一种传统小吃,也常用于宴席之上。

鸡卷的做法

先把瘦肉剁碎,加上香菇、虾仁、尾梨、冬瓜条、五香、胡椒等佐料,再用猪的网油裹卷,切成半寸左右的圆粒状,油炸成焦黄色,趁热沾上酱醋,酥脆香甜、五味俱全。

其特点是色泽金黄,酥脆鲜香,甜中带咸,清爽可口。

鸡卷是用猪网油包裹猪肉、香菇、虾肉、荸荠等多种配料合成的馅物,制成条状,经油炸而成。外表如鸡皮之状,形似鸡腿,因而得名。用猪网油作皮料,又薄又韧,油炸后酥浓香浓。馅物加上山珍海味,还有又脆又甜的荸荠,食之不腻,百尝不厌。

鸡卷可称得上是一种方便熟食,便于携带,便于贮藏。如果是郊外春游,或是登山赏景,随带一袋鸡卷,数瓶啤酒,休憩时席地而坐,细细品尝,不亦快哉!

(主料辅料)

豆腐皮2张、番茄1个、净冬笋125克、面粉25克、净荸荠100克、胡椒粉001克、兴化米粉100克、白酱油30克、花生仁25克、白糖15克、水发香菇10克、醋15克、黑木耳5克、味精5克、干淀粉125克、花生油500克、湿淀粉10克(约耗100克)、芝麻酱7克)

(烹制方法)

1.兴化米粉人沸水中氽一下捞出,放在盆里,倒入干淀粉揉成粉泥,然后将花生、荸荠、冬笋、香菇剁成米粒大,与兴华米粉泥搅拌,加入味精3克、白酱油15克、芝麻酱,揉成馅料。黑木耳洗净。番菇洗净,切片。白糖、白酱油15克、醋、胡椒粉、湿淀粉、味精2克调匀成卤汁。

2.将每张豆腐皮摊平,上铺馅料,卷紧成圆棍状,用面粉调成糊封口,待封口于后,每卷切成2.4厘米宽的斜块成鸡卷生坯。

3.炒锅置旺火,下入花生油,烧至八成热=ת,将鸡卷生坯下锅。炸至两面呈金黄色时,滗去油,锅回旺火,放人黑木耳、番茄片稍炒,倒入卤汁勾芡,颠翻均匀,装盘即成。

24. 福建十大卤面排名?

一、莆田卤面

莆田卤面是福建莆田的一道传统美食,韧性十足的面条,加入瘦肉、香菇、干贝、海蛎、章鱼、蛏干等各种配料,用文火慢慢的炖成一锅汤汁粘稠、味道鲜美的卤面。

二、焖豆腐

焖豆腐是莆田人过年时的第一道菜,在各种婚宴、寿宴也肯定会出现它的影子。

所采用的豆腐是莆田特产的“九月珠”做成的,又嫩又好吃。

焖豆腐的做法就是把豆腐捏碎,和鸡蛋液、猪肉、各种海鲜干货、各种蔬菜一起焖,一直焖到汤汁收紧,这样豆腐才够入味。

焖豆腐又鲜又香,非常好吃,但是只有在莆田人的宴席上,才能吃到这样慢慢焖出来的绝顶美食。#10分钟快手菜#

三、兴化米粉

兴化米粉是中国最早的快餐之一。它是莆田著名的土特产,始于宋代,相传为宋治平间,兴化军主簿黎畛受命协助钱四娘在莆田兴建木兰陂水利工程时所创。

四、妈祖面

妈祖面是福建省莆田市沿海地区的一种地方特色小吃,属于闽菜系。它是莆田沿海百姓生活中一道不可或缺的主菜肴,每逢亲友来访时,当地主人便会特别端出一碗色、香、味俱全,寓意着妈祖赐予的平安、吉祥、富贵、长寿的线面,来迎接尊贵的客人,彰显主人的诚意和良好的祝愿。

