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tland关节松动术(maitland关节松动术中文名)
PNF在膝关节康复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 facilitation PNF)对膝关节粘连患者膝关节功能障碍康复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将48例膝关节损伤后引起的功能障碍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PNF技术、关节松动术、局部按摩等方法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关节松动术、局部按摩等方法进行康复治疗。结果:治疗组膝关节活动度范围改善度大于对照组,且有统计雪意义(P0.01);治疗组膝关节HSS评分改善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用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有助于早日康复,最大限度回归社会。
【关键词】膝关节;PNF;康复
膝关节是全身第二大关节,负荷量重,运动度大。在日常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膝关节功能障碍是膝关节损伤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患者对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有着迫切的需求。本文旨在探讨PNF在膝关节功能障碍恢复过程中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7月到我康复科收治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0例,男性15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44.5+17.4)岁,病程(94.3+26.7)天,关节活动度为(47.5+25.6)°;股骨下段骨折5例,胫骨上骨折6例,髌骨骨折4例,交叉韧带重建术术后3例,内侧韧带重建术术后1例,伸膝受限3例。治疗组26例,男性18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42.5+18.5)岁,病程(92.4+20?5)天,关节活动度(60+20.3)°;股骨下段骨折6例,胫骨上段骨折4例,交叉韧带重建术术后12例,髌骨骨折4例,伸膝受限5例。两组均存在屈曲受限,不同程度的股四头肌萎缩。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局部按摩、关节松动术等方法,在患者可以耐受的程度下,对患者进行关节功能康复训练。
1.2.2治疗组
1.2.2.1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1]:采用PNF技术中的 拮 抗肌的反转、收缩-放松和保持-放松等技术,来增加患者的关节活动度以及减轻疼痛。每一种技术10-15个动作周期,每一个周期需要10-15秒。
1.2.2.2关节松动术:采用Maitland手法治疗[2],方法:①髌骨关节:分离髌骨、左右侧方推动髌骨,增加髌骨的活动度;做逆相反转技术增加髌骨活动度,即伸膝时向下推动髌骨,屈膝时向上推动髌骨。②胫骨关节:长轴牵引、前后滑动来减轻疼痛和增加膝关节的活动范围。
1.2.2.3局部按摩:放松膝关节周围伸屈肌肉,选取阳陵泉、血海、足三里、梁丘和阴谷等穴位,每个穴位按摩1-2min/次/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舒筋理气。
1.3评定方法:治疗前、治疗8周后对两组患者各评定一次,方法如下:①关节活动度评定:主要评定膝关节的主动活动度(active range of motion,AROM),确定受限程度。②采用纽约特殊外科医院的`膝关节评分标准(Hss Knee Score),对两组患者日常生活功能方面的改善进行评定。
1.4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种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后的膝关节AROM、HSS评分改善结果进行组间比较,均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不同康复方法对膝关节,见表1。
注:两组间比较AROM(P0.01),HSS(P0.05)
3讨论
