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生活常识

法定节假日多少天(我国法定节假日一览表)

时间: 2023-05-31 本站作者

为统一全国年节及纪念日的假期,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一、元旦,放假1天(1月1日);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国家统一规定春节假期,以保障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司法实践中发现,部分用人单位或劳动者对法定节假日存在法律盲区或理解偏差。在春节假期即将来临,法官为您全面讲述关于法定节假日的十大劳动法律常识,以增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及证据意识,切实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1、我国每年有几天法定节假日?

【法律依据】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2013年修订)》第二条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法官释法】

司法实践中发现,部分当事人并不理解“法定节假日”与“休息日”的区别,在此予以厘清:我国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共计11天,其中春节期间的法定节日为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不包括除夕。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3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22]16号)第二条的规定:“春节:1月21日至27日放假调休,共7天。1月28日(星期六)、1月29日(星期日)上班”。因此,2023年7天春节假期系由3天法定节日(初一、初二、初三)、1天周六休息日(除夕)、1天法定节日适逢周日休息日的补假及2天调休(初四、初五、初六)组成。

2、在法定节假日休息是否正常计薪?

【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法官释法】

以春节假期为例,春节假期由法定节假日及休息日组成,其中,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初一、初二、初三)休息的仍然正常计薪,用人单位不得以劳动者未出勤为由而扣发工资。我们通常所述的平均每月计薪日21.75天的核算方式为:(365-104)÷12=21.75,即因在法定节假日休息用人单位亦应依法支付工资,故在确立折算工资所用的计薪日时,每年仅剔104天周六日休息日,不剔除11天法定节假日。

3、企业能否安排员工

法定节假日加班?

【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法官释法】

用人单位在法定节假日应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很多超市、环卫、物业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在法定节假日期间仍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为市民提供物资供给、道路清洁、维修维护等服务。

部分用人单位基于生产经营的需要,而安排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加班的,应当履行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程序,且应注意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法律规定。而在《劳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的发生自然灾害需要紧急处理等特殊情形下,延长工作时间则不受前述第四十一条规定的限制,但须依法支付加班费。

4、法定节假日加班费如何计算?

【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三)项规定:“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法官释法】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加班的,除法定节假日当日正常计薪外,还应再支付加班费。法定节假日加班费的计算标准为不低于工资的300%。司法实践中发现,在核算加班费的工资基数方面,部分用人单位为节省用工成本,单方决定以低于劳动者工资标准的较低基数,作为核算法定节假日加班费的依据,不符合法律规定,损害了劳动者的工资报酬权益,应当依法向劳动者补足加班费。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餐饮美食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109582号

联系邮箱:187348839@qq.com