五、炝肉

炝肉,是福建莆田民间特有一道特色传统名肴。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制作原料主要有猪里脊肉等。

六、莆田红团

红团,福建莆仙地区特色小吃,蒸食,由皮和馅两部分构成。红团是莆仙最有特色的传统喜庆节日食品,过年时家家必做。

七、煎包

将面皮包入馅料包成包子。把深缘平锅烧热,把花生油均匀地滴洒在锅面上,然后把包子逐个整齐摆入锅内煎制。另用面粉50克加水750克和成水面糊,均匀迅速地浇入锅内,加盖,用旺火焖煮到水干即熟,开盖改用小火,在包子上淋少许花生油,再加盖焖1分钟后开盖,即用长型平铲铲起煎包,把煎黄的一面朝上盛放在平盘中。

八、软粿

加清汤吃,是汤圆;做成扁圆形,拌和芝麻、花生和白糖,这就是金钱粿,我们老家还有一种吃饭,就是把煮熟的糯米球压进炒熟的豆粉麦粉和白糖中,压扁后,这些粉和糖自然就沾在上面,本地人把它叫做“软粿”。莆田人在糯米丸里包黑芝麻、花生瓣和白糖等,原本满腹糯米粉的汤圆也有了新的内涵。

九、金钱粿,扁圆形,与古代的铜钱有点相似,乡人为了讨点吉祥,很自然地把它称为“金钱粿”。酒宴上金钱粿,寓意是恭喜发财、大吉大利等。

十、白切羊肉

白切羊肉是莆田的传统名菜,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选山里羊肉的夹腿部位为主料,以当地手工方法所酿窝子酱油等调料煮制而成。成菜色鲜味醇,肉质紧密,酱香浓郁,风味别致,是秋冬季节的时令佳肴。传统吃法跟葱白段、香醋、甜面酱、辣椒油四味碟,供食者佐食。

25. 莆田小吃?

1、卤面,口味香甜、滑润、浓郁,是由各种配料做成卤汤与面团混起来的地方传统风味小吃。分为漳州卤面、莆田卤面、泉州卤面、福州卤面。

2、荔枝肉是福建省福州市、莆田市等地的一道特色传统名菜,属于闽菜系;该菜品已有二三百年历史。因原料中有白色的荸荠和切成十字花刀的猪肉,烹调后因外形型似荔枝而得名。

3、兴化炒米粉,是福建莆田著名的特色小吃,莆田十大城市名片之之一。莆田米粉白如雪、细如丝,略有米香味,干脆可贮藏。

26. 莆田缢蛏做法?

蛏是莆田的海鲜名产质疑,其吃法多样,做法有蛏熘、竖蛏、盐蛏、鲜蛏炒蛋,清炒等等做法,特别是蛏熘,是莆田的大大小小店铺人们最喜欢的一道汤菜。

蛏熘不仅是平时桌上的一道汤菜,而且具有滋补、清热的效用;但是它为什么叫蛏熘呢?

原来这个“熘”字在莆田沿海有个传说,旧时某年,沿海一带爆发瘟疫,严重威胁百姓生命和健康,部分的村庄还有人员去世现象。令人不解的是最靠近海边的几个村落村民都好好的,所以当时的民医葱治疗的病人过程悟出一个道理:沿海的几个村庄都养殖缢蛏,吃过缢蛏制作的各类清汤,是蛏在起治病作用。

于是在民医的宣传上,瘟疫肆虐的各村民都煮起蛏粥吃,果然不就瘟疫就“溜”了。老百姓说,是蛏把疫病驱赶走了,于是在群众中逐渐流传一种吃蛏熘驱病的传说。在饮食文化中,有人把“溜”在改为“熘”字,取谐音求吉利,也更切合烹饪本意。于是“蛏熘”在后人的传承中,就成了一道宴席上的美食,如今也成为全国各处莆田店的美食之一。

27. 福建莆田鸡卷怎么做?