原发创伤、手术对膝关节造成的继发性损伤以及长期制动是导致膝关节功能障碍的主要病理基础。术后的康复训练是保证和巩固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功能康复的重要部分,是决定手术成败的关键。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通过刺激人体本体感受器,来激活和募集最大数量运动肌纤维参与活动,促进瘫痪肌肉收缩,同时通过调整感觉神经的兴奋性以改变肌肉的张力,缓解肌肉痉挛。在常规的手法治疗基础上增加的PNF技术,运用 拮 抗肌反转、保持-放松和收缩-放松等技术,对 拮 抗肌的有效抑制,进一步增加关节活动度和减轻关节主动活动的疼痛。
本研究将PNF技术加在常规的康复治疗手段中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治疗组的主动关节活动度和膝关节H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在常规的康复治疗手法上增加PNF技术对膝关节术后功能障碍的康复有较好的效果。此外,需要更多的关于膝关节应用PNF技术进行康复训练的临床机制研究和PNF技术长期疗效的研究。
参考文献
[1]Adler SS, Dominiek B,Mah B. PNF in Pracice[M]. 3rd Ed. Springer Merdizin Verlag,2008
[2]曾海辉,金冬梅,燕铁斌,等.关节松动手法治疗膝关节活动障碍临床疗效研究.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J],2005,27:692 ;
[img]目前医疗领域,颈椎病的治疗主要有两种手段:手术和非手术。大部分颈椎病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即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仅有小部分患者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而需要手术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目前报道90-95%的颈椎病患者经过非手术治疗获得痊愈或缓解。非手术治疗目前主要是采用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以及康复治疗等综合疗法,中医药治疗手段结合西药消炎镇痛。 (一)中医中药治疗 1.中医药辨证治疗 中医药辩证治疗:应以分型辩证用药为基本方法。 (1)颈型颈椎病:宜疏风解表、散寒通络,常用桂枝加葛根汤(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葛根)或葛根汤(葛根、麻黄、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伴有咽喉炎症者加大元参、板兰根、金银花等。 (2)神经根型颈椎病: 以痛为主,偏瘀阻寒凝,宜祛瘀通络,常用身痛逐瘀汤(当归、川芎、没药、桃仁、羌活、红花、五灵脂、秦艽、香附、牛膝、地龙、炙草);如偏湿热,宜清热利湿,用当归拈痛汤(当归、党参、苦参、苍朮、白朮、升麻、防己、羌活、葛根、知母、猪苓、茵陈、黄芩、泽泻、甘草、大枣),如伴有麻木,在上述方中加止痉散(蜈蚣、全蝎)。 以麻木为主,伴有肌肉萎缩,取益气化瘀通络法,常用补阳还五汤(黄芪、当归、川芎、芍药、桃仁、红花、地龙)加蜈蚣、全蝎等。 (3)椎动脉型颈椎病,分为: 头晕伴头痛者,偏瘀血宜祛瘀通络、化湿平肝,常用血府逐瘀汤(当归、川芎、赤芍、生地、桃仁、红花、牛膝、柴胡、枳壳、桔梗、甘草);偏痰湿,宜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白术、天麻、茯苓、陈皮、甘草、大枣)等。 头晕头胀如裹,胁痛、口苦、失眠者,属胆胃不和,痰热内扰,宜理气化痰、清胆和胃,常用温胆汤(半夏、茯苓、陈皮、竹茹、枳实、甘草)。 头晕神疲乏力、面少华色者,取益气和营化湿法,常用益气聪明汤(黄芪、党参、白芍、黄柏、升麻、葛根、蔓荆子、甘草)。 (4)脊髓型颈椎病:肌张力增高,胸腹有束带感者取祛瘀通腑法,用复元活血汤(大黄、柴胡、红花、桃仁、当归、天花粉、穿山甲、炙甘草)。如下肢无力、肌肉萎缩者,取补中益气,调养脾肾法,地黄饮子(附子、桂枝、肉苁蓉、山茱萸、熟地、巴戟天、石菖蒲、远志、石斛、茯苓、麦冬、五味子)合圣愈汤(黄芪、党参、当归、赤芍、川芎、熟地、柴胡)。 交感型颈椎病症状较多,宜根据病情辨证施治。 2.中药外治疗法:有行气散瘀、温经散寒、舒筋活络或清热解毒等不同作用的中药制成不同的剂型,应用在颈椎病患者的有关部位。颈椎病中药外治的常用治法有腾药、敷贴药、喷药等。 3.推拿和正骨手法:具有调整内脏功能、平衡阴阳、促进气血生成、活血祛瘀、促进组织代谢、解除肌肉紧张、理筋复位的作用。基本手法有摩法、揉法、点法、按法与扳法。 