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生活常识

德国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二战以后经济迅速恢复并快速增长)

时间: 2023-06-01 本站作者

一战到二战期间,德国的经济崛起,是纳粹短期主义制造的假象;而德国的军事崛起,则是德国长期主义积累的优势。短期主义的假象,不攻自破,也经不起逻辑的推敲。长期主义的优势,无往不破,但再锋利的剑也要捏在合格侠客的手中。

军事和经济虽然可以互为因果、彼此交织,但不是一回事。所以,讨论德国如何在两战期间实现了军事经济崛起,一定要分别论述,即德国的经济是怎么回事、德国的军事又是怎么回事。

你不能说纳粹德国实现了经济崛起。

崛起,首先是一种势。比如二战后的日本经济崛起和德国经济崛起。从本质上说,崛起是形成了某种正反馈回路:科技越进步,就越推动经济发展;经济越发展,就越推动科技进步。把这里的科技换成市场,也可以。但一定是形成了某种正反馈的回路。

这种势一旦形成,那就不是轻易能够挡住的。特别是日本,在巅峰时期,大有掀了老美桌子的可能。但美国是什么体量,而日本这个二战战败国又是什么体量。

但二战前的德国经济崛起,仅是纳粹制造出来的假象,并不是一种正反馈的回路。

在当时,不需要美国打压、也不需要英国遏制,德国的这种经济崛起随时都会自我破灭。如果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爆发,那德国大概率就要走向财政破产,进而经济破产。

纳粹上台之后,立即兑现竞选承诺。希特勒通过广播向德国老百姓宣称要“对失业展开全面进攻”。这时候,纳粹工作重心的最精确表述,不是发展经济,而是消灭失业。

消灭失业、人民幸福,纳粹是在为德国人民谋福利啊。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长期主义和短期主义的问题。

长期主义而言,纳粹应该先发展经济、再消灭失业。甚至,短期内还允许出现一定程度的阵痛。比如苏联,它玩得就是长期主义。

重工业短时间内不如轻工业更赚钱、更省力、更有效率,但却是长久之计。所以,即便现在苦,也要砸锅卖铁搞定重工业。打好经济的底子,咱们再谈经济的发展;等发展了经济,才能谈解决就业和人民幸福的事情。

但是,纳粹搞得是短期主义。经济是否发展不重要,消灭失业才重要。这就相当于桥还没修好,却要过河。那纳粹为什么会这么操作?实际上,是否消灭失业也不重要,甚至德国人民是否幸福还不重要,重要的是纳粹是否能执政。

1929年经济危机之后,德国经济一落千丈,光失业人口就高达600多万。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纳粹上台了。所以,希特勒非常清楚自己为什么能够当选,完全是因为魏玛共和国没有解决好失业问题。于是,纳粹就把解决失业当成自己的工作重心。

取得了解决失业的执政绩效,才能赢得德国人民的支持;赢得了德国人民的支持,纳粹才能获得执政地位。这就是希特勒和纳粹的操作逻辑。那么,纳粹成功了吗?

就解决失业而言,纳粹非常成功。

执政五年后,德国失业人口降到100万以下。同时,德国经济也彻底变样,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一倍。在当时,德国的失业率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里面最低的。

此外,纳粹还推出了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搞起了带薪休假。对于失业者、复员军人和无家可归者,纳粹建立了“食物施舍所”,甚至“提供住房,发放衣服和食品”。

这些成就和措施,一是让德国人感受到纳粹带来了经济崛起;二是让社会底层感受到纳粹才是自己人。所以,即便是在二战以后,德国人仍然留恋那个时代。

二战后,西方记者随机采访了十个德国人。虽然这些人的身份、个性都不相同,但大家都怀念发动战争前的纳粹德国,认为那时候经济非常好,大家都有工作,也不用担心失业。

二战战犯古德里安,也在回忆录中说:德国在希特勒统治下取得了一些卓越成就,其中一项就是失业不见了。

但是,这里面有问题。问题就是钱从哪来。

纳粹不是生产机构、也不是全能上帝,它不会凭空制造财富,然后让人民分享财富、获得幸福。在没有解决钱从哪来的情况下,纳粹又是怎么解决失业的?