莆田鸡卷是莆田民间的一种传统小吃,也常用于宴席之上。   鸡卷的做法   先把瘦肉剁碎,加上香菇、虾仁、尾梨、冬瓜条、五香、胡椒等佐料,再用猪的网油裹卷,切成半寸左右的圆粒状,油炸成焦黄色,趁热沾上酱醋,酥脆香甜、五味俱全。   其特点是色泽金黄,酥脆鲜香,甜中带咸,清爽可口。   鸡卷是用猪网油包裹猪肉、香菇、虾肉、荸荠等多种配料合成的馅物,制成条状,经油炸而成。外表如鸡皮之状,形似鸡腿,因而得名。用猪网油作皮料,又薄又韧,油炸后酥浓香浓。馅物加上山珍海味,还有又脆又甜的荸荠,食之不腻,百尝不厌。   鸡卷可称得上是一种方便熟食,便于携带,便于贮藏。如果是郊外春游,或是登山赏景,随带一袋鸡卷,数瓶啤酒,休憩时席地而坐,细细品尝,不亦快哉!   (主料辅料)   豆腐皮2 张、番茄1 个、净冬笋125 克、面粉25 克、净荸荠100 克、胡椒粉001 克、兴化米粉100 克、白酱油30 克、花生仁25 克、白糖15 克、水发香菇10 克、醋15 克、黑木耳5 克、味精5 克、干淀粉125 克、花生油500 克、湿淀粉10 克(约耗100 克)、芝麻酱7 克 )   (烹制方法)   1. 兴化米粉人沸水中氽一下捞出,放在盆里,倒入干淀粉揉成粉泥,然后将花生、荸荠、冬笋、香菇剁成米粒大,与兴华米粉泥搅拌,加入味精3 克、白酱油15 克、芝麻酱,揉成馅料。黑木耳洗净。番菇洗净,切片。白糖、白酱油15 克、醋、胡椒粉、湿淀粉、味精2 克调匀成卤汁。   2. 将每张豆腐皮摊平,上铺馅料,卷紧成圆棍状,用面粉调成糊封口,待封口于后,每卷切成2.4 厘米宽的斜块成鸡卷生坯。   3. 炒锅置旺火,下入花生油,烧至八成热,将鸡卷生坯下锅。炸至两面呈金黄色时,滗去油,锅回旺火,放人黑木耳、番茄片稍炒,倒入卤汁勾芡,颠翻均匀,装盘即成。   (工艺关键〕   1. 若豆腐皮脆硬,可喷水少许,用湿布盖上,使之回软,然后再包馅料。   2. 炸鸡卷生坯,必须旺火热油,迅速炸定形,则不易破碎。   (风味特点)   此品为福建风味素菜。以豆腐皮为主料,包以兴化米粉、花生、荸荠、冬笋等制成的馅料,卷紧切斜块,炸制后,加黑木耳、番茄片稍炒,勾芡而成。菜色金黄,外酥内嫩,酸辣可口,别有风味

28. 莆田小吃?

1、卤面,口味香甜、滑润、浓郁,是由各种配料做成卤汤与面团混起来的地方传统风味小吃。分为漳州卤面、莆田卤面、泉州卤面、福州卤面。

2、荔枝肉是福建省福州市、莆田市等地的一道特色传统名菜,属于闽菜系;该菜品已有二三百年历史。因原料中有白色的荸荠和切成十字花刀的猪肉,烹调后因外形型似荔枝而得名。

3、兴化炒米粉,是福建莆田著名的特色小吃,莆田十大城市名片之之一。莆田米粉白如雪、细如丝,略有米香味,干脆可贮藏。

29. 闽南十大卤面排名?