特别强调的是,推拿必须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 4.针灸疗法:包括针法与灸法。针法就是用精制的金属针刺入人体的一定部位中,用适当的手法进行刺激,而灸法则是用艾条或艾炷点燃后熏烤穴位进行刺激,通过刺激来达到调整人体经络脏腑气血的功能,防治疾病的目的。 (二)西医治疗 1.物理因子治疗 物理因子治疗的主要作用是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解除肌肉和血管的痉挛,消除神经根、脊髓及其周围软组织的炎症、水肿,减轻粘连,调节植物神经功能,促进神经和肌肉功能恢复。常用治疗方法: (1)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 常用用各种西药(冰醋酸、VitB1、VitB12、碘化钾、奴佛卡因等)或中药(乌头、威灵仙、红花等)置于颈背,按药物性能接阳极或阴极,与另一电极对置或斜对置,每次通电20分钟,适用于各型颈椎病。 (2)低频调制的中频电疗法 一般用2000Hz-8000Hz的中频电为载频,用1-500Hz的不同波形(方波、正弦波、三角波等)的低频电为调制波,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调制并编成不同的处方。使用时按不同病情选择处方,电极放置方法同直流电,每次治疗一般20-30分钟,适用于各型颈椎病。 (3)超短波疗法 用波长7m左右的超短波进行治疗。一般用中号电极板两块,分别置于颈后与患肢前臂伸侧,或颈后单极放置。急性期无热量,每日一次,每次12至15分钟,慢性期用微热量,每次15-20分钟。10-15次为—疗程。适用于神经根型(急性期)和脊髓型(脊髓水肿期)。 (4)超声波疗法 频率800kHz或1000kHz的超声波治疗机,声头与颈部皮肤密切接触,沿椎间隙与椎旁移动,强度用08~1W/cm2,可用氢化可的松霜做接触剂,每日一次,每次8min,15-20次一疗程。用于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超声频率同上,声头沿颈两侧与两岗上窝移动,强度08~1.5W/cm2,每次8—12min,余同上,用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5)超声电导靶向透皮给药治疗 采用超声电导仪及超声电导凝胶贴片,透入药物选择2%利多卡因注射液。将贴片先固定在仪器的治疗发射头内,取配制好的利多卡因注射液1ml分别加入到两个耦合凝胶片上,再将贴片连同治疗发射头一起固定到患者颈前。治疗参数选择电导强度6,超声强度4,频率3,治疗时间30分钟,每天一次,10天为一疗程。用于治疗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6)高电位疗法 使用高电位治疗仪,患者坐于板状电极或治疗座椅上,脚踏绝缘垫,每次治疗30-50分钟。可同时用滚动电极在颈后领区或患区滚动5-8分钟,每日一次,每12-15天为一疗程,可用于各型颈椎病,其中以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效果为佳。 (7)光疗 紫外线疗法:颈后上平发际下至第二胸椎,红斑量(3~4生物量),隔日一次,3次一疗程,配合超短波治疗神经根型急性期。 红外线疗法:各种红外线仪器均可,颈后照射.20~30min/次。用于软组织型颈椎病,或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牵前先做红外线治疗)。 (8)其它疗法: 如磁疗、电兴奋疗法、音频电疗、干扰电疗、蜡疗、激光照射等治疗也是颈椎病物理治疗经常选用的方法,选择得当均能取得一定效果。 2.牵引治疗 颈椎牵引是治疗颈椎病常用且有效的方法。颈椎牵引有助于解除颈部肌肉痉挛,使肌肉放松,缓解疼痛;松解软组织粘连,牵伸挛缩的关节囊和韧带;改善或恢复颈椎的正常生理弯曲;使椎间孔增大,解除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拉大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内压力。调整小关节的微细异常改变,使关节嵌顿的滑膜或关节突关节的错位得到复位; 颈椎牵引治疗时必须掌握牵引力的方向(角度)、重量和牵引时间三大要素,才能取得牵引的最佳治疗效果。 (1)牵引方式:常用枕颌布带牵引法,通常采用坐位牵引,但病情较重或不能坐位牵引时可用卧式牵引。可以采用连续牵引,也可用间歇牵引或两者相结合。 (2)牵引角度:一般按病变部位而定,如病变主要在上颈段,牵引角度宜采用0-10°,如病变主要在下颈段(颈5-7),牵引角度应稍前倾,可在15-30°之间,同时注意结合患者舒适来调整角度。 (3)牵引重量:间歇牵引的重量可以其自身体重的10%-20%确定,持续牵引则应适当减轻。