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魏国为何不主动打蜀国(蜀国有机会打败魏国吗)
攻蜀,则要翻越秦岭,路途遥远、山险难行,组织所需耗费的人力、物力极大。因此,一旦攻蜀不能成功,对全局的影响极为不利。曹睿曾想在诸葛亮北伐前先下手为强,但担心耗费太大,“天下骚动”而作罢。
三国时期,弱小的蜀国数次北伐,热热闹闹。诸葛亮五次北伐,姜维又“九伐中原”。
相比之下,强大的魏国则“客气”许多。
自魏建立到灭亡后,在长达46年的时间里,总共也只有三次较大规模的伐蜀作战。
魏国为何对弱小的蜀国如此“客气”呢?
曹魏初一建立,曹丕就曾考虑过伐蜀之事。
当时的形势,对曹丕极为有利:吴蜀闹翻。
吴蜀联合,“两弱抗一强”,是三足鼎立格局稳固的基础。吴蜀翻脸,对曹魏来说显然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有利于曹丕各个击破。
由于孙权主动向曹丕称臣,因此,曹丕考虑对蜀用兵。
然而,这一计划尚未实施,就被刘晔等谋臣劝阻了。
刘晔等人劝阻的逻辑如下:
1、吴蜀翻脸,是因为孙权偷袭了刘备,占了刘备的便宜。现在,是刘备铁了心要和吴国为敌,而已经好处占尽的吴国是不想打的。
2、如果魏国伐蜀,刘备在压力之下,很可能暂时放弃与东吴为敌,重新与东吴结盟。而东吴也很可能会接受刘备和平的请求。如此,“两弱抗一强”的局面又会恢复。
3、如果魏国伐吴,盛怒之下的刘备很可能不会轻易放过东吴,很可能继续对东吴用兵,有利于魏国。
在刘晔等人的劝阻下,曹丕改变决定,决心伐吴。
当然,由于曹丕动作迟缓,直到夷陵之战结束后才对吴用兵,错过了机遇。
尽管没有抓住夷陵之战的历史机遇,但曹丕的外交思路依然明确:尽可能破坏吴蜀复好。
此时破坏吴蜀复好的基本操作思路仍然是一致的:不给蜀太强压力,避免其放下对吴“仇恨”,将施压重点放在吴国身上。
因此,曹丕一方面三次伐吴,施加巨大的军事压力,一方面在孙权提出吴魏修好的请求时,对吴使冯熙指出,吴王想恢复旧好,必须“历兵江关,县矜巴蜀”,企图怂恿吴国进攻蜀国。
同时,对蜀国,曹丕则令王朗、陈群、许芝、诸葛璋等人书信给诸葛亮,陈说天命。
事实上,曹丕当然知道诸葛亮不可能举国称藩,书信相交,无非是想安蜀之心。蜀国感受到的北部压力越小,就越没有与吴国复好的急迫性。
当然,孙权、诸葛亮,都并非等闲之辈。
孙权扛住了魏国的压力,击退了魏国的进攻,而且导致吴蜀关系进一步恶化。
诸葛亮则克服了国内浓厚反吴情绪的干扰,派邓芝使吴,与吴国重新复好。
吴蜀复好,曹丕的策略鸡飞蛋打了。
与其父曹丕一样,曹睿一即位,就萌发了伐蜀的想法。
当时,曹睿得知,诸葛亮进驻汉中,遂企图先发制人,主动发起攻蜀作战。
然而,群臣再次提出反对意见。
其中,以孙资的意见最“高屋建瓴”:魏蜀边境地势险峻,进攻与防御所需兵力为3:1。如果进攻,同时又要确保对吴防御的话,所需兵力为15、6万人,必须再大举征兵,会引起天下骚动。不如选派大将据险而守。魏国基础好,地盘大,数年之后,魏国一日日强盛,吴蜀自行疲敝,时间对魏国有利!