一、莆田卤面

莆田卤面是福建莆田的一道传统美食,韧性十足的面条,加入瘦肉、香菇、干贝、海蛎、章鱼、蛏干等各种配料,用文火慢慢的炖成一锅汤汁粘稠、味道鲜美的卤面。

二、焖豆腐

焖豆腐是莆田人过年时的第一道菜,在各种婚宴、寿宴也肯定会出现它的影子。

所采用的豆腐是莆田特产的“九月珠”做成的,又嫩又好吃。

焖豆腐的做法就是把豆腐捏碎,和鸡蛋液、猪肉、各种海鲜干货、各种蔬菜一起焖,一直焖到汤汁收紧,这样豆腐才够入味。

焖豆腐又鲜又香,非常好吃,但是只有在莆田人的宴席上,才能吃到这样慢慢焖出来的绝顶美食。#10分钟快手菜#

三、兴化米粉

兴化米粉是中国最早的快餐之一。它是莆田著名的土特产,始于宋代,相传为宋治平间,兴化军主簿黎畛受命协助钱四娘在莆田兴建木兰陂水利工程时所创。

四、妈祖面

妈祖面是福建省莆田市沿海地区的一种地方特色小吃,属于闽菜系。它是莆田沿海百姓生活中一道不可或缺的主菜肴,每逢亲友来访时,当地主人便会特别端出一碗色、香、味俱全,寓意着妈祖赐予的平安、吉祥、富贵、长寿的线面,来迎接尊贵的客人,彰显主人的诚意和良好的祝愿。

五、炝肉

炝肉,是福建莆田民间特有一道特色传统名肴。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制作原料主要有猪里脊肉等。

六、莆田红团

红团,福建莆仙地区特色小吃,蒸食,由皮和馅两部分构成。红团是莆仙最有特色的传统喜庆节日食品,过年时家家必做。

七、煎包

将面皮包入馅料包成包子。把深缘平锅烧热,把花生油均匀地滴洒在锅面上,然后把包子逐个整齐摆入锅内煎制。另用面粉50克加水750克和成水面糊,均匀迅速地浇入锅内,加盖,用旺火焖煮到水干即熟,开盖改用小火,在包子上淋少许花生油,再加盖焖1分钟后开盖,即用长型平铲铲起煎包,把煎黄的一面朝上盛放在平盘中。

八、软粿

加清汤吃,是汤圆;做成扁圆形,拌和芝麻、花生和白糖,这就是金钱粿,我们老家还有一种吃饭,就是把煮熟的糯米球压进炒熟的豆粉麦粉和白糖中,压扁后,这些粉和糖自然就沾在上面,本地人把它叫做“软粿”。莆田人在糯米丸里包黑芝麻、花生瓣和白糖等,原本满腹糯米粉的汤圆也有了新的内涵。

九、金钱粿,扁圆形,与古代的铜钱有点相似,乡人为了讨点吉祥,很自然地把它称为“金钱粿”。酒宴上金钱粿,寓意是恭喜发财、大吉大利等。

十、白切羊肉

白切羊肉是莆田的传统名菜,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选山里羊肉的夹腿部位为主料,以当地手工方法所酿窝子酱油等调料煮制而成。成菜色鲜味醇,肉质紧密,酱香浓郁,风味别致,是秋冬季节的时令佳肴。传统吃法跟葱白段、香醋、甜面酱、辣椒油四味碟,供食者佐食。

30. 闽南十大卤面排名?

