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生活常识

格列佛游记每章概括(全书简介和背景梗概)

时间: 2023-06-14 本站作者

《格列佛游记》通过对格列佛到小人国等国的种种遭遇的描写,集中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的种种矛盾,辛辣的讽刺了英国当时的社会状况。格列佛每到一个国度,都受到不同的待遇,耳闻目睹,无奇不有。作者对每一种情景都做了细致的描绘,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读起来妙趣横生。

—、作者简介

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45),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生于爱尔兰都柏林,兼有爱尔兰和英国的血统。1695年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起初写诗,一生创作了不少涉及面很广的诗篇,但不及他的讽刺作品有影响。

1704年他的讽刺散文《一只桶的故事》发表,从此出名。1726年10月,他的讽刺小说《格列佛游记》在伦敦出版,并获得成功。高尔基称他为世界“伟大文学创造者之一”。

二、写作背景

斯威夫特生活的时代正是英国政治形势变化较多的时代。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资产阶级历史学家美其名曰“光荣革命”,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从此确立。这个时代的英国存在着种种矛盾:人民群众和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各个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英国和它的殖民地之间的矛盾,等等。各种矛盾相互联结,形势极为复杂。

斯威夫特于1710年至1714年间,曾出任托利党的公共关系官员,后来政党交替,辉格党上台,托利党党员被清算。于是作者通过第一部小人国的历险暗讽当时的政治。后来,作者到爱尔兰任教,爱尔兰当时受到英格兰的高压统治,于是作者通过第三部飞岛国游记反映爱尔兰农业的衰败。

1723年,英国政府委派政治流氓伍德为爱尔兰铸铜币,弄得民不聊生。斯威夫特连续发表几封公开信,鼓励爱尔兰人民起来反对铸币阴谋。他成了爱尔兰民族独立自由运动的领导者。斗争取得胜利后,他又赴伦敦为爱尔兰人民的利益奋斗。当他返回爱尔兰时,无数农民自发从水陆两路迎接他。

离开穆尔庄园后,斯威夫特回到爱尔兰继续做他的牧师。为了教会,他投入到政治活动中去。他在后半生写了无数的政治小册子,获得了相当的声誉。虽然他一时间闻名遐迩,可他的内心是孤独的。他甚至一步步走到了绝望的边缘。他经历了一切,也看透了一切,于是,他写了《格列佛游记》。

他在《格列佛游记》中,对英国的君主政体、议会政治、司法制度、财政、教育、军队、殖民地政策,乃至名门贵族、社会风尚,都进行了揭露和讽刺,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三、主要内容

小说以外科医生格列佛四次出海航行冒险的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他在那些国家的所见所闻。全书由四卷组成。

第一卷:利立浦特(小人国)游记。

格列佛随“羚羊号”出航南太平洋,不幸中途遇险,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捆住献给国王。格列佛温顺的表现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利立浦特在格列佛的帮助下打败了同样是小人国的不来夫斯古,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来夫斯古帝国,使皇帝很不高兴。一次,皇后寝宫失火,格列佛撒了一泡尿把火扑灭。这让皇后大为恼火。于是,小人国君臣准备除掉格列佛。格列佛听到风声,赶快逃往不来夫斯古帝国,后来平安回到英国。

第二卷: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游记。

格列佛回家不久,就随“冒险号”再次出海,不幸又遇上风暴,船被刮到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格列佛被一位高达20米的农民捉住。农民带着格列佛到全国各大城市展览,最后到了首都。这位农民发财心切,每天要格列佛表演10场,把格列佛累得奄奄一息。后来,他把格列佛当玩物卖给了皇后。

由于小巧伶俐,格列佛在宫廷中非常得宠,但是也常常遭到老鼠、小鸟等动物的侵袭。后来,国王召见他,他慷慨陈词,夸耀自己的祖国的伟大、政治的贤明、法律的公正,然而均遭到国王的抨击与驳斥。格列佛在该国的第三年,陪同国王巡视边毯,由于思乡心切,他假装生病,来到海边呼吸新鲜空气,天空中的鹰错把他住的箱子当成乌龟叼了起来,几只鹰在空中争夺时,箱子掉进海里,被路过的一艘船发现,格列佛获救后,乘船回到英国。

