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旅游攻略

乐山乌尤寺的历史(乐山乌尤寺的历史简介)

时间: 2023-07-03 本站作者
乐山乌尤寺 意外的惊喜

乌尤寺有哪些名人题刻过的楹联?

乌尤寺位于四川乐山市东岸,与凌云山(乐山大佛)并列,原名正觉寺,创建于唐,北宋时改今名。寺建于乌尤山上。乌尤山又称离堆,又名青衣山,位于乐山市东沫水(即大渡河)、若水(即青衣江)、铜河(即岷江)汇流处。寺中有尔雅台,传为汉犍为郡郭舍人注释《尔雅》处,尔雅台右侧临江绝壁凿有“中流砥柱”四字,字径5米,为明嘉靖乐山人彭汝实所书。寺中还有罗汉堂等许多楼台殿宇,绿瓦红墙,掩映其间,景色佳丽。清代大诗人、大书画家张船山(问陶)在《嘉定舟中》云:“凌云西岸古嘉州,江水潺谖抱郭流。绿影一堆漂不去,推船三面看乌尤。”“平羌江水绿迢遥,梦冷峨眉雪未消。爱看汉嘉山万迭,一山奇处一停桡。”将乐山美景描绘得如诗如画,令人陶醉。

乌尤寺各处还多众多名人题刻,如近现代名家赵熙、马一浮、何绍基、赵朴初等都在乌尤寺留下墨迹,是书法爱好者的好去处。

其中尤以蜀中大名士赵熙所书最多最有名。赵熙荣县人,为清末进士、御史,近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词人。民国时隐居荣县,与乌尤寺传度大师是至交,遍能大师又是其弟子,因此常在乌尤寺小住,留有众多诗文书法真迹。民国时出版的《乌尤山诗》,收录赵熙咏乌尤寺诗有70余篇。乌尤山上到处都有赵熙的书法题刻,如尔雅台楹联、“离堆”山门及楹联、《如此江山》词匾额、止息亭石刻等,以及钟鼓亭四周所嵌石碑上的14通《心经》石刻,《心经》石刻最为世人所知,赵熙53岁所书,书刻俱精,姿媚遒劲,错落有致,变化多端,有“民国兰亭”之誉,是为书法极品。 峨眉山、成都宝光寺都有此《心经》的复制碑刻。

[img]

乐山大佛景区的主要景点 盘点乐山大佛景区必看景点

1、乐山大佛,是人工幽刻在三江氾流峭壁的弥勒佛坐像,又名凌云大佛。示山大佛尖与山卉,足踏大江,双手无膝,脇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尖高14.7米,友髻有1021个,耳长6.72米,鼻七5.33米,眼状3.3米,肩寛24米,手的中指妖8.3米,脚背寛9米,长11米,可国坐百人以上。

2、乌尤寺,乌尤寺位于乌尤山上,始建于盛唐年间,与凌云寺相隔一水,吊桥可通。乌尤寺的建筑沿计跟随山势,曲折高低外也显玲珑雅致。该寺以佛殿、天王殿、弥陀殿、弥勒殿、观音殿等为主要建筑,还设有旷怡亭、听涛轩、尔雅阁等景点。自唐代以来的乌尤寺也是几经起落,现存的庙宇建筑都属清代风格。

3、麻浩崖墓,东汉至南北朝的墓葬群,游玩推荐:墓葬群、汉代麻浩崖墓是乐山附近最大的古代墓葬群,也是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墓葬群。在约200米、宽约25米的范围内有崖墓544座,其景密如蜂房。麻浩崖墓中保留了许多汉代画像石和文物,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可以位居蜀中汉代崖墓之首,为研究汉代的历史、文化、艺术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4、乐山睡佛,乌尤山、凌云山、龟城山构成的山形奇观,游玩推荐:远眺、自然奇迹,乐山睡佛是乐山的一一个巨型景观。乐山大佛背后的乌尤山、凌云山、龟城山构成的山形,就好似一尊巨型睡佛,也形成了佛中有佛”的奇观。睡佛四肢俱全,横卧在青衣,江的山脊线上,整个长度达4000余米。巨佛整体形态自然,是自然造就的奇迹。观看卧佛的最佳位置就在乐山市滨江路“福全门”。

5、灵宝塔,也叫凌云塔,建在凌云山灵宝峰的峰顶处。该塔建于唐代,整个塔形似四方锥形,为密檐式结构的砖筑宝塔。灵宝塔坐东向西,高38米,共没有13层,每层都开窗眼。而塔内中空,当中铺有石阶可以盘旋至塔顶。灵宝塔是嘉州古城的一座标志性建筑物。

6、凌云寺,凌云寺始建于唐开元初年(713年),曾数毁数修。现存的凌云寺建自清康熙六年1667年),寺内有天王殿、大雄殿和藏经楼等组成的三重四合院建筑。藏经楼原本是寺内收藏佛教典籍的地方,1930年新建的建筑,所以在结构上能看出明显的近代建筑风格。楼下还新没有“海师堂”,供奉大佛建造者海通法师,方便后人瞻仰。

乐山乌尤寺 意外的惊喜

乐山乌尤寺收不收门票

不收。

经查询马蜂窝官网上的资料,乐山乌尤寺不要门票,开放时间为上午8:00至下午18:00,一般是预约时间进寺观赏。

乌尤寺位于四川乐山市东岸,与凌云山乐山大佛并列,原名正觉寺,创建于唐,北宋时改今名。

乐山乌尤寺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hueiji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