一般初始重量较轻,如6kg开始,以后逐渐增加。 (4)牵引时间:牵引时间以连续牵引20分钟,间歇牵引则20-30分钟为宜,每天一次,10-15天为一疗程。 (5)注意事项:应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年老体弱者宜牵引重量轻些,牵引时间短些,年轻力壮则可牵重些长些;牵引过程要注意观察询问患者的反应,如有不适或症状加重者应立即停止牵引,查找原因并调整、更改治疗方案。 (6)牵引禁忌症:牵引后有明显不适或症状加重,经调整牵引参数后仍无改善者;脊髓受压明显、节段不稳严重者;年迈椎骨关节退行性变严重、椎管明显狭窄、韧带及关节囊钙化骨化严重者。 3.手法治疗 手法治疗是颈椎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根据颈椎骨关节的解剖及生物力学的原理为治疗基础,针对其病理改变,对脊椎及脊椎小关节进行推动、牵拉、旋转等手法进行被动活动治疗,以调整脊椎的解剖及生物力学关系,同时对脊椎相关肌肉、软组织进行松解、理顺,达到改善关节功能、缓解痉挛、减轻疼痛的目的。 常用的方法有中式手法及西式手法。中式手法指中国传统的按摩推拿手法,一般包括骨关节复位手法及软组织按摩手法。西式手法在我国常用的有麦肯基(Mckenzie)方法、关节松动手法(Maitland手法),脊椎矫正术(chiropractic)等。 应特别强调的是,颈椎病的手法治疗必须由训练有素的专业医务人员进行。手法治疗宜根据个体情况适当控制力度,尽量柔和,切忌暴力。难以除外椎管内肿瘤等病变者、椎管发育性狭窄者、有脊髓受压症状者、椎体及附件有骨性破坏者、后纵韧带骨化或颈椎畸形者、咽,喉,颈,枕部有急性炎症者、有明显神经官能症者,以及诊断不明的情况下,慎用或禁止使用任何推拿和正骨手法。 4.运动治疗 颈椎的运动治疗是指采用合适的运动方式对颈部等相关部位以至于全身进行锻炼。运动治疗可增强颈肩背肌的肌力,使颈椎稳定,改善椎间各关节功能,增加颈椎活动范围,减少神经刺激,减轻肌肉痉挛,消除疼痛等不适,矫正颈椎排列异常或畸形,纠正不良姿势。长期坚持运动疗法可促进机体的适应代偿过程,从而达到巩固疗效,减少复发的目的。 颈椎运动疗法常用的方式有徒手操、棍操、哑铃操等,有条件也可用机械训练。类型通常包括颈椎柔韧性练习、颈肌肌力训练、颈椎矫正训练等。此外,还有全身性的运动如跑步、游泳、球类等也是颈椎疾患常用的治疗性运动方式。可以指导颈椎病患者采用“颈肩疾病运动处方”。 运动疗法适用于各型颈椎病症状缓解期及术后恢复期的患者。具体的方式方法因不同类型颈椎病及不同个体体质而异,应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 5.矫形支具应用 颈椎的矫形支具主要用于固定和保护颈椎,矫正颈椎的异常力学关系,减轻颈部疼痛,防止颈椎过伸、过屈、过度转动,避免造成脊髓、神经的进一步受损,减轻脊髓水肿,减轻椎间关节创伤性反应,有助于组织的修复和症状的缓解,配合其他治疗方法同时进行,可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最常用的有颈围、颈托,可应用于各型颈椎病急性期或症状严重的患者。颈托也多用于颈椎骨折、脱位,经早期治疗仍有椎间不稳定或半脱位的患者。乘坐高速汽车等交通工具时,无论有还是没有颈椎病,戴颈围保护都很有必要。但应避免不合理长期使用,以免导致颈肌无力及颈椎活动度不良。 无论那一型颈椎病,其治疗的基本原则是遵循先非手术治疗,无效后再手术这一基本原则。这不仅是由于手术本身所带来的痛苦和易引起损伤及并发症,更为重要的是颈椎病本身,绝大多数可以通过非手术疗法是其停止发展、好转甚至痊愈。除非具有明确手术适应症的少数病例,一般均应先从正规的非手术疗法开始,并持续3~4周,一般均可显效。对个别呈进行性发展者(多为脊髓型颈椎病),则需当机立断,及早进行手术。 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是解除由于椎间盘突出、骨赘形成或韧带钙化所致的对脊髓或血管的严重压迫,以及重建颈椎的稳定性。脊髓型颈椎病一旦确诊,经非手术治疗无效且病情日益加重者应当积极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或者出现了肌肉运动障碍者;保守治疗无效或疗效不巩固、反复发作的其他各型颈椎病,应考虑行手术治疗。 必须严格掌握微创治疗(髓核溶解、经皮切吸、PLDD、射频消融等)的适应证。 手术术式分颈前路和颈后路。 1.前路手术: 经颈前入路切除病变的椎间盘和后骨刺并行椎体间植骨。其优点是脊髓获得直接减压、植骨块融合后颈椎获得永久性稳定。在植骨同时采用钛质钢板内固定,可以提高植骨融合率、维持颈椎生理曲度。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手术适应证:1-2个节段的椎间盘突出或骨赘所致神经根或脊髓腹侧受压者;节段性不稳定者。植骨材料可以采用自体髂骨、同种异体骨、人工骨如羟基磷灰石、磷酸钙、硫酸钙、珊瑚陶瓷等。