第三卷:勒皮他(飞岛)、巴尔尼巴比、巫人岛、拉格奈格、日本游记。

在家待了一段时间,格列佛又随“好望号”出海。这一次,格列佛所乘的船遭贼船劫持,格列佛侥幸逃脱,被一座叫“勒皮他”的飞岛上的人救起。飞岛上的人相貌异常、衣饰古怪,整天沉思默想。国王和贵族都住在飞岛上,老百姓则住在巴尔尼巴比等三座海岛上。

国王和大臣高高在上,脱离土地和人民,不事生产,却又靠下方人民来养活自己;人民要是抗缴捐税,国王就把飞岛停在他们的头上,剥夺他们享受雨水和阳光的权利。岛上有个“拉格多科学院”,介绍设计家们所做的研究;从黄瓜中提取阳光来取暖,把粪便还原为食物,繁殖无毛绵羊,软化大理石等。

整天研究荒诞不经的课题,导致全国遍地荒凉,人民无衣无食。之后来到巫人岛,岛上的总督通晓魔法,能随意召唤鬼魂,格列佛因此会见了古代的一许多名人、结果发现史书上的记载很多不符合史实,甚至是非颠倒。尔后,格列佛又游览了拉格奈格王国,见到一种长生不老人“斯特鲁布鲁格”。离开该国后,格列佛来到日本,然后乘船到荷兰,最终辗转回到英国。

第四卷:慧骃国(马国)游记

格列佛回家五个月后,受聘为“冒险号”船长,再次乘船出海。途中水手叛变,把他囚禁了几个月,然后把他放逐到慧骃国。在慧骃国,格列佛遭到一种形状像人的名为“耶胡”的畜生的围攻。幸亏一匹具有智慧的马——慧骃来给他解了圈。原来马是该国有理性的居民和统治者,而“耶胡”则是马所豢养和役使的畜生。格列佛的举止言谈在慧骃国的马民看来是一只有理性的“耶胡”,因此引起了他们的兴趣。

格列佛很快学会了该国语言,应主人的邀请,他谈到在世界其他地方马是畜生,而像他那样的“耶胡”则具有理性,并且是马的主人。这使慧骃感到很震惊。在慧骃各种美德的感化下,格列佛一心想留在慧骃国。然而慧骃国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要消灭那里的“耶胡”,所以格列佛的愿望无法实现。无奈之下,格列佛只好乘小船离开该国打道回府。格列佛怀着对慧骃国的向往,一辈子与马为友。

四、作品的讽刺寓意

小说第一卷,描写小人国利立浦特的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高跟党”和“低跟党”尔虞我诈,争权夺利,实际上是挖苦英国两个争斗不休的政党。讲述小人国利立浦特与邻国兵戎相见,影射当时英法两国之间的连年征战。

小说第二卷,在大人国,格列佛扬扬自得的介绍却招来质问,大人国制度古朴、民风淳朴,他们认为英国近百年来的历史充斥着“贪婪、党争、伪善、无信、残暴、愤怒、疯狂、怨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及其产生的恶果。以此讽刺英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尔虞我诈的现象,痛斥帝国主义殖民者侵略扩张的丑陋本质。

小说第三卷,通过对飞岛国等五国的描述,讽刺英国的统治集团;讽刺牵强附会的评论家、历史学家和世人长生不老的妄想;讽刺了想入非非的伪科学家,表达了对现代科技的怀疑。

小说第四卷更是以恣肆的笔调,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现象。在这个乌托邦国度里,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格列佛和慧骃之间的对话成了对“人类”社会的无情鞭笞,讽刺了人类社会的邪恶、肮脏、丑陋。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hueiji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