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译和赏析(全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首送别的诗。先看题目:少府,就是当时的县尉,掌一县的治安。之,到;之任,到任、赴任。蜀州,今四川省崇庆县。作者那时在长安,他的姓杜的朋友从长安外放到蜀州去做县尉。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 勃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王勃(649-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稷山)人。在初唐的文坛上,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号称“四杰”。
他的诗反映生活比较广阔,胸襟旷达爽朗,语言精美工致,声调圆转和婉,基本上扫除了六朝以来浓艳堆垛的恶习。
王勃存诗不多,却有显著的成就,因为“四杰”的诗在诗歌发展史上标志着新旧交替的过渡,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
这是一首送别的诗。先看题目:少府,就是当时的县尉,掌一县的治安。之,到;之任,到任、赴任。蜀州,今四川省崇庆县。
作者那时在长安,他的姓杜的朋友从长安外放到蜀州去做县尉。从长安到蜀州路途遥远,是相当难走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此去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自然要写一首诗送送。既然写诗,就要写出一点东西来,倾诉出一点独特的感受来。
这首诗没有落入俗套,它以爽朗乐观的基调发抒了送别挚友时的复杂情绪,表现出诗人旷达豪放的胸怀。
开头两句:城阙,指长安的城郭宫阙,宫门前的望楼叫做阙。辅,护持,夹辅。三秦,泛指当时长安附近的关中之地,三秦是承汉初的旧称。
项羽曾分秦地为雍、塞、霍三国,所以叫三秦。城阙辅三秦,是城阙以三秦为辅的意思。五津,指杜少府所在的地方。
长江自湔堰至犍为有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五个渡口,合称五津,都在四川。这句是说,遥望那四川省风烟缥缈而已。
这两句,前一句点出送别的地点,后一句点出行人要去的地方。这就交代出送友人去蜀州的主题,眉目十分清楚。
当然,这两句写得很含蓄。假如直说:我送别你在这长安城,你要到那四川去当县尉,这就索然无味了。
现在这样写,传神地摹画出两个老朋友恋恋不舍,一会儿望望长安城阙,一会儿翘首远方风烟缥缈的蜀州,分手时的神情动作都带了出来。
另外这两句,一句写近景气魄雄伟,长安古城以偌大个秦地来辅护,境界很壮阔。
一句写远景,写得又十分贴切,远景在风烟之中,穷目力所不能及,这里借风烟烘托出了诗人送别时的心情。
三、四两句承上而来,诗人这样安慰他的朋友:你为了做官的缘故,从长安远去蜀州,而我为了做官的缘故,从山西来到长安,大家都背乡别友有着同样的感触。
这里用两人处境相同、情感一致来慰藉朋友,借以减轻他孤身远行引起的悲愁情绪。
五、六两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诗人进一步申明自己的看法。
朋友分手,固然感到情绪低落,悲惨凄切,可是知心朋友是不会因为分隔万里而彼此疏远的,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会觉得好象近在咫尺一样。
曹植在他的《赠白马王彪》诗中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但这两句更为凝炼、概括。
最后两句是说:我们不要像小孩子和女子似的,在分手的路上让眼泪沾湿了袖。
整首诗写出了两人友情的真挚不移,并且表露了诗人浩阔的胸怀,远大的志向。这样来劝别远行的人,自然会使他精神开朗,意气高昂。
从文字风格上看,则是壮阔明朗、朴实严整,使人自然地觉得它有一种健康壮实的艺术美,这是那种意识低下、感情虚伪的宫廷文学所绝对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