椎间融合器(Cage)具有维持椎体间高度、增强局部稳定性、提高融合率等作用,同时由于其低切迹的优点,可以明显减少术后咽部异物感和吞咽困难,专用的髂骨取骨装置可以做到微创取骨。对于孤立型OPLL;局限性椎管狭窄等可以采用椎体次全切除术、椎体间大块植骨、钛板内固定的方法。如果采用钛笼内填自体骨(切除的椎体)、钛板内固定则可以避免取骨。对于椎间关节退变较轻、椎间隙未出现明显狭窄的患者可以在切除病变的椎间盘后进行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2.后路手术: 经颈后入路将颈椎管扩大,使脊髓获得减压。常用的术式是单开门和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手术适应证:脊髓型颈椎病伴发育性或多节段退变性椎管狭窄者;多节段OPLL;颈椎黄韧带肥厚或骨化所致脊髓腹背受压者。有节段性不稳定者可以同时行侧块钛板螺钉或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 3.康复治疗 颈椎病“围手术期”的康复治疗,有利于巩固手术疗效,弥补手术之不足,以及缓解手术所带来的局部和全身创伤,从而达到恢复患者心身健康的目的。 围手术期治疗的基本方法既离不开有关颈椎病的康复医疗(如中药、理疗、体育疗法、高压氧等),又不能忽视一些新的病理因素,如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忧虑恐慌等精神负担,又如手术的创伤以及术后体质虚弱。 “颈椎病康复保健功”用于颈椎病的预防和辅助治疗,可以有计划推广到社区,体现出康复预防的学术思想。 4.疗效评定 日本骨科学会制定了对颈脊髓病患者的脊髓功能评定标准(简称17分法),并已经为国际学者所接受。根据我国国情也制定了适合相应的标准(简称40分法),并已经在国内推广应用。
1)Maitland关节松动术
Maitland根据关节可动范围和操作时治疗者应用手法的幅度大小,将其分为5级振动技术。
1级:治疗师在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的起始段,小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推动关节。
2级:治疗师在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大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推动关节,但不接触关节活动的起始段和终末端。
3级:治疗师在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大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推动关节,每次均接触到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并能感觉到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紧张。
4级:治疗师在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小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推动关节,每次均接触到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并能感觉到关节周围软组织紧张。
5级:在运动范围极限处以小幅度,快速的推进技术打断粘连组织这是一种较高难度的技术。
2)Kaltenborn关节松动术
Kaltenborn体系是在关节松动术中,根据关节面的分离和滑动运动的力的强度分成1~3级,评定时以活动到2级关节间隙运动的程度作为标准。
①创办了持续平移性关节内活动技术
②制定了关节松动术等级
③凹凸定律
④自我松动
⑤利用人体功效学原理保护治疗师
3)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
应用了关节内的持续滑动并配合关节的生理运动,可由受试者主动完成或有治疗师被动完成,Mulligan手法特点:
①无痛原则,在治疗过程中尽量不引起或加重患者疼痛,如果出现疼痛,应立即停止治疗,如果技术和治疗平面均正确,患者仍感到疼痛,则应换其他手法治疗。
②区别于其他关节松动术,动态关节松动术强调关节内的持续滑动且配合关节的生理运动。其原因在于在运动状况下治疗会使症状得到改善,并更好地维持治疗。
③关节松动术是一种针对性强的手法治疗,治疗师应及时询问和观察患者治疗后的反应,尤其是次日状况,并以此为依据随时调整技术。④可在一次治疗中选择多种治疗技术相结合,以取得最佳疗效。
关节运动学描述的是发生在关节中 两个关节面之间的动作 .所谓关节,就是至少由两个骨骼组成的连接.