一个操作方法是推出大规模的公共基建项目,特别是高速公路网建设。纳粹非常重视高速公路,而且建了很多高速公路。即便到二战以后,这些高速公路网还能一直使用。而在这些大规模公共基建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纳粹尽量不用机器,而是大量使用劳动力。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消化尽可能多的失业人口。

再一个重要操作方法,是疯狂增加公职人员数量和军人数量。国家公职人员数量直接扩充一倍。还有几十万年轻人涌入了军队。

想想看,如果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招录人数要达到现有公职人员的规模,那会是什么概念?别说大学生不够招录,很可能连中学生都不够用。当然还有军队。军队更是可以成批量地鲸吞德国的失业年轻人。

纳粹还推出了“婚姻贷款”计划。年轻男女结婚以后,国家会提供一笔贷款。而如果女人在婚后不去工作且生满四个孩子,那这笔贷款就不用还了。这意味什么?一是纳粹直接给老百姓发钱了;二是凭空制造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女人不去工作,所以腾出了大量的工作岗位。而这些岗位正好可以解决失业问题。

这就是纳粹解决失业的方法。而这些方法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国家提供就业、国家提供工资,国家直接拿钱雇佣老百姓干活。

但是,国家跟纳粹党一样,统统不是生产机构,更不是上帝造物主。于是,接下来还是要回到那个最根本的问题,即钱从哪来?

一个手段是玩金融,纳粹从美国华尔街拉来了大笔贷款和投资;一个手段是物物交易,直接用本国工业品交换国外原材料。但最重要的手段还是“打白条”,即纳粹推出了“米福”票,直接向德国经济注入流动性。而打白条相当于间接开动了印钞机。

只不过“米福”票一直在生产层面流通,而没有传递到消费层面。但是,这笔流动性早晚都要传递到消费层面。也就是说,这笔凭空制造出来的钱,或早或晚一定要由德国老百姓埋单。

1932年,纳粹上台的前一年,德国财政略有盈余。1933年,纳粹上台并宣布向失业宣战以后,德国财政赤字接近8亿马克。随着德国不断实现“经济崛起”,到了1938年,财政赤字上升到了95亿马克。在当时,这相当于德国的国家收入只有国家开支的一半。

这么操作下去,德国早晚要出事儿。

所以,对于德国的经济崛起,美国人不用担心、英国人也不用担心。因为根本不用这些国家出手打压和遏制,德国都会财政破产。

财政破产之后,德国只能发动印钞机、直接印钞票,然后让全体德国人民埋单。德国人民一旦埋单了,那德国经济就一定废、纳粹也会跟着废。

但是,英法美肯定担心一点:希特勒不向国内转嫁矛盾,而是向国外转嫁矛盾,即发动战争。战争一旦发动,德国就会走向战时经济。到那个时候,什么就业问题、什么财政问题,都要在另一个层面来思考。

1937年,德国财政已经出现了破产迹象。随即,希特勒便发动了排犹运动,逼着本国犹太人“净身出户”。国家的目的很复杂,所以排犹运动的动机也很复杂。但经济层面上的动机,一定包含了财政问题。到了1938年,希特勒开始明抢,德国掀起了“水晶之夜”,全国性地抢劫犹太人的店铺和家庭。

如果德国真得实现了经济崛起,那德国就不会如此极端。大家有饭吃、有衣穿、有工作干,那还有什么理由走极端?

