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的资料(大足石刻的资料 十八层地狱)
大足石刻(The
Dazu
Rock
Carvings),是唐末、宋初时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宝顶山摩崖造像最为著名,是中国著名的古代石刻艺术。北山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城北1.5公里的北山。北山摩崖造像长约三百多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造像最初开凿于晚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至南宋1162年完成,历时250多年。现存雕刻造像四千六百多尊,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中的优秀代表。
[img]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是其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其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一共有五处,分别为北山石刻、宝顶山石刻、南山石刻、石篆山石刻、石门山石刻。下面就上述五山各列举一处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及介绍。
北山·转轮经藏窟·日月观音(六臂观音)
观音跌坐莲座上,她身具六手,上两手托日、月,后两手执长柄龙头斧与长剑,前两手捧钵及持杨柳枝。面庞丰满,秀盾垂目,雍容华贵,和蔼可亲。观音身后左右侧立二侍者,均身高1.33米。左边为,老者,头戴风帽,身着对襟长袍,左手执拂,右手于胸前竖二指,面部造型夸张,似含笑若有所悟,神情虔诚恭顺侍立,形象极为生动。体现了女性肌肤富有弹性的特点,给人留下一副雍容华贵、安详自在的贵妇人形象。
宝顶山·千手观音
一般说来,千手观音造像少则几只手,多则几十只手,以示观音的三十二变相和四十八大愿,其他的手皆用背光的形式来表现,以达到“千”的涵义。而我们古代的艺术家却在这里打造了一尊拥有1007只手、名副其实的千手观音,被誉为“天下奇观”。造像采用纵横交错,上下重叠,反侧相承,深涉错落的布局,在八十八平方米的石崖上,这些手纤细修长,千姿百态,金碧辉煌,构成了一幅犹如孔雀开屏的绚丽画面,令人眼花缭乱,心摇目眩。千手观音手中所执的各种法器,每一只手中还有一只眼,象征普观世界救苦救难。千手观音造像在中国佛教造像中比较普遍,但象这样名符其实,立体的石刻千手观音却世所罕见。“画人难画手”,要画出一百只不同形状的手都很不容易,更何况在坚硬的岩壁上打刻一千多只,而且手的姿势无一雷同,没有一只手在当时被打坏,这真可谓是鬼斧神工,让人叹为观止。因此这尊千手千眼观音造像被誉为“世界石刻艺术之瑰宝”。
南山·三清古洞
南山石刻是中国道教石窟造像最多、最集中、反映神仙系统最完整的石窟造像。第5号三清古洞,共刻像421尊,以道教最高神“三清”为主,配刻以“四御”及圣母、王母等群神,生动地反映了12世纪道教已由早期的老君、“三官”崇拜演变为神系、神阶明确的“三清”、“四御”信仰的历史事实。在中国宋代道教石窟中,此窟雕刻最为精美;就内容而言,是最完备而有系统的反映宋代道教神第的实物资料,有着极高的宗教、历史、艺术价值。
石篆山·孔子及十哲龛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活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及儒家的创始人,相传其弟子三千,有七十二贤,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宋真宗加谥为"至圣文宣王"。该龛中刻孔子坐像,其左右分别侍立颜回、闵损、冉有、端木赐、言偃、仲由、冉耕、宰我、冉求、卜商十大弟子像。这种造像风格,在我国石窟艺术中实属罕见。
石门山·西方三圣和十观音窟
此窟作品凿于南宋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是石门山石刻中最大、最精美的一窟。窟正中刻西方三圣主像,窟两壁为十圣观音:左壁,内—外:宝瓶手观音,宝蓝手观音,宝经手观音,宝扇手观音,杨柳观音,善财功德。右壁,内—外:宝珠手观音,宝镜手观音,莲花手观音,如意轮观音,数珠手观音,献珠龙女。窟正壁刻西方三圣,阿弥陀佛居中,头顶上方刻覆莲形宝盖,观音菩萨居左,大势至菩萨居右,皆头戴花冠,胸饰璎珞,身著柔薄袈裟,面目雅典秀丽,结跏跌坐。观音双手于身前持一柄莲花,冠前立一化佛。大势至冠前置一宝甁,双手于身前持如意。此处之十圣观音,是依据《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佛经凿造的。十圣观音头戴的花冠玲珑剔透,面形饱满祥和,情态高雅,身材苗条,身饰华丽,飘带绕身。头后饰圆形头光,身后饰身光,赤足亭亭玉立于并蒂莲上,显示出一尘不染,宝贵典雅的神情,在宋代石窟中,不失为精品佳作。
大足石刻(Dazu Rock Carvings)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为唐、五代、宋时所凿造,明、清两代亦续有开凿。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石窟之一。
分布于该县西南、西北和东北的扇区,共23处。较集中的有宝顶山、北山等19处。其中以宝顶山摩崖造像规模最大,造像最精美。除佛像和道教造像外,也有儒、佛、道同在一龛窟中的三教造像,而以佛教造像所占比例最大。
大足石刻代表了公元9—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是人类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它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唐、宋时期中国石窟艺术风格的重大发展和变化,具有前期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并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好而著称于世。
扩展资料:
宝顶石刻
宝顶山位于大足区龙岗街道东北15千米处,海拔527.83米。宝顶山摩崖造像始凿于南宋年间,四周2.5千米内山岩上遍刻佛像,包括以圣寿寺为中心的大佛湾、小佛湾造像。
南山石刻
南山,古名广华山,位于大足区城东南方向五华里处。山顶上原有道观,名玉皇观。南山石刻造像缘起于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属道教造像。明清两代稍有增补。
北山石刻
北山摩崖造像始刻于唐末,至南宋结束,和宝顶山石刻同为大足石刻中最大石刻,位于大足区城北2千米的北山上。以大佛湾为中心,遍及其四周的观音坡、营盘坡、佛耳岩、北塔寺共五处。长达500多米。岩高约7米,沿崖造像。从南到北形状若新月,龛窟如蜂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山摩崖石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位于中国直辖市重庆大足区境内,距重庆主城九区167公里,有74处5万余尊宗教石刻造像。它是唐末、宋初时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宝顶山摩崖造像为著。北山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城北1、5公里的北山。北山摩崖造像长约三百多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10万多躯,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为主,是中国晚期石窟造像艺术的典范。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等中国四大石窟齐名,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艺术创造力。1999年12月1日在摩洛哥历史文化名城马拉喀什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3届会议上表决通过,将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五处摩崖造像,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