关节形态学
以上图肩关节为例,它是由肱骨的头部和肩胛骨的关节盂组成的关节.大部分的关节面都不是平面对平面,而是其中一个关节面是凸出的,而另一个是凹陷的,这样可以增加关节的一致性.上图中的肩关节中肱骨的头部就是 凸面 ,而肩胛骨的关节盂就是 凹面 .
关节面之间的基本动作
在关节面当中存在着三种动作,分别为滚动、滑动和转动.
滚动:滚动就像行驶中的汽车轮子一样,不断向前滚.
滑动:滑动就像在冰面上的冰刀一样,平行前移.
转动:而转动就是关节绕自己的长轴旋转,与拨浪鼓旋转的方式类似.
滚动结合滑动
凸面关节面相对于凹面关节面:滚动与滑动的方向相反
关节产生动作的主要方式是一个骨骼在另一个骨骼的关节面上做滚动.以上图A的肩关节为例,正是这个肱骨在冠状面的向上滚动,引发了肩关节的外展,但当凸面关节相对于凹面关节滚动的时候,必须有一个相反方向的滑动,不然就会像上图B一样,因为滚动造成肱骨头滚出关节盂,对肩峰下的组织产生挤压.这种机制可以比拟为一个行驶在冰面的车子,车轮子不断向前滚动,但因为冰面形成的相反方向的滑动,结果造成车轮子与冰面的接触点并未发生改变,换成关节的话,也就等于关节一直稳定在关节的正中心位置.
凹面关节面相对于凸面关节面:滚动与滑动的方向相同
然而当关节滚动发生于凹面关节相对于凸面关节面时,滚动与滑动的方向相同,如上图的膝关节,当膝关节伸直时胫骨相对于股骨向前滚动,属于凹面对凸面,这个时候滚动的方向与滑动相同.
滚动滑动结合转动
身体当中有几个关节是同时结合了滚动滑动与转动的,还是以刚刚我们提到过的膝关节为例,对解剖有一定了解的同学都知道当膝关节伸直时,膝关节会因为其关节面形态的原因,产生一个膝关节的外旋,所以也就出现了上图中膝关节伸直的时候胫骨相对于股骨向前滚动的同时结合了向前的滑动以及向外的转动.
现实应用
以上的关节运动学原则在手法治疗中非常有帮助,关节松动术当中所利用的就是关节面与关节面之间的滑动或转动.
就拿上图的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为例,当一个人肩关节外展受限时,我们只需要对肱骨施加一个向下的滑动,这样就能增加肱骨的向上滚动,从而提升肩关节的活动度~
1术前指导
首先应加强患肢股四头肌的静力性收缩练习,以及踝关节的主动运动,要求股四头肌每次收 缩保持10秒,每10次为1组,每天完成5~10组。
患者坐于床上,进行患肢的直腿抬高运动及踝关节抗阻屈冲运动,次数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而定,每天重复2~3次。
此外,还应教会患者如何使用拐杖行走,为术后执杖行走作准备。
2术后康复训练
2.1术后第1周
此期的目的为了减轻病人的症状,促进伤口愈合,防止肌肉萎缩,改善关节活动范围,提高 肌力。
2.1.1 手术当天,维持关节功能位,用石膏托板固定膝关节,并保持足高髋低位。
2.1.2 术后第2~7天,患肢做肌四头肌静力性收缩,每次保持10秒,每10次为1组,每天10组。
2.1.3 患者坐于床上,患肢做直腿抬高运动,不要求抬起高度,但要有10秒左右的滞空时间。
2.1.4 做患侧踝关节的背屈运动,使该关节保持90度,并做该关节的环绕运动重复15次,每天完 成2~3次。
2.1.5 应用持续被动运动(continuous passivemotion,CPM)机给予患肢在无痛状态下的被动运动,起始角度为0度,终止角度为20度,在2min内完成一个来回,每天4小时,在1周内尽量达到或接近90度。
2.1.6 用低频调制中频电流作用于患肢,每天2次,电流密度不超过0.3mA/cm2,以改善局部血液 循环,促进伤口愈合。
2.2 术后第2周
重点加强患侧肢体不负重状态下的主动运动,改善关节主动活动范围。