即便纳粹煽风点火,德国老百姓也不会被发动起来。往往都是在经济不行的情况下,社会才会出奇一致地玩走极端。

在这之后,纳粹直接没收了犹太人的财产,总额高达80亿马克。但是,这笔钱还是无法弥补1938年95亿马克的财政赤字。所以,纳粹能挺过1938年,也挺不过1939年。纳粹制造的经济崛起假象,一定会破灭。

按照希特勒的计划,德国最早会在1940年发动战争。

为什么要发动战争?自家吃不上饭,那就出去抢。这跟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是一个逻辑。这不是当坏人吗?纳粹和鬼子本就没想当好人、当圣人。你又怎么能禁止他们当坏人。或者说,这两个家伙都有走极端的内在特性。

为什么会是1940年?军队要动员、大炮要生产、子弹要装满。战争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方方面面,政府运行、经济部署都要深刻调整。而这都需要时间。但是,世界大战却在1939年爆发了,即德国进攻波兰。

为什么提前了?再不打仗,德国“经济崛起”的假象就会破灭,到时候纳粹只能下台。要么出去跟别人打,要么回家跟自己人打。纳粹的短期主义,只能导致这样两种结果。而走极端的纳粹一定会选择出去跟别人打。

这就是一战之后、二战之前的德国经济崛起。看完这些,我们还能说德国经济崛起了吗?只是假象,是纳粹的短期主义制造出来的假象。而假象一旦破灭,就是灾难,要么是德国自己的灾难,要么是整个世界的灾难。

纳粹解决就业问题的能力,无与伦比。你别管它是怎么操作的,但它就是给解决了。而纳粹出去打仗的本领,同样无与伦比。

德国虽然是二战的战败国,但从纯军事角度来说,德国的军事实力堪称恐怖级的存在。德国在二战中几乎对阵了有所有的西方列强。

但即便如此,德国的战场阵亡数,始终少于盟军。跟苏联打,是这样;跟美国打,也是这样。如果你是一个军迷,很可能是德国的粉丝。

1991年1月17日,联军发起“沙漠风暴”行动,战争爆发;2月24日,联军发动地面进攻;2月26日,伊拉克宣布停火并从科威特撤军;2月28日,联军停止进攻,战争结束。

这就是第一次海湾战争。从1月17日沙漠行动到2月28日战争结束,属于战争阶段,总计43天。这已经堪称奇迹般的操作了。

但是,德国闪击波兰呢?

从1939年9月1日发起进攻到10月6日结束,总共37天,也就5个礼拜。而如果从9月28日与苏联会师计算,也就28天,即4个礼拜。但海湾战争,美国仅是打服了伊拉克。

而闪击波兰,德国却是占领了波兰。关键是两场战役相差了几十年。也就是说,几十年前的德国的战斗效能就堪比几十年后的超级大国美国。如果加上双方盟友和国力差距的权重,那就只能承认德国完胜美国。

德国在二战初期的闪击战,几乎全是空前绝后的操作:1个小时拿下丹麦、23天征服挪威、5天征服荷兰、18天攻克比利时,而征服“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仅仅用了39天。

德国的军事实力为什么这么强?如果德国的经济崛起是假象,那么,德国的经济实力就不可能支撑起德国的堪称逆天的军事实力。既然是这样,德国的军事实力又是怎么来的?

可以从军事思想的角度来理解,德国的军事思想一直超出其他欧洲军队一个身位。机关枪、大炮加铁丝网,是一战的主流手段。但是,最先重视机关枪和大炮的,是德国。

而英国陆军在大战初期还在搞“排队枪毙”。坦克、飞机加无线电,是二战的主流手段。这时候,还是德国创造性地发明了闪击战。所以,德国对战盟军,是算法和军事思想的胜利。

但是,你怎么解释1943年以后呢?

