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旅游攻略

四川剑门关历史(四川剑门关是哪个市区管)

时间: 2023-07-01 本站作者
去天下雄关剑门关,感受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你想去吗

剑门关的历史

根据史料记载,诸葛亮任蜀汉丞相时,见大小剑山之间有阁道三十里,又见大剑山中断处壁高千刃,天开一线,便在此垒石为关,以为屏障,称剑阁,又称剑阁关。后来诸葛亮五出祁山,姜维十一次北伐中原,都曾经过此地。

然而这里毕竟是入蜀咽喉、军事重镇,历史上烽火狼烟、江山易主的事情经常在这里发生。1700多年以来剑门关楼屡建屡败,又屡毁屡建。

唐朝以后,开始改称为剑门关。

原古关城楼是三层翘角式箭楼,阁楼正中悬一横匾,书“天下雄关”,顶楼正中的匾额题有“雄关天堑”。这座历经千余年的雄伟古关楼,在1935年修筑川陕公路时被全部拆毁。

1992年在关口川陕公路东侧崖底修建了关楼。2006年2月,关楼被大火烧成灰烬。

2009年9月至2010年4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关楼,是由上海同济大学设计。

[img]

剑门关的历史有谁知道?

广元剑阁剑门关历史: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以汉德县有大剑至小剑隘束之路三十里,连山绝险,于此地凿石架空为飞梁阁道。

以通行旅又于大剑山峭壁中断两崖相峙处,倚崖砌石为门,置阁尉,设戍守,谓之剑阁,成为军事要隘。

自隋朝以后,陕甘入蜀改道由葭萌县越牛头山,经达摩戍,直抵剑门关口,小剑至大剑关口的栈阁道渐废,剑阁之名亦由剑阁道的简称成为剑门关的别称。

扩展资料:

广元剑门雄关前山雄奇古劲,石梯依山傍崖步入云端,悬崖峭壁乱石嶙峋。后山却是松翠蓊郁、幽静雅致,古松漫山遍野,苍翠绵延,翠屏峰秀美幽深,山路曲折蜿蜒,荡舟湖间,别有韵味情趣。

剑门关主峰大剑山,海拔1200米,山顶有建于宋代的古庙――梁山寺,沿途可饱览剑门关、石笋峰、穿洞粱、仙女桥,舍生崖等景观。

剑门蜀道翠云廊是世界罕见的人工植造的古老行道树群体,分布在300余里的古驿道上,以剑门关为中心,东南到阆中,西南到梓潼。

北向昭化、广元,从南向北,从东向西,八千余株千年古柏如一条莽莽苍苍的巨龙逶迤于崇山峻岭之间。

翠云廊,苍烟护,苔花阴雨湿衣裳,回柯垂叶凉无度。无石不可眠,处处堪留句。龙蛇蜿蜒山缠互。

休称蜀道难,莫错剑门路。因而得翠云廊之雅名,这条古驿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驿道,比古罗马大道还早30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剑门关

四川剑阁县撤县设剑门关市,盘点中国那些想以著名关口更名的城市

剑门关是什么时候建成的

 剑门关蜀道始建于先秦,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是两千多年来连通中原与西南经济、文化的主动脉,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剑门关的来历是?

剑门关的来历:

三国时诸葛亮修建蜀道,见此地地形陡峭,两山峡谷间是天然关隘,于是就势修建了关卡以为蜀汉屏障。诸葛亮死后,姜维在此率兵抵抗钟会十万魏军,直至蜀汉降魏。

现代的剑门关关楼于20世纪80年代重修。2005年因火灾焚毁后重修。2008年因汶川大地震而毁坏后,在清代故址上修建现在所看到的剑门关楼。

扩展资料:

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司马错灭蜀,即由此道。相传战国时期,秦惠王欲吞蜀,苦于无路进蜀,谎称赠五金牛、五美女给蜀王,

蜀王信以为真,派身边五丁力士,劈山开道,入秦迎美女,运金牛,才开通了这条蜀道,称为“金牛道”,又称剑门蜀道。东汉永平四年(公元61年),司隶校尉杨厥重修剑门蜀道。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以汉德县(治今汉阳镇)有“大剑至小剑隘束之路三十里,连山绝险”,于此地“凿石架空为飞梁阁道,以通行旅”,又于大剑山峭壁中断两崖相峙处,倚崖砌石为门,置阁尉,设戍守,谓之剑阁,成为军事要隘。