一、莆田卤面

莆田卤面是福建莆田的一道传统美食,韧性十足的面条,加入瘦肉、香菇、干贝、海蛎、章鱼、蛏干等各种配料,用文火慢慢的炖成一锅汤汁粘稠、味道鲜美的卤面。

二、焖豆腐

焖豆腐是莆田人过年时的第一道菜,在各种婚宴、寿宴也肯定会出现它的影子。

所采用的豆腐是莆田特产的“九月珠”做成的,又嫩又好吃。

焖豆腐的做法就是把豆腐捏碎,和鸡蛋液、猪肉、各种海鲜干货、各种蔬菜一起焖,一直焖到汤汁收紧,这样豆腐才够入味。

焖豆腐又鲜又香,非常好吃,但是只有在莆田人的宴席上,才能吃到这样慢慢焖出来的绝顶美食。#10分钟快手菜#

三、兴化米粉

兴化米粉是中国最早的快餐之一。它是莆田著名的土特产,始于宋代,相传为宋治平间,兴化军主簿黎畛受命协助钱四娘在莆田兴建木兰陂水利工程时所创。

四、妈祖面

妈祖面是福建省莆田市沿海地区的一种地方特色小吃,属于闽菜系。它是莆田沿海百姓生活中一道不可或缺的主菜肴,每逢亲友来访时,当地主人便会特别端出一碗色、香、味俱全,寓意着妈祖赐予的平安、吉祥、富贵、长寿的线面,来迎接尊贵的客人,彰显主人的诚意和良好的祝愿。

五、炝肉

炝肉,是福建莆田民间特有一道特色传统名肴。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制作原料主要有猪里脊肉等。

六、莆田红团

红团,福建莆仙地区特色小吃,蒸食,由皮和馅两部分构成。红团是莆仙最有特色的传统喜庆节日食品,过年时家家必做。

七、煎包

将面皮包入馅料包成包子。把深缘平锅烧热,把花生油均匀地滴洒在锅面上,然后把包子逐个整齐摆入锅内煎制。另用面粉50克加水750克和成水面糊,均匀迅速地浇入锅内,加盖,用旺火焖煮到水干即熟,开盖改用小火,在包子上淋少许花生油,再加盖焖1分钟后开盖,即用长型平铲铲起煎包,把煎黄的一面朝上盛放在平盘中。

八、软粿

加清汤吃,是汤圆;做成扁圆形,拌和芝麻、花生和白糖,这就是金钱粿,我们老家还有一种吃饭,就是把煮熟的糯米球压进炒熟的豆粉麦粉和白糖中,压扁后,这些粉和糖自然就沾在上面,本地人把它叫做“软粿”。莆田人在糯米丸里包黑芝麻、花生瓣和白糖等,原本满腹糯米粉的汤圆也有了新的内涵。

九、金钱粿,扁圆形,与古代的铜钱有点相似,乡人为了讨点吉祥,很自然地把它称为“金钱粿”。酒宴上金钱粿,寓意是恭喜发财、大吉大利等。

十、白切羊肉

白切羊肉是莆田的传统名菜,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选山里羊肉的夹腿部位为主料,以当地手工方法所酿窝子酱油等调料煮制而成。成菜色鲜味醇,肉质紧密,酱香浓郁,风味别致,是秋冬季节的时令佳肴。传统吃法跟葱白段、香醋、甜面酱、辣椒油四味碟,供食者佐食。

31. 莆田美食推荐?

1.莆田卤面:莆田卤面是莆田特色小吃之一,面条用手工拉制,加入葱姜蒜和各种调料炒制后再用鸡汤和卤水煮熟,配上一些鸭脖子、肉糜、豆皮、鸭脚爪、猪肝、花生等配料,味道鲜美。