2.2.1 使用Maitland手法第Ⅰ级,使患膝在无痛范围内,由关节活动的起始端,小范围有节律的来回松动关节。
2.2.2 患者坐于床上,以臀部为定点,患侧脚下放置滑板,并以其为动点,自主完成2.2.1的内容。
2.2.3 进一步加强患肢直腿抬高运动,可在床上方固定一滑轮,用吊带一端托住患侧踝关节,另 一端由患者控制,通过助力运动完成直腿抬高运动,要求患者尽量抬高患肢并保持高度,并逐渐减少手的帮助,向主动完成这一运动过渡。
2.2.4 鼓励病人下床。前半周在石膏托板作用下,在平行杠内练习站立,此时重心在健侧,患侧 不负重触地;后半周,重心逐渐向患侧过渡,直至解除石膏托板,直立于平行杠内。
2.2.5 CPM机使用角度增大至90度~100度。
2.3 术后第3周
继续主动直腿抬高运动巩固以往训练效果,恢复患肢负重能力,加强行走步态训练,训练患者平衡能力,进一步改善关节活动范围。
2.3.1 解除石膏托板后,为了解患者平衡能力,可让患者站立,治疗师前后推搡患者,注意患者是否能维持自身平衡。
2.3.2 患者利用拐杖练习行走,当其在心理及生理上能承受时,脱离拐杖在平行杠内行走。
2.3.3 患者侧卧位,患肢在上,伸直膝关节做外展运动,踝关节呈90度,在此基础上做前后摆动 练习,治疗师在反方向的施加阻力,患者需克服阻力。
2.3.4 Maitland手法第Ⅳ级。
2.3.5 卧俯位,主动弯曲患膝关节,也可由治疗师帮助完成。
2.3.6 在股四头肌训练器作用下,弯曲膝关节,由90度开始,重量为1kg,每天2次,每次15min。
2.3.7 在跑步器上进行行走训练,病人目视前方抬头挺胸,臀部不能翘起。
2.3.8 在固定自行车上进行蹬车动作,坐垫由最高开始。
2.3.9 患者在此星期内尽量独立完成穿裤、袜等日常生活动作。
2.4 术后第4周~3个月
胳膊受伤后现在伸不直怎么办?
这一百天都在干什么?制动吗?其实骨头没事不代表真的没事。我们身边的疼痛受限绝大多是软组织损伤引起的!所谓的软组织就是肌肉、肌腱、韧带等非骨性组织,生活中的疼痛大部分是它们的损伤。如果是小的损伤,机体依靠自身的愈合能力加上适当的运动就可以自愈。但是有些损伤需要进行一些康复手段加速愈合!比如打篮球后怼到手指导致手指肿胀,也许十天左右忍忍痛然后平时再动一动就能恢复到正常,但是如果用mulligan松动术可能当天就能消肿,配合适当冷疗,三-五天后可能就恢复正常,而且全程基本无痛。
造成你现在的原因是因为很多临床医师缺乏康复观念,根据自身经验盲目给你提出建议。当然,也许他建议的十个病人里有八个都可以恢复正常,但是你恰恰是需要康复介入的。包括很多国内的很多外科医师也会犯类似的错误,都认为自己手术后病人一定可以恢复正常,生活不受影响,但是我们康复科接受了大量因为手术后缺乏康复训练引起的关节活动度受限!这些人大都会受很大的痛苦,但是效果反而不好,就是因为错过了最佳康复时间。国外的过节置换术后2小时就要下床,但是国内仍然会有很多骨科医生让病人卧床绝对的静养,这就是观念陈旧导致了大批患者关节活动受限!
如果你是单纯的制动引起的关节活动度受限,现在开始进行牵伸训练应该是可以恢复正常的关节活动度的,不过可能要受点罪了。就像跳舞拉韧带一样,需要一定的痛苦,但是牵伸一定要有限度,避免二次损伤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其实,近些年来康复预防和康复意识都在不断增强,尤其是在体育界,大家可以看一下下面的图片就是肌贴的应用。
最后,希望你的案例可以让大家增加康复意识,损伤越早介入康复效果越好,希望大家远离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