在德国转入防御阶段,德国的军事实力仍然强。阿登森林反击战,差点儿把英美打到崩溃。

当时,丘吉尔不得不向斯大林求援,导致红军提前8天发动了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德国只能把后备的6个装甲师调往东线,无法在阿登地区扩大战果。

而且,这时候,你也不能说久经战阵的苏联红军在战力上超过了德军。因为苏德双方的战损比仍然高达2:1。也就是说在防御阶段,苏联也要以死掉两个士兵的代价才消灭一个德国士兵。

还可以说是装备的优势。德国虽然人数少、伤亡小,但德军的装备一流。这就跟海湾战争中联军对阵伊拉克一样,虽然联军人少但装备碾压。

然而,二战中德国的武器装备并不占优。先进的“豹式”坦克、“虎式”坦克是在后期才出现的。因为没有进实施举国动员,所以产量一直没上去。甚至,德军的后勤运输还要靠马拉,跟美军完全没法比。

所以,德国军事崛起,既不在战争算法和军事思想的超前,也不在经济实力和先进装备的碾压。二战前德国的所谓经济崛起源于纳粹的短期主义。但是,德国的军事崛起则源自一种长期主义。它来自德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反思。

德国一战战败的原因,不在于军事,而在于政治和经济。盟友太少、敌人太多,这是政治;全球市场控制在英国人手里,自己又没有强大的海军,这是经济。而这是从最大战略层面来分析,聚焦在纯军事层面,则是没有B方案,只有一套堪称赌博的施里芬计划。施里芬计划失败了,德国也就失败了。

但是,一战到二战期间,德国并没有从这两个原因来分析,而是立足于德国军队。外部环境和国际形势,你根本无法预测。但打造自己的军事实力,是可以掌握的。所以,德国的反思主要集中如何建立军队层面。

战争是一个系统,系统的核心要素是人。

为了让系统变强,德国彻底改变内部的人际关系模式。即便到了近代,欧洲军队中的军官和士兵仍然是判若云泥的两个阶级。

军官是贵族、士兵是平民。所以,即便国家普选,而军队仍然等级森严。但是,德国给改了,改成了官兵一致。

这个改变导致德军的战斗力瞬间搞出英法一个层级。德国的将军能跟士兵在一个桌子上吃饭。对于这种作风,英国和法国的军官根本无法理解。实际上,二战战场上真正能打的军队,如美军和苏军,都淡化了官兵间泾渭分明的关系模式。

严格基础上的灵活性,提升军队的适应性。

军队是最不愿改变的官僚机构。这是严格性,通过内部的确定性来对抗外部的不确定性。但是,战场瞬间万变,不确定性太大,这又逼着军队必须改变。这是适应性,环境变了、技术变了、敌人变了,你就得变。而德国恰恰做到了这一点。

甚至,你都可以说这是德国的军事传统。一战是机关枪加铁丝网,二战是飞机加大炮,而德国都是最先做出了适应。德军内部普遍实行委托式指挥,简单说就是上级只管下命令,具体怎么干都是基层部队的事情,充分放权,发挥部队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在1933年,德军出台了Truppenfuerung的作战条令,翻译过来是“部队指挥”,其核心要义就是强调自主性和灵活性。

当然也少不了战法上的创新,这种战法创新源于对人的重视、对灵活性和自主性的强调。二战初期,德军发明了闪击战。坦克融合了大炮和堡垒;而闪击战则融合坦克、飞机和无线电。技术变了、武器变了,战法就要跟着变。而在防御阶段,作战形势也变了,德军仍然做出了很多调整,发明了各种极为有效的防御战法。

正是这些原因,德国才能吊打欧陆强国。但是,德国一战是怎么败的,二战还是怎么败的,而且败得更惨。政治上,与全世界为敌,甚至与人类为敌,失道寡助、无以复加。经济上,一直也从来没有能够匹敌当时的全球第一经济霸主美国,仍然无法在世界市场获得资源。

一战到二战期间,德国的经济崛起,是纳粹短期主义制造的假象;而德国的军事崛起,则是德国长期主义积累的优势。短期主义的假象,不攻自破,也经不起逻辑的推敲。长期主义的优势,无往不破,但再锋利的剑也要捏在合格侠客的手中。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1873488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