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发生在黄冈的红色故事(湖北黄冈的红色故事)
黄冈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团风县杜皮乡杜皮街南部鼻子岗上,园区包括5个山头,周边与三个村组毗邻。总面积515亩,总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其中革命纪念建筑物面积3000余平方米,1975年动工修建,1981年正式竣工并对外开放,1997年批准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建筑有:抗日游击五大队纪念馆、黄冈革命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碑、骨灰陈列室、牌坊式大门等组成。该陵园是鄂东地区极为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
里面长眠的有原湖北省长张体学(河南人)和他的夫人戴醒群烈士(红安人,黄冈早期革命者戴克敏烈士的妹妹)等等。
其中一部分烈士是在在国共合作抗日期间,由国民党军队一手制造的一个震惊全国的事件中牺牲的:
1939年9月1日凌晨,国民党桂军一七二师两个团和程汝怀属下的鄂东第十八游击纵队王啸风部,向夏家山、芦泗坳、回龙山等五大队驻地发起全面进攻,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夏家山事件”。五大队各部被迫进行反击并分路突围。五大队虽然大部胜利突围,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企图消灭五大队的阴谋,但部队遭受了巨大损失。突围中,五大队机关和3个中队损失惨重,中队长刘占元、勋文和分队长熊楚新等十余人阵亡,黄冈中心县委组织部长张良卿、五大队供应处长姚渠(郭力)、营教导员曹云路、医务主任戴醒群(张体学之妻),区委书记杜金鸣、李福萌、李佑泊等百余人惨遭杀害。
[img]井冈山的革命故事:
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以宁冈县为中心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此鲜为人知的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井冈山的斗争,从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为止,共计两年零四个月,时间虽不长,但为中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尤其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井冈山会师的历史意义:
井冈山会师极大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保存了一大批坚定的红军政治干部和军事干部,聚集了湘赣边界武装力量的精华,壮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武装力量,坚定了边界党和群众建立和发展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信心和决心,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极其深远的伟大意义。
1、壮大武装力量
毛泽东、朱德领导的井冈山会师汇集了湘赣边界革命的武装力量,井冈山业已成为中国革命武装力量的汇合点、中国革命的立足点和中国胜利的出发点。
2、保存、培养和锻炼了红军事干部
井冈山会师后,一大批坚定信仰马列主义的工农红军指战员,经历了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在艰难困苦的战争年代他们得到了锻炼和磨砺,增强了革命信念,培养了革命意志,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和对敌作战水平。
在伟大的井冈山斗争中,一大批优秀红军指挥员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历经艰辛磨砺,遍尝甜酸苦辣,脱颖而出,锻造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代开国元勋。
很多,很有教育意义 九江海外旅行社简单介绍: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80年前,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开创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 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
从此,井冈山便以其彪炳千秋的丰功伟绩而浓墨重彩地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井冈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是中国革命的皇皇 巨著。在井冈山血与火的斗争中培育出来的伟大的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重要源头。
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岁月里,红军官兵与当地群众一道,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勇于奉献,战胜了无数难以 想象的艰难困苦,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辉煌事迹。这些感人事迹震撼了井冈山儿女的心灵,并深深铭刻于他们的心底深处。
一代又一代的井冈山儿女,用朴 实无华的语言,在村落、在田头、在山野、在庭院传颂着这段感人的历史,传颂着这些感人的故事。
井冈山人民在传颂这些故事的过程中,融汇了他们对革命英烈的 厚爱和敬仰,同时也发挥了他们的丰富想象力,凝聚了他们的憧憬和愿望。
经过一代又一代井冈儿女的传承,经过传承中的提炼和加工,当年的事迹便演变成了根植 于井冈山的红色故事和传说,形成了井冈山的独特红色文化现象。
这些广泛流传于井冈山区域的红色故事和传说,寄托了井冈山人民对党和红军的深情厚意,是井冈 山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