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生活常识

瓦罐坟老人为什么不跑(瓦罐坟风俗什么时候被废除的)

时间: 2023-06-21 本站作者

“瓦罐坟”是一种比较比较残忍的丧葬形式。做子女的需要提前帮父母把坟墓修好,而这个坟墓看起来就像个瓦罐一样,所以大家都叫它瓦罐坟。除了看起来像瓦罐,这个坟墓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

中国包括中华文化圈的地区,和欧美其他国家有一个非常大的区别,那就是中华文化圈非常重视孝道,所谓百善孝为先!

在国外,子女成年后,一般会离开父母居住,之后也很少和父母聚在一起。但是国内不同,我们中国人对待父母长辈比较亲近,经常会陪伴父母。

这就是我们世代相传的孝道。大家普遍都形成了这么一个观念,孝顺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准则。

不过在民间传说中,却有一种名叫“瓦罐坟”的葬礼,完全违反了我们的孝道,这是怎么回事呢?

瓦罐坟

在民间传说中,“瓦罐坟”是一种比较比较残忍的丧葬形式。

做子女的需要提前帮父母把坟墓修好,而这个坟墓看起来就像个瓦罐一样,所以大家都叫它瓦罐坟。

除了看起来像瓦罐,这个坟墓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将活人送入其中!

当父母年满60之后,子女就需要将父母送进瓦罐坟,之后父母便住进了坟中,由子女送来日常的吃喝。

子女每送一顿饭,就为墓地加一块砖,随着时间的推移,砖块越加越多,最终将坟墓的入口封死,父母也就死于了墓中。

从瓦罐坟的这种丧葬形式来看,它非常残忍,哪有将活人送入坟墓去等待死亡的?

遇上比较心好的子女,还可以每顿多送点饭菜,一天少来几次,少加几块砖。

这要是遇到心狠的,多来几次,那不就是很快把父母给逼死了?这让居于墓中的父母会怎么想?

事实上,关于瓦罐坟的传说,大多数都来源于民间传说,并没有见载于官方史书。

不过一件事情的出现,肯定不会是空穴来风。民间相传的瓦罐坟,主要是来自于这么一个故事。

相传外邦进献了一只怪兽给皇帝,皇帝不认识,但又不能在外邦面前失了尊严,于是命众臣前来观看,认识这只怪兽的人重重有赏。

众人虽踊跃观看,却无一人识得比怪兽,后来一个臣子在给父亲送饭时说到了此事,他父亲虽然已身居瓦罐坟,但头脑还很清醒,很快认出了这只怪兽。

皇帝得知此事后非常高兴,这对父子帮他在番邦面前好好涨了一回脸。

于是他决定重赏这对父子,便下令,让这个老父亲活下来,之后也废除瓦罐坟这种丧葬形式了。

民间关于瓦罐坟的记载,大多都是源于这个故事,只不过大家传说的朝代不一样,有些说是秦朝的,有些说是唐朝的,反正在民间传说中,这种风俗确实曾经有过!

本文认为,“瓦罐坟”有可能短暂存在于历史中,只不过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有悖人伦的丧葬慢慢消失了,毕竟谁都会有老的一天,大家都不想要落得这样的结局。

在古代穷苦的年代,生活条件很差,生存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那个时候由于生活条件差,所以人均寿命并不高,五六十岁的人已经算是高寿了,20-40岁的人是家中最主要的劳动力。

古代机械能力不足,很大程度上都要依靠男人的体力,所以人在20-40岁时是比较吃香的。

而随着年龄的变大,各项机能下降,不能再从事大量的体力劳动了,所以老人的产出消耗比不再像以前一样,慢慢成为了家人的负担。

古代生活不易,一般家庭,哪里有能力养闲人,所以才会出现瓦罐坟这种现象。

事实上,无论是中国还是国外,在以前都存在过一些弃老习俗的传说故事。

日本有部著名的电影,就曾讲述过这种故事,穷苦的山村中,日子并不好过,所以村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父母老了之后,由儿子背上后山,老死于山中。

很多孝子不愿意如此对待父母,但为了让下一辈人活下去,他们不得不这么做。

说白了,都是因为那个时候太穷太苦了,父母和子女心照不宣都,将活下去的机会留给了下一代。

结语

“瓦罐坟”这种丧葬形式,非常残忍,把60岁以上的老人送进坟墓,送一顿饭加一块砖,这就相当于将人活埋,有悖人伦。

事实上,这种事情并没有记载于官方史料,仅仅流传于民间传说,不过我们从这些传说中也可以感受到当事人的无奈和无助,只能说那个社会太过于穷苦、黑暗了。

幸运的是,我们活在了现在这个美好的世界,能够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只希望永远不要看到“瓦罐坟”的出现。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hueiji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