曹睿采纳了孙资等人的意见,采取了战略守势。
当然,在坚持守势战略之余,曹睿也组织过试探性进攻。
比如,诸葛亮第三次北伐,攻取武都、阴平后,由于防御面积扩大,诸葛亮对汉中防务进行了调整,将丞相府后移到汉中南山下的平原,在其前方筑汉、乐二城,以成犄角之势。
曹真决心趁蜀军调整之机发起进攻,但受大雨影响,未能通道,被迫撤军。
这次进攻,前后只持续了一个多月,在遇到不利情况后即撤军,是一次试探性进攻。
总体上,曹睿时期,蜀国没有给魏国可趁之机,曹睿虽采取过试探性进攻,但总体上以“守”为基本战略。
曹爽执政期间,组织过一次规模较大的伐蜀作战。
当时,蒋琬、费祎为减轻补给压力,做出调整,将蜀军主力撤离汉中,驻到距离汉中千里之外的涪城,只留王平率不足三万之兵在汉中。
而曹魏方面,曹爽逐渐排挤司马懿,执掌了曹魏大权,但是,由于缺乏军功,威望不足,遂试图以伐蜀建功获名。
然而,由于王平的坚决抵抗,曹爽势力,“时人讥之”。
此次伐蜀,使曹爽威望大减,为后来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这次头破血流的尝试,更使此后的魏人不再敢轻易尝试伐蜀。
司马懿夺权后,很长时间停止了对蜀大举用兵。
其中原因,夏侯霸已经道明。
夏侯霸是曹爽、夏侯玄一系的人物,司马懿夺权后,他逃入蜀中,投奔蜀国。
在姜维问他司马懿会不会伐蜀时,夏侯霸一语道明:司马懿“彼方营立家门,未遑外事”。
司马家夺得大权,但形势不稳,朝内仍有许多“拥曹派”。
因此,司马懿、司马师,及司马昭初期,司马家的主要精力用于铲除国内“拥曹派”的威胁,没有对蜀汉大举用兵。
直到司马昭后期,伐蜀的时机才成熟起来。
1、司马家在曹魏地位的巩固。
258年,司马昭彻底平定了“淮南三叛”。
260年,魏帝曹髦被司马昭的人杀于大庭广众之下。
曹髦,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被当场杀害!这样的以臣弑君,是连陈泰等司马家死党都感觉羞愧的事情!
然而,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曹魏却没有起任何波澜。
这些说明,司马家在曹魏的地位已经彻底巩固,“未遑外事”的时期已经过去了。
2、东吴的乏力。
淮南三叛期间,东吴两次出兵支援淮南叛军。
尤其是诸葛诞叛乱期间,东吴出动了8万大军,与诸葛诞军并肩作战。
然而,即便如此,司马家的军队还是毫无悬念地取胜了。
这些都表明,东吴已经完全没有能力再实质性威胁曹魏了。
魏国,已经可以不必担忧东吴,专心部署对蜀征伐了!
262年,司马昭开始部署灭蜀战争。
263年,魏灭蜀。
总的来说,魏国对蜀“客气”,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1、战略考量:长期战略。
如上所说,魏国有一项战略被不同时间段的魏臣反复提起:暂时对吴蜀采取守势;先着手恢复、发展国力。
三足鼎立的形成绝非偶然,是实力均势的结果。
即:魏虽强于吴、蜀,但要突破秦岭,又要同时保持对东吴的压制,并没有足够的优势。
尽管魏国的版图、人口远大于吴、蜀,但是,由于汉末战乱的影响,生产秩序受到严重破坏,大量人口流离失所,甚至迁徙到了益州、荆州、江东等地区。
因此,在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之前,版图、人口的优势,不能充分兑换成国力优势,更不足以兑换成压倒性的军事优势。
然而,时间对魏国有利。
三国恢复生产,吴、蜀所领地区在汉末中受到破坏略小,经济是正常增长,而北方受到破坏大,是恢复性增长。正常发展,魏国的增长速度必然远远快于吴、蜀的正常增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魏国的国力优势会更为明显。
2、机遇。
魏国制定了“先文后武”的长期战略,不急于平吴灭蜀。
然而,在具体操作中,魏国也在时刻关注机遇。
曹丕时期,吴蜀闹翻,本是不错的机遇。
曹丕采取了避免对蜀施压的方针,试图推迟吴蜀复合,再寻找机遇。
然而,孙权、诸葛亮也是顶级战略家,吴蜀复合,曹丕计划失败。
曹睿时期,曹真试图利用诸葛亮调整汉中防御的时机发起试探性进攻,但蜀国防御严密,尝试失败。
曹爽时期,又试图利用蒋琬、费祎调整汉中防御的机会发起进攻,却再此失败。
这些都说明:魏国一直在寻找攻蜀机遇,只是早中期的蜀汉君臣一心,防御严密,无机可趁而已。
3、曹魏内部问题。
曹魏严重的内部问题,也是对攻蜀保持慎重态度的原因之一。
曹魏的中心在洛阳。
由洛阳组织伐吴,很快就能抵达长江一线,即便不能渡江,成本也比较低,进退自如。
相比之下,攻蜀,则要翻越秦岭,路途遥远、山险难行,组织所需耗费的人力、物力极大。
因此,一旦攻蜀不能成功,对全局的影响极为不利。
曹睿曾想在诸葛亮北伐前先下手为强,但担心耗费太大,“天下骚动”而作罢。
曹爽傻乎乎攻蜀,导致“时人讥之”,威望损失殆尽,更是血淋淋的事实。
司马家掌权后,极力呵护自己的威望,致力于解决内部问题,迟迟没有攻蜀。
因此,魏国对蜀一直采取“守势”。
直到魏国的实力足以轻松应对两线作战,司马家的统治稳固,蜀汉的政局紊乱,司马昭才敢于发起决定性的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