自隋朝以后,陕甘入蜀改道由葭萌县越牛头山,经达摩戍(民间称大木树),直抵剑门关口,小剑至大剑关口的栈阁道渐废,“剑阁”之名亦由剑阁道的简称成为剑门关的别称。

因此,自唐至清的许多史籍中使用的“剑阁”、“剑门”之名均指剑门关一地。民国二年(1913年)改剑州为剑阁县后,“剑阁”才专指县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剑门关

剑门关在什么地方?介绍一下剑门关的典故

一、剑门关位于:四川省剑阁县剑门关镇。

剑门关镇隶属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剑阁县北部,东与张王镇、高观镇接壤,南、西与汉阳镇相连,北与下寺镇、昭化区毗邻,幅员面积132.4平方公里,辖2个社区、14个行政村,截至2013年总人口17248人。

蜀汉时称剑阁,隋唐时始称剑门关,置大剑镇,武则天圣历二年(699年)置剑门县,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撤县。清代已有剑门驿、剑义保、安仁乡等建置,民国时设剑门乡,1985年撤乡设镇,1992年更名剑门关镇。

二、相关典故:

1、姜维守关

景耀六年(262年),魏国伐蜀,汉中失守,姜维退守剑阁,带领五千精兵先后击退魏将诸葛绪和钟会,使魏兵难以攻克剑门关。于是,魏军统帅邓艾就放弃剑门,于当年十一月从阴平小道偷渡,进入江油,攻破绵竹关(今德阳黄许镇),直取成都,后主刘禅于十二月初一不战而降。

姜维等人起初听得诸葛瞻兵败,带兵从广汉和郪县(故城在今四川省三台县南)的通道撤退来查明虚实,不久接到后主立即撤兵的敕令,于是放下武器,解除甲胄,走到钟会在涪县的军营里投降。咸熙元年(公元264年),姜维在成都被魏兵所杀。虽然姜维镇守剑阁仅有三个月时间,而且最终未能守住剑门天险,但剑阁百姓却十分爱戴他,将他奉为神将。

2、诸葛亮砌石为门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军伐魏,路经大剑山,见群峰雄伟,山势险峻,便令军士凿山岩,架飞梁,搭栈道。在大剑山断崖之间的峡谷隘口砌石为门,故名剑门关。

扩展资料:

剑门雄关天下险

四川有“四绝”——九寨之奇、峨眉之秀、青城之幽、剑门之险。前三者已成旅游胜地,惟独剑门雄关,却像被人遗忘的角落。但是,它一直是日本以及东南亚游客的心仪之地。

伫立在剑门关前,仿佛是踩在一部恢宏的历史巨著上。脚下,就是诗仙李白慨叹“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剑门蜀道。这北起西安,南至成都的沧桑古道,曾是中原通往西南的咽喉要道,而处于剑门蜀道中心,位于四川广元的这剑门关,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兵家必争之地,凡有志于蜀中称王者,必先攻下这个天险。“打下剑门关,犹如得四川”,从三国孔明建关设尉起,剑门关就是一个异常雄险的古战场。

横亘在蜀道上的剑门关,是一座座绵延百里的砾岩山峰,所谓“剑门无寸土”就是指剑门那寸草不长的特大砾岩,从正面看,这石壁恰似铜墙铁壁的天然城郭,把自秦岭而来的千里群山横阻于此,也阻断了自中原而来的步履;从侧面看,则如排天巨浪,汹涌澎湃;从背面看,像一群飞驰的骏马,让一切来犯者望而生畏。

这雄险的关隘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造。古代的四川盆地是一个内海,在白垩纪地壳运动中海水下跌,海底石隆起,形成了坚硬的砾岩山体,这山体有七十二峰,峰峰像剑,大小剑山两山对峙,状似一道门,故称剑门。剑门蜀道就从门缝中蜿蜒穿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剑门关

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剑门关玻璃栈道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hueiji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