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生活常识

为什么说林则徐是罪人(林则徐是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

时间: 2023-06-21 本站作者

近年来有说法认为林则徐其实是历史罪人。认为正是因为林则徐在广东禁言期间没有和应该政府全权合作,从而把战火引到了南京,造成签订《南京条约》的国耻。有些人就认为林则徐是罪人,这种说法不是很公正,由于历史局限性林则徐的有些做法也是情有可缘。

1839年6月3日,东莞虎门镇的一处海滩上,林则徐下令当众销毁鸦片。

观礼台的前面,挂著一面“钦差大臣奉旨查办广东海口事务大臣节制水陆各营总督部堂林”的黄绫长幡,广东各高级官员全部出席。

由于当时正值端午节前后,爱热闹的百姓也纷纷从各处赶来围观。

除此之外,外国人也被允许到现场参观,许多外商、各国领事、外国记者、传教士等等,纷纷由澳门或其他地方专程前来参观。

从6月3日开始,虎门销烟整整持续了23天。

在此过程中,《中国丛报》、《澳门月报》、《季度评论》、《新加坡自由新闻》、《广州纪时报》等外国人报纸全都大篇幅连续报道虎门销烟,而且得到与鸦片贸易无关的外国人支持及肯定。

借由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围观人群的广泛传播,林则徐虎门销烟很快成了国内外的新闻热点事件,影响十分巨大,且深远。

直到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依旧影响着我们。

也或许是巧合,虎门销烟结束的第一天,也就是6月26日,被定为“世界禁毒日”

但与此同时,关于林则徐虎门销烟的3点误会,至今仍未完全消除,还有人在错误示范。

误会一、林则徐导致了鸦片战争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第二年,也就是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

众所周知,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开端,从此我们的国家和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惨遭帝国主义列强蹂躏与瓜分。

而英国侵略者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就是林则徐虎门销烟。

因此,很多人错误地认为,是林则徐导致了鸦片战争,他是中国的罪人。

更可悲的是,连清政府的最高统治者,矢志中兴的道光皇帝,也支持了这一说法。

历朝历代,擅挑边衅可是重罪。

于是,林则徐成了替罪羊,被革职发配新疆戍边。

即便如此,林则徐也没有自暴自弃,怨天尤人。

在新疆伊犁的三年期间,他敏锐地察觉了沙俄的狼子野心,收集了许多珍贵的资料,为后来左宗棠收复新疆提供了重大帮助。

可以说,林则徐与左宗棠的“湘江夜话”,又一次改变了历史。

扯远了,言归正传,还是说回林则徐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吧。

英国侵略者之所以发动鸦片战争,其目的是打开中国的庞大市场,成为其产品的倾销地。

在经历过“羊吃人”运动之后,英国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工业产量急剧上升,已有的市场,包括英国的海外殖民地,都已经无法满足其需求。

传说中遍地是黄金的中国,广袤富饶的土地,四万万的海量人口,都成了他们垂涎欲滴的肥肉。

但闭关锁国的清政府,实行的是禁海政策,不允许民间与洋人通商。

即便是在广州这个仅有的通商口岸,以及作为中转站的澳门,长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下,英国人的商品也无法撬动中国市场,反倒是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等畅销欧洲。

直到19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对英贸易每年仍保持出超二三百万两白银的地位。

持续的贸易逆差下,卑劣的英国商人想到了“毁灭人种”的鸦片贸易,以满足他们追逐利润的无限欲望。

但即便是这种暴利的鸦片贸易,能够获利的也只是少部分英国商人。

而他们需要的是更加开放,多元的广阔的,整个中国市场。

因此,林则徐虎门销烟只是恰好成为了英国侵略者发动战争的借口。

即便没有林则徐,他们也会找到别的借口,或蓄意滋生事端。

这样的例子在帝国主义列强的身上比比皆是,不胜枚举,无需赘言。

误会二、林则徐是倡导禁烟第一人

除了挑起鸦片战争之外,倡导禁烟第一人,也是大家对林则徐的误会之一。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世界闻名,但清政府首倡禁烟的大臣,其实并不是林则徐。

这个人是,黄爵滋。

早在1831年(道光十一年),黄爵滋就多次提出严禁鸦片,禁止白银出海,相关的奏疏包括《纹银洋银并禁出洋疏》、《综核名实疏》、《六事疏》等。

但那时候清政府官员对于禁烟没有达成共识,道光皇帝也是迟疑不决。

尤其是后来,有人为了缓解朝廷财政亏空,提出了在民间种植罂粟的建议之后,禁烟的效果更是越来越差。

1838年,时任鸿胪寺卿的黄爵滋再次上书,力陈禁烟的重要性。他上的《严塞漏卮以培国本疏》列举了大量事实,说明民间吸食鸦片的严重危害。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黄爵滋创造性地提出了严惩吸食者的主张,而且手段极其激烈:

无论官民,吸食者给予一年期限戒烟,不成者平民处以死罪,官吏加等治罪。

黄爵滋的这次上书,终于引发了朝廷上关于禁烟的大辩论。

满大臣琦善等强烈反对,湖广总督林则徐、两广总督邓廷桢等汉大臣坚决支持。

琦善等人的理由是:国库亏空,鸦片的引入为朝廷获得了大笔关税收入,拉动了经济;

林则徐针锋相对:烟不禁绝国日贫,十余年后,岂惟无可筹之饷,抑且无可用之兵。

最终,禁烟派成功说服了道光帝。

道光登基之初,矢志中兴,想要延续康乾盛世的荣光,为此还为自己改名旻宁。

因此,当黄爵滋、林则徐等人措辞严厉地指出了继续放任鸦片贸易的严重危害之后,他开始害怕了,立即下令让林则徐卸任湖广总督,而转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主持禁烟事务。

从文章开头介绍的林则徐那一长串官职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道光帝的决心。

然而,当鸦片战争爆发之后,懦弱的道光帝却顺势把黑锅丢给了林则徐。

误会三、销毁鸦片的方法

我们说过,从1839年6月3日到25日,林则徐虎门销烟持续了23天。

期间销毁的鸦片总量,达到恐怖的200多万斤。

可是,对于虎门销烟的具体方法,同样又让很多人产生了误会,时至今日仍在做错误示范。

比如今年的某部电视剧,其中就有销毁鸦片的镜头,见下图:

看到了没有,电视剧的制作方把销毁鸦片简单理解成了烧毁鸦片,实在是令人咋舌。

有人要问,不这么做,那要怎么销毁鸦片呢?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时候,现场不也是浓烟滚滚吗?

这么想的人,其实是大错特错的。

早在一百多年前,林则徐就十分清醒地认识到了用火烧的危害:

1、火烧不能尽毁鸦片,会有一些残余渗入到土里。由于鸦片的高昂价格,一定会有人铤而走险,将这些土挖出来继续提炼鸦片膏,重新流入市场,而且据说重新提炼的鸦片能有30%之多。

2、公开燃烧鸦片,无异于一场大型吸食鸦片现场,而且持续时间很长,周围的居民没有烟瘾的人也可能会染上烟瘾。

如果不信,可以参考一下2015年的印尼销烟事故。

当时,印尼警方收缴了大量的毒品,他们当时集中销毁采用的方法就是火烧。

在行动之前,印尼警方也考虑过在现场执行任务的警察可能会误吸毒品,特意准备了专业的防毒面具,也算是准备充分了。

可是,他们想的还是太简单了。

事发半个月后,当地相关部门就收到了投诉,居民们反应自己常常头晕,甚至出现幻觉,神志不清,严重影响生活。

后来通过检查判断,这是明显地吸食毒品的症状。

从这次印尼警方销毁毒品的事件中我们可以知道,直接用火烧,并不是妥善销毁毒品的好方法,这样会产生许多隐患。

为了彻底销毁在广州收缴的大量鸦片,并且不留隐患,林则徐非常认真地研究过具体的办法。

最终,他选择了用石灰和盐水浸泡的方法。

具体做法是,在海边挖两个巨大了水池,池底铺石,四周钉板,严防鸦片渗漏。

再在朝向还得一边挖一条沟,方便海水流入流出。

销毁鸦片的时候,先让士兵将烟土切开,然后倒入盐水浸泡,之后加入石灰。

石灰遇水沸腾,释放大量热量,将烟土溶解。

为了充分销毁鸦片,士兵要不停地搅拌,务求让烟土全部融入水中,等到退潮时,再把池水放出,并清洗池底,确保没有残留。

当时前来参观的很多外国商人,记者,传教士,一开始都不相信林则徐能彻底销毁鸦片而不留贻害,因为他们也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能做到。

但是在现场看过林则徐销烟的全过程之后,他们也不得不叹服。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hueiji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