2.海蛎饼:海蛎饼是莆田最有名的特色小吃之一,选用新鲜的海蛎,加上面粉、葱姜等调味品制成饼状,再在锅中煎熟。外脆内软,鲜香可口。

3.麦煎:麦煎是莆田的传统美食之一,它是用糯米粉和红薯粉混合而成的,再加上豆沙、花生酱等馅料,放在烤盘上用火烤制而成,外皮酥脆,内馅软糯。

4.炒米粉:炒米粉是莆田的特色小吃之一,是将米粉、肉丝、蔬菜等材料炒熟后再加入调料而成,味道香鲜,口感细腻。

5.煎粿:煎粿是莆田的特色传统小吃之一,它是由糯米粉、绿豆粉等淀粉制成,内馅可以有肉、虾仁、香菇等,口感软糯。

6.红团:红团是莆田的特色年节食品之一,它是由糯米粉、红豆沙等原料制成,包在椰子、花生、芝麻等馅料中,口感软糯香甜。

7.鱼丸:鱼丸是莆田的传统特色小吃之一,它是由新鲜鲜鱼肉剁成泥,加入淀粉、调味料制成的,口感弹嫩。

8.莆田煎包:莆田煎包是莆田的传统特色小吃之一,与传统的包子不同,莆田煎包是将包子用平底锅煎成金黄色后再蒸熟,外酥里嫩,味道香鲜可口。

9.泗粉:泗粉是莆田的传统特色小吃之一,它是由绿豆粉、木薯粉等制成,口感柔软,一般配上肉丝、虾皮、豆腐皮、蒜泥等调料食用,味道鲜美。

10.焖豆腐:焖豆腐是莆田的特色菜品之一,选用鲜嫩豆腐切成块状,与肉类、鱼类等食材搭配,再用各种调料焖煮而成,口感香醇。

32. 福建莆田鸡卷怎么做?

莆田鸡卷是莆田民间的一种传统小吃,也常用于宴席之上。   鸡卷的做法   先把瘦肉剁碎,加上香菇、虾仁、尾梨、冬瓜条、五香、胡椒等佐料,再用猪的网油裹卷,切成半寸左右的圆粒状,油炸成焦黄色,趁热沾上酱醋,酥脆香甜、五味俱全。   其特点是色泽金黄,酥脆鲜香,甜中带咸,清爽可口。   鸡卷是用猪网油包裹猪肉、香菇、虾肉、荸荠等多种配料合成的馅物,制成条状,经油炸而成。外表如鸡皮之状,形似鸡腿,因而得名。用猪网油作皮料,又薄又韧,油炸后酥浓香浓。馅物加上山珍海味,还有又脆又甜的荸荠,食之不腻,百尝不厌。   鸡卷可称得上是一种方便熟食,便于携带,便于贮藏。如果是郊外春游,或是登山赏景,随带一袋鸡卷,数瓶啤酒,休憩时席地而坐,细细品尝,不亦快哉!   (主料辅料)   豆腐皮2 张、番茄1 个、净冬笋125 克、面粉25 克、净荸荠100 克、胡椒粉001 克、兴化米粉100 克、白酱油30 克、花生仁25 克、白糖15 克、水发香菇10 克、醋15 克、黑木耳5 克、味精5 克、干淀粉125 克、花生油500 克、湿淀粉10 克(约耗100 克)、芝麻酱7 克 )   (烹制方法)   1. 兴化米粉人沸水中氽一下捞出,放在盆里,倒入干淀粉揉成粉泥,然后将花生、荸荠、冬笋、香菇剁成米粒大,与兴华米粉泥搅拌,加入味精3 克、白酱油15 克、芝麻酱,揉成馅料。黑木耳洗净。番菇洗净,切片。白糖、白酱油15 克、醋、胡椒粉、湿淀粉、味精2 克调匀成卤汁。   2. 将每张豆腐皮摊平,上铺馅料,卷紧成圆棍状,用面粉调成糊封口,待封口于后,每卷切成2.4 厘米宽的斜块成鸡卷生坯。   3. 炒锅置旺火,下入花生油,烧至八成热,将鸡卷生坯下锅。炸至两面呈金黄色时,滗去油,锅回旺火,放人黑木耳、番茄片稍炒,倒入卤汁勾芡,颠翻均匀,装盘即成。   (工艺关键〕   1. 若豆腐皮脆硬,可喷水少许,用湿布盖上,使之回软,然后再包馅料。   2. 炸鸡卷生坯,必须旺火热油,迅速炸定形,则不易破碎。   (风味特点)   此品为福建风味素菜。以豆腐皮为主料,包以兴化米粉、花生、荸荠、冬笋等制成的馅料,卷紧切斜块,炸制后,加黑木耳、番茄片稍炒,勾芡而成。菜色金黄,外酥内嫩,酸辣可口,别